加急见刊

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存在意义

来源:投稿网 时间:2022-10-10 10:00:11

1.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17世纪末,威廉·佩蒂在《政治算术》中将算术引入经济学,并首次使用数学分析方法来解决与经济学相关的问题。1838年,法国经济学家古诺提出了古诺模型,用函数表示制造商的行为。20世纪中期,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萨缪尔森在《经济分析基础》中从约束最大化为基准点,求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并使用函数求导、偏导数矩阵可逆等数学知识[1]。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高等数学知识逐渐引入经济学,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更加密切。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在研究中使用数学知识。1956年,索罗在他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将资本赋予了数学模型的变量,然后将GaryBer的人力资本模型[2]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在此期间,经济学家利用文字描述和数学工具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存在意义。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给经济学带来了许多研究便利。数学工具的使用不仅可以处理复杂的经济问题,分析当下,还可以预测未来。数学分析方法有利于经济学科学理论的构建,实现经济学的科学目标。在目前的研究领域,许多学者阐述了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意义。张明志在《应倡导经济学数学化》中指出,只有更准确的数学语言才能表达经济学理论,才能合理检验经济学行为,从而加强理论的可检验性,使经济学数学化能够加强我国经济领域的实证和模型化倾向。兰英认为,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可以降低经济学内部分工产生的沟通成本。由于数学语言结构的严密性和知识积累的强大能力,数学组织的思想不会随时间而变化。在兰英的角度来看,左吉峰韩光等人进一步指出,数学利用数学模型来讨论经济问题。在更改相关数据后,可以探索不同的观点。基于此的学术争论可以避免经济理解的歧义,有利于提高研究人员的效率。王艺正的边际革命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它解释说,正是由于微积分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效用等模型建立了供给、效用和收入,才引发了边际革命。他认为数学对每一次经济学的重大突破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程祖瑞从王艺正的角度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将边际思想最大化原则与经济人假设相结合,描述了最大化分析与科学理性的一致性,进而论证了数学与科学的理性精神是一致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