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数码媒介时代对油画创作之反思

罗晓敏  2012-01-11

摘要:本文主要从分析在数字媒体影响下的油画现状入手,引起对“精神被技术奴化”之反思,提出对油画写生的重新认识,强调了当下进行油画写生对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在创作中建立情感互动,以“眼见”为标准,画家要抓住对对象的感受,独立思考,并合理运用科学性与艺术性,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灵的艺术作品,达到与观者的有效情感交流和沟通。

关键词:油画写生;创作;数码媒介;艺术与科学;精神;技术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媒介被广泛使用,我们原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也使视觉艺术远远超出了传统视像——绘画的具体范畴。利用数码媒介似乎成为当今不少艺术家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一些在数码媒介影响下的绘画创作也成为大量“拟像”拼贴、集合、抽取、分离的聚散过程。

如今,在代表着油画新生代的“油画研究生毕业创作展”上,大家的眼前已被 “广告化”“卡通化”“装饰化”“工艺性”等视觉效果所填塞。而纵观当代的油画创作,也有不少作品也大同小异的以此面目出现,一味追求视觉的新奇异。观者麻木的观看,已经体会不出画面带来的视觉激情,也不能从画面中觉察出作者创作情感自然的外溢。画面中数码雕饰的图像印迹显而易见,油画颜料独特的魅力无法看到,油画独特的色彩魅力在这里也没了用武之地。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追求艺术的经典,而艺术的经典恰恰是艺术的原创和个性的独创,但数字技术的发展却让这种原创的韵味渐渐退出了这个舞台。对于创作主体而言,以前的艺术家要创作一幅好的作品,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构思,收集素材,并绘制大量的草图,完成情感的体验与释放的全过程后,才最终完成一幅作品。而如今的一些画家却很少去写生,也很少去体验生活,创作中其实是缺少直接体味和感受的,有的甚至通过相机或者电脑软件就能够完成创作,所以根本谈不上有感而发。他们把绘画完全当成一种艺术生产,借用现代技术和技术理性,虽然制造了一些新的有意味的艺术形式,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感知方式,但创作者的精神生产领域却彻底地被奴化了,技术成为操纵、控制人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当然其艺术精神的独立性与自由性在这种创作过程中无疑也被商品化了,成为只会按照同一模式、批量生产,成为标准化的复制品,而非个性张扬的艺术品,而艺术传作创作恰恰最需要的就是原创与独创。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绘画艺术的原创韵味逐渐消解,机械复制和技术拼贴慢慢剥夺了艺术家的独创性。殊不知绘画缺少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对绘画表现力的研究,只剩下空洞的概念形式的时候,随着一时光晕的褪去,最终还是会被历史所淘汰。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后工业社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将整个人类社会高度统一化、标准化、精致化了。我们不可否认技术理性通过机械性运作,把造物活动从传统领域中解脱出来。在这样的机制下,以艺术面目出现的文化工业实际上是一个大杂烩,只是为单纯的娱乐和消遣,也只能给人们提供最简单的精神满足。在数字时代,人们逐渐被塑造成爱好和个性相似的群体,当与自我相关的艺术以及纯绘画,逐渐让位于和技术文化相关的艺术时,一种纯艺术的经典慢慢被消解。

我们观看目前绘画界的现状,不少所谓追求现代风格的画家们,愈来愈远离了健康、崇高而庄严的艺术精神,他们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所谓的艺术品,艺术的经典性此时已不再被重视,而真正的“绘画性”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名词。许多艺术家直接用数码媒介,用最快的方式进行图像的处理与加工,他们追求形式上的猎奇与哗众取宠,很多人常常被这些图像所营造的环境所蒙蔽,只留意于眼下的数字虚拟对象,而艺术的原创和个性的独创——这代表着绘画经典的东西,也正悄然失去了存在的空间。正如很多西方前卫艺术家,用宣纸、毛笔,画着同样水墨淋漓的“国画”,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国粹吗?中国传统绘画的训练是目识心记,要经过长期的笔墨训练和绘画品格的修炼,才能体会到中国绘画的精神。

众所周知,直接面对实物进行描绘的一种作画方式就是写生。它直接借生动的视觉经验来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是更为贴近自然与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在西方,无论是以“模仿”为核心的古典艺术,还是以“表现”为目标的现代艺术,写生一直是深受画家喜爱的绘画表现手段之一,无论绘画界发生怎样的变革,也经久不衰。这些优秀的写生作品不但留住了画家即兴发挥的情感符号,还能折射出一个时代文化的光芒,其艺术价值独立性与永恒性也被大家认同。

