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落实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张子春  2009-10-03

摘要:我们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经济和政治任务来抓,目的是为人类、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要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必须落实中央政策,建立有效机制,优化发展结构,全社会全民行动,形成节约型社会的大气候、大环境,才能确保目标实现。

关键词:节能减排;循环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要加大力度,迎难而上,完善市场激励机制,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格局,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战、持久战。唐山是一个以煤炭、钢铁、水泥、焦化等为主导产业的重工业城市。近年来,唐山市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加快了向经济强城、文化名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迈进步伐。但从总体上看,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受能力减弱,资源消耗较高,浪费较大,污染较重,粗放型经济还未得到根本转变。为打造环唐山“四点一带”特色经济区,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减排落到实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取得实质性效果。

一、强化政府主导,建立推进节能减排机制

节能减排工作,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所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事关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公共需求,完全靠市场行为是不行的,必须由政府来主导,推进节能减排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才能确保实现节能减排。

1.加大投入力度

(1)抓住国家及河北省加大对节能减排投入力度的契机,全力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省财政支持。

(2)市财政建立资源节约、节能奖励、污染减排、淘汰落后等专项资金。差别电价增加的电费收入,全额上交地方财政,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专项用于淘汰落后工作,做到专款专用。

(3)拓宽融资渠道。银行业金融机构遵循守信原则,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项目的信贷支持,重点是燃煤锅炉改造、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城市污水处理、水污染防治、水泥矿山、电厂等项目扶持。各级信用担保公司也要加大贷款担保支持。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知名的大集团、大公司的资金和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发展机制项目,拓宽境内外融资途径。

2.加强激励约束

(1)推进价格改革。落实差别定价政策,扩大实施范围,提高差价幅度,对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企业实施惩罚性差别电价、水价。实施优惠电价,鼓励利用生物质能、风能、余压余热、城市垃圾等发电,提高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比重。

(2)落实税收政策。加大国家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做到“应免尽免、应减尽减”。同时,对列入淘汰名单的小水泥企业,取消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资格,促其尽快退出。

(3)建立激力表彰制度。出台污染减排“以奖代补”的激励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四是加大收费力度。施行严格的收费政策,加强收费管理,杜绝“协议收费”和“定额收费”,确保足额征收,专款专用。

3.严格依法监管

(1)完善制度体系。按照国家的要求,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统计、监测体系,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及时。

(2)严把源头控制。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未进行或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或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对唐山市滦河、陡河、青龙河等流域排放严格控制,严格审批。

(3)加大环境违法查处力度。对无法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直至关停;对恶意排污、偷排偷放的企业,一律按法律规定上限值予以处罚,对重大环境信访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同时加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公开曝光力度,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努力扭转“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

4.实施目标考核

(1)落实年度考核目标。全市要按照河北省政府分解下达的后三年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及重点企业,并督促其层层落实。

(2)实行政府问责制,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人是第一责任人。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评价的重要内容,实施评价考核和监督核查,实行“一票否决”。

(3)建立企业约束制度。凡与政府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对不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一律不能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不给予国家免检扶优政策,并取消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 二、着力优化结构,构建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

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不优化经济结构,就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就唐山市而言,当务之急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冶金、水泥发电等工业改造和外迁,改善市区环境,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资源再生产业,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淘汰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发展重点向沿海地区转移,形成产品与产品间的链条,产业与产业间的链条,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培育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大产业基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节约型产业体系和生产力布局。

三、动员全民行动,营造节能减排的大环境

近年来,人们工作生活中各种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以灯具为例,如果全国照明灯具全部改换成节能灯,那么全国一年可节电约600亿度,而要生产这么多电,则需要300亿公斤煤炭。而煤炭是不可再生的,煤炭的开采、运输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煤炭在燃烧发电过程中还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废气,如可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还有我国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多数城市缺水;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消耗的石油约一半需要进口。如果13亿中国人每人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一张白纸,一张贺年卡,全国加起来将是多么巨大的数字,相当于保护多大的一片森林!

我们知道,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不仅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更主宰着人类的生存质量。环境意识是一种文明意识、现代意识,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素质更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一座城市的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要求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动员全民力量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使之贯穿于生活、流通、消费、社会、生产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新闻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要增强城乡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要加强国情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能源、资源的浪费不仅意味着财富的白白流失,也污染了我们的空气、河流和土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如果不厉行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难以持续获得足够多的资源,环境也无法支撑。使全体公民真正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生存质量,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倡导并实践文明、科学、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理念,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真正使节约和环保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规范、一种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

总之,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仅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广大企业的落实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全体城乡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新格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