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对教材中传统文化因素的整合
龚军 2009-10-29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了解决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化积累“高耗低效”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对课文中内涵的文化精神内容散点,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归纳梳理,让其条理化、系统化,让其便于储存记忆,便于提取应用,长此以往,积淀为一种语文文化素养底蕴,从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积累与语文学习双丰收。
关键词:语文教材 传统文化 总结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重视并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学科性质所担负的责任,更是历史赋予的传承职能。这里就谈谈对教材中一些隐性传统文化因素的处理。
现行的语文课本,是行之千年的文选型教材,其主体是一篇篇的文章。
中国的传统文化分散、零碎,或显或隐地储存于各篇课文之中。教学课文时,往往对字、词、句、段、篇各侧其重点训练,其间的很多传统文化因素已在实际操作中被忽视了。所以,学生多年的语文学习下来,积之甚少,确有“高耗低效”之嫌,对许多文化点的论文是非常之不确切,非常模糊的。
比如儒家文化精神,除了直接论述的著作之外,其流传大量散见于古代散文之中,大量散见于古代诗歌之中,受课文选材体系的局限,它给学生的影响是分散的,没有形成鲜明的定论,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以后,面对“儒家情怀”这四个字还难以开口,面对“忠孝节义”还无话可说,当其登山临水之际,隐隐有许多的感慨,但就是说不出来。这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对课文中内涵的文化精神内容散点,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归纳梳理,让其条理化、系统化,让其便于储存记忆,便于提取应用,长此以往,积淀为一种语文文化素养底蕴。
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专题版块化的积累。
一、前后课文间串联式的总结积累
学生学习了《陋室铭》,就认识了刘禹锡之类的古代文化人在逆境中能够安贫乐道的情怀;学生再学习了《爱莲说》,就明白了周敦颐的浊世独立,洁身自好的情怀;再学了《五柳先生传》,学生就感受了陶渊明摆脱官场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教学时,我们再作一个横向联系的串联评析,——中国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意识便呼跳而出了。
学生读了《醉翁亭记》,知道了欧阳修的太守之乐在于“众宾欢也”:读了《岳阳楼记》之后,学生知道了范仲淹倡导为人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为官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读了67岁时的陆游还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之后,——中国古代文人“积极入世、兼善天下”的儒家情怀便跃然而出了。
儒家情怀,诚心守仁,既有修身的恬静宽和心态,又有治国的平定天下理想。我们在此就可以搞一个关于“儒家思想”的专 题研究性学习了,让学生彻底明晰儒家立命、修身、知世的文化精神,对其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二、课内向课外引申式的总结积累
历史上的有些文化情结,教材选文只是片鳞半爪地有所涉及而己。我们教学中适当作点课外延伸,整个系统的面貌便颖然而出,全然透现。
比如垂钓。
课文中学过柳宗元和张志和的垂钓精神。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垂钓中,铺天盖地的霜寒之气笼罩天地。飞翔的鸟儿不见了,行走的山路没有了,天地间唯有皑皑白雪,但却有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秉持鱼竿的汉子,端坐于船头,稳然垂钓!可以想见,这人钓的已不是鱼了,他垂钓的是一种精神,钓出了一股抗争恶劣环境的凛然正气。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烟波钓徒”张志和,置身于苍翠之山,清澈之水,花红鹭白的世界里。这里,没有喧嚣奔往,没有明争暗斗,没有忧馋畏饥,没有上卑下戾,他垂钓的是悠然快活,垂钓的是逍遥自在。
垂钓,很有意味。教学就可以引申开去了。我们再结合民间传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吧。
满腹经纶而无用武之地的姜太公,其垂钓可谓感天地泣鬼神,有惊世之举:以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铒之食,离水面三尺,这样整整钓了56年之久!直到古稀之逾才被周文王启用,成就了一番事业。
姜太公垂钓的是寂莫、等待,无为而为。
初中有一篇课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江山风月,高土与共。教学后,完全可以在此延伸一下汉代严光在此的垂钓生活:就在吴均笔下美丽的富春江湄,汉朝时终年坐着一位身披羊裘的垂钓者,他曾被当着汉光武帝刘秀的好朋友在全国范围内悬赏缉察,他曾被盛情相邀到了皇宫,他曾被历史破天荒地与皇帝同卧一张床,甚至“以脚加于帝腹之上”,朝廷邀他可谓虔诚备至,可他还是拒绝了朝廷的邀请,仍回到富春山下七里泷钓他的酸菜鱼去了。
隐居的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生活十分艰苦。十二年后,光武帝念念不忘,又再次聘他入朝辅政,他再次回绝,坚持野钓到底!寿登耄耆,安危而逝。
富春江,往来多少名利客,筋枯血尽慕严光!严光,垂钓的是闲散。
关于垂钓文化,是绕不开庄子的,高中学生都知道,庄子是个追求自由的人,他穿着打补丁的粗布大衣,面黄肌瘦,生活困难。为了改善生活,常去濮水边钓鱼,细细线、长长竿,心里那个盼啊,那个盼啊——游鱼呵,多多上钩吧,让自己好好享用一顿鱼饱之餐!
