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潘淑娟  2010-02-20

论文关键词:美国文学 现实主义 产生 发展

论文摘要:现实主义文学是指 19世纪3O年代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这一文艺思潮后来影响到美国,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潮,涌现出一批以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以理智的态度批判地看待美国社会,真实地反映社会现状,严厉地揭露社会现实,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19世纪后半叶,机械化的迅速扩展,垄断集团的迅速形成,财富的迅速积累,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点:一个过度和极端的时代,一个衰退和进步的时代,一个贫困和财富炫耀、郁闷和充满希望的时代。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此时写出了大量具有地方色彩,反映美国西部、南部、东部人们生活的小说,广泛地表现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并力图将人们的生活画面真实、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

美国“乡土文学”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也是科学主义的先导,于19世纪 60年代后期在美国各地纷纷出现,如费·布·哈特、安·比尔斯、赫姆林·加兰的创作。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都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却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严酷的现实和沉痛的创伤。美国文学也感应着社会的变化而进入了新的阶段。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逐渐增多,主题涉及农村生活的艰辛、城市下层人民的困苦、劳资斗争以及揭露种族歧视、海外侵略和政府与大企业的勾结。到了 19世纪 80、9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发展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并进人深化阶段。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时代的写照,同时又是时代的产物。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技巧,是指使一部作品具有真实感的方法,即“模仿”自然的方法;就内容来说,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对于素材采用的是“共时”的处理,热衷于表现发生在此时此刻的事件,而不是远久以前的事件,它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即写普普通通的“饮食男女”。现实主义就是“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描写生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现实的忠实性;它不改变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流派繁多,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家都主张文学作品要“写真实”,并描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他们主张既不夸张,也不隐讳地描写生活,直面现实,毫不留情地揭去蒙在生活中的粉红色薄纱,也张扬进步、积极的东西。所以,事实、观察、文件、确凿的证据就成了现实主义作家艺术创作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是政论性,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发表评论,言辞激烈,爱憎分明,使作品具有了突出的社会意义。

时至 19世纪末,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美国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 日臻成熟。这一阶段的文学主要反映美国人民与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并广泛地触及这种矛盾制约下的社会生活。在美国的发展史上这是一段充满新意识的年代,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作家,如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 詹姆斯、海明威等,正是这些作家和中部地区的一些作家的作品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潮流在美国已经形成,在创作实践中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滋养了后来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

经过大多数文学创新者的努力,新文学对以往的文艺理论进行了革新。现实主义作家们大多关注社会,偏重于描写客观的现实生活,而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理想和情感,他们注重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并给予黑暗的社会以猛烈的抨击,努力真实地刻画人们的生活,如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貌,并力求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塑造典型性格。

美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首推威廉 ·豪威尔斯,他反对浪漫主义文学,认为文学创作应该不折不扣地处理原始材料,即强调文学作品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豪威尔斯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影响,造就了美国后期一系列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赛拉斯 ·拉帕姆的发迹》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奋斗故事,《时来运转》则突出地表现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冲突,笔触深入到两大阶级的矛盾,具有相当的社会深度。豪威尔斯主张以微笑的态度表现美国,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协调各方面的矛盾,被称为是“微笑的现实主义”,在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被称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其次必须提到的是马克 ·吐温,他通过创作把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具有划时代意义,是美国现实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他认为真实高于一切,写作一定要认真观察,如实反映,才能具有审美价值。他打破了地方色彩小说的框框,将人们的生活画面真实、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这种深度是以往任何人都未曾达到的。他的作品中那种愤怒的讽刺、雄辩的政论性 、细腻的心理描写、优美的抒情气息以及简洁和夸张的语言等,使他成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范例。马克 ·吐温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 中,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两战期间及 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次高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30年左右,产生了福克纳、海明威那样别具风格的大师级的作家,更产生了像杰克·伦敦、德莱塞、斯泰因、多斯 ·珀索斯、斯坦贝克等现实主义声名卓著的文豪。

杰克 ·伦敦被称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叛逆者,在文学史上 占据重要位置。他从批判的角度,披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堕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这一制度的否定。他以《铁蹄》向人们公开宣布了他的政治思想,这是一部政治幻想小说,铁蹄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统治,揭露了资产阶级虚假的民主,残暴的专政,要消灭这一专政,人们需要团结起来,进行英勇的斗争。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描写农民乔德一家被迫离开耕地,备受欺凌的故事,揭示了30年代经济危机中佃农们的不幸遭遇及现实的黑暗。德莱塞写了不少小人物,他(她)们大多是受害者。他也写了不少强大的人物,他们用“适者生存”的原则击败了对手,又被更强的人剥夺了进一步发展的权利。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复兴的景观。与美国现代主义作品相比,美国近20年作品的写作重心有了转移,即创作主题和题材有了变化,不少作家的仓q作以家庭“回归”为主题,即重温大团圆主题,这跟现代主义时期作品中离家出走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当代美国黑人女小说家艾丽斯 ·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就是以家庭“回归”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美国著名小说家艾莉森 ·卢里荣获 1985年普利策奖的作品《异国恋情》描写的也是浪子回头、破镜重圆的“人间喜剧”。当代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不胜枚举,这不仅仅反映了作家们的乐观主义精神的回归和对未来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普通人的良好愿望,希望结束“流浪”的生活,回到家庭中来,过安定恬适的生活。这正是 20世纪 70、80、90年代人们的社会心态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

近20年来,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复兴,美国作家回头写实,已成为当代美国文坛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作家们在重新找回现实主义的眼光和感觉的同时,又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中汲取营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因而,这个现实主义,又被称为新现实主义手法。无论写作技巧如何革新,美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都没有脱离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土壤——社会现实。美国当代文学正如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一样,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现实社会的反映。现实主义既是美国民族文学的源头,也是贯穿于整个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主线。

[

[1]王军.美国文学思想 新编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2]常耀信.美国文学史 (上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3]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