中国画可以靠记忆,可油画光靠记忆是不完善的。依靠记忆固然可以画出一个大概模样,但却达不到具体化、准确化和科学化的程度。画风景受透视的制约,画人物受解剖的制约,如果脱离解剖无节制地夸张变形,画出来的东西必然就没看头、不可深究。写生作品是艺术家气质与才华最直接的艺术表达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其绘画语言的纯粹与表现方式的率直、生动。好的写生作品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流连忘返。许多艺术大师都是以写生作品奠定其成功的基石,又都是以写生作为艺术的“起步”和“入门”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都是凭借写生而带来的艺术经典。就连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毕加索、马蒂斯这二位大师,也从未放弃过写生,其中毕加索的代表作《变形的牛》,更是为我们诠释了写生的魅力。当然我们认知传统不是逆向回归,而是从中更好地认知自我,找准创作的方向,更好地推动艺术的发展。

从造型能力上说,国画也可以写生,但油画除了素描黑白以外,还有与国画不同的、更为丰富的色彩关系在里面。色彩关系是油画中相对复杂的因素,客观世界的色彩变化,其复杂性也不是人类大脑所能全盘记录的。画面中全部的东西必须经过合理挑选,比如头发、衣服、背景、衬布,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和选择,并选择最佳方案,才能够达到最佳的色调。对透视、解剖和色彩这三个方面的科学关注和艺术化表达,是油画的生命,也是油画的根本。油画如果脱离这些基本前提,就很容易产生一些简单化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最终肯定是简单化、概念化,也必然是空洞的。剥离了这些“根本”,使得如今的油画语言变得不纯粹,它里面必定夹杂了一些不纯的、不是油画语言的东西。那么出现用“国画语言”画油画,或是用“版画语言”画油画,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油画传入中国,并不只是一个画种的传入,而是西方人文科学的传入。西方绘画起源于写生,并为美术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是油画的灵魂。好的油画作品,它不仅仅单纯追求科学性或艺术性的,而应该是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是互相包容、渗透的艺术作品。在画面中,科学性与艺术性是对立统一的,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目的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其科学性、艺术性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我们知道那些优秀的传世佳作,必然是在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比例上,找到了一个最佳合理的方式。

从希腊、雅典的人体黄金分割,到文艺复兴的透视解剖,乃至牛顿发现光影奥秘,并随之兴起的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都是在追求科学。追求科学,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画面,更好地体现艺术性。纵观千年西方绘画史,历代大师所苦苦追求的科学,不仅没有取代、削弱艺术,反而大大地提高了艺术性,还由此催生出了立体派、表现主义等一系列艺术佳品。可是在当代却有不少人在走极端,要么只讲科学性,画面变得如工程设计的图纸;要么就只谈艺术性,画面不着边际,成为“空中楼阁”。油画创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应该是相互兼容,它们不能单独存在。

在这种数字科技和现代设计观念的影响下,抽象主义、综合材料、装饰艺术、纯粹设计理论渗透到我们的绘画过程,使我们的绘画变得不纯粹,并带急功近利的目的性。摄影、摄像和电脑等高科技的表现手段也为写生绘画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手段,大家对图像的依赖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对可见的、自然的兴趣,往日里被当作是极为重要的“写生”环节,如今被看作是陈旧的、落伍的,并陷入了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认为写生带来的只是习作而非艺术,所以转向了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的所谓当代艺术的狂流中。创作者带着所谓的构思、拧着相机,将一张张照片带进画室,甚至还利用电脑“加工”,最终打造成一件件“作品”。殊不知,在享受高科技的自由与便捷为自己带来快感的同时,自己最宝贵的精神生产领域已经被彻底地奴化了,他们似乎不知道机器不能代替思维这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他们在失去那种人与物质间所特有的距离感和审美情景的同时,那种用眼、心与实物的交流的写生体验早已不复存在了。

托尔斯泰说过:“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思想,用艺术相互传达感情。”这里所提到的“感情”,具体到绘画领域来说,是指画家将创作过程中的激情有效地传达给观众,并使其长期有效共鸣。有感而发的作品首先是感动自己,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感动观众。当我们仅仅面对照片进行创作的时候,所看到的是一些没有生命痕迹的图像,画家哪来的情感可言,没有情感的创作,哪来的与观众共鸣,又怎能够产生有震撼心灵的作品?

我们应该回到写生中来,回到油画的原生态中来。我们应该把写生与亲历现场看作是一种体现生命和赋予生命的神圣工作,以“眼见”为标准,要抓住对事物的感受,学会独立思考,并合理运用科学性与艺术性,创作出震撼心灵的作品来。

[1]王凤才.《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4-9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 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8-04

[3]陈丹青.《多余的素材》[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

[4]陈丹青.《退步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丰子恺.《丰子恺西洋美术史》[J].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7](英)邓肯•汤姆森.《阿利卡》[M]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8]南一.《今日世界艺术•扎博罗夫 阿利卡》[M] .岭南美术出 版社,2000

[9]黄少伟.《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误区》 [J]. 《美术大观》 2007.6

[10]张永清.《现象学与西方现代美学问题》[M] .人民美术出 版社,2011.7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