这时,楚王派来的两位官员靠前相邀,说楚王“愿以境累矣”——去做从此不再愁吃愁穿、万人向往的楚相!人生的机会终于来了,但盯望着鱼线的庄子却头也不摆地反问出一个问题:“据说你们楚国有个已经死了三千多年的神龟,楚王用精美的竹箱子装着它,用漂亮的丝巾盖着它,放它于神圣的宗庙里。你们俩说,这只神龟是高贵地死着好呢,还是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好呢?”那两位官员立即回答:“宁厦在泥水里活着。”庄子这时顺势就拒绝了相邀:“往矣,吾将龟尾于塗中!。”
庄子的垂钓——身心自由!
经过这么一梳理,关于垂钓的文化情结(坚韧的意志、闲散的心态、韬光养晦的策略等)学生就有基本的轮廓了。
又如忠孝节义
初中学生学了《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三国演义》中关羽之义,后来高中又学习了《陈情表》中李密的孝,《苏武牧羊》的节……是不是可以搞个“忠孝节义”的专题? 关于魏晋风度,关于隐居话题,关于……,完全都可以这么梳理的。
三、专题研究式的总结积累
很多的文化点,零星地出现在各册各单元各课文语义之中,如果我们不作专题在教学中研讨,学生的认识就是零星、散乱、模糊的。
如文化人于山、于水,那是情有独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很多的情思就寄托在山水诗文之中,我们教学时何不作个“文人登山之慨”或“文人临水之叹”之类的总结呢?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公元六百多年时,陈子昂登幽州台发出的“宇宙之无穷、人生之渺小”之悲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似乎明白了人生进取的哲理。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沧桑老者,羁旅天涯,满眼凄凉,满腹有多少的苦楚啊!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温庭筠代思妇抒发了等待归人的失望悲哀。
郁郁不得志的柳宗元,在排解忧愁的日子里,有一天突然爬上了“不与培娄为类”高高的西山之顶,人到山顶我为峰,他感受到“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遗弃了悲苦的人世,与上苍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是登高的个人意识。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是南宋辛弃疾登上北固楼发出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之叹。
“四面河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水”,我们读到了文人登高临远时那幅“治国平天下”的用世胸怀。——这是登高的社会意识。
这些,便是文人的高山之叹。岁月悠悠,我们现在假日里登高望远,往往又有多少新出于历史前人的窠臼?古人的高山之感,成了一条文化风景线。
观水,同样也是风景线,文人见水不是水!流水滔滔、滚滚向前,文人观出了几多的文化情绪。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代人看出了“一去不复返”的无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观于河川而发出了时间的紧迫感。“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对流水追寻人事物景的消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面对滚滚长江慨叹着历史;“人世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道的是人事云烟,江山永恒的话题。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天才地将水的深厚喻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了。
这便是水,文化的水。
语文的教育,是一种“文化素养”高低之说。我想,对某些东西理解了、记住了,前后关联类似的思绪理清楚了,临其身境,前人意绪便不请自来,临场应用,张嘴就来一大串,这可算是素养吧。
专题积累,不失为显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底蕴素养的好方法。语文教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影响着一个学生整个人今后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其具备最起码的表达能力,进而为学生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开启一扇成功的大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笪佐领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