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震动世界的430亿收购,中国农业为何又闹大事件?

娄向鹏  2016-03-03

此次并购并非是中国企业向海外农企第一次出手了,在2014年,中粮集团完成了两单合计投资达28亿美元的海外并购,先是将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收入囊中,接着又与来宝农业成立持股比例为51:49的合资公司。

最近几年农业领域投资机会逐渐开始显现,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大大提高,加上国内物流、电子商务等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农业领域发展空间明显增大,并购增加主要是大型企业提前布局,抓住市场成长的机会。

一、国家政策加速中国企业对海外农企投资的步伐。

在刚出台不久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于我国农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做了详细的解读。全球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我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加强战略谋划,加快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构建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利用我国农业技术、装备、市场等优势,参与国际农业开发,特别是要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

其实自1995年中国就有了农业“走出去”的提法,2007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把农业“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二十年间,中国农业“走出去”经历了民间启动、国家战略实施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增长,投资地区、方式和产业日益广泛和多样化,投资收益和经验迅速积累。

2014年,一份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十多个部委联手完成的“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紧随其后,相关部门将会推出鼓励和扶持农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报告指出,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持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农业的措施,包括简化境外农业企业在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的进口审批程序,加大财政对境外农企的帮扶力度等。其中,对大型农业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粮企,仍然是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

2014年4月份,“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在连云港设立;6月份,中国和以色列将中以农业合作纳入“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框架。

连云港对外农产品贸易繁荣,与韩国、日本,甚至欧洲等均有直接的贸易往来关系。在此处设立农业国际示范区,加强与外界的农产品贸易,通过农业产业加强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各国先进农业技术的交流,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而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农业产业助力“一带一路”有其施展的空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旨在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向西开放,沿路国家如阿拉伯等人口众多,对农产品的需求旺盛,农业科技及产品能够得到当地政府与居民的青睐,是双方加强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农业企业借力“一带一路”,细分产业如食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农产品出口及加工以及园艺作物种苗的繁殖和农产品物流基地等,均有一定的发展机会,可以寻找到双方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内容。

二、审时度势,中国农业走向全球恰逢其时

中国尽管是全球并购市场中名副其实的金主,但一直以来,农业领域的并购大单却一直寥寥,而且活跃度也偏低,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有数据显示至2014年,来自农林渔牧业的海外并购共有10项,涉及金额约为246亿元,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

农业领域的并购投资是今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以及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业企业沿农业企业供应链实现垂直整合,全产业链运营可能是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面对中国人口不断增多,可耕地不断缩小。同时,中国人食用越来越多的肉类,对谷物的需求也不断上升。这种情况下,若想养活本国人口,就需要农业生产率大飞跃。确保所有国人有粮吃且吃得起的能力,对中国而言是个难题。通过并购一些国际巨头农业公司,一方面可以保障中国农业欣欣向荣,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日后农业种植类和畜牧养殖业是中国农业的重点并购领域。

(一)现阶段是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判断现阶段是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基于以下三大事实:

第一,中国国力迅速提升,已经具备在全球范围内筹划农业发展的国家实力。

第二,全球未开发农业资源仍然充沛,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仍然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利用世界农业发展潜力,填补区域空白,衔接产业链条缺口,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正合其时。

第三,中国农业企业成长迅速、农业技术发展成熟,造就了我国农业走向全球的深厚内功。以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雄师,以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为利器,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正逢其时。

(二)当前世界发展态势对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总体有利

判断世界发展态势对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总体有利,基于以下挑战和机遇的综合评判:

第一,虽然世界发展依然存在下行风险,大宗农产品价格处于洼地,但是全球经济处于危机后的修复期,全球货币政策总体宽松,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强化经济改革,亚欧非国家积极响应中国倡导的“一路一带”战略,世界经济恢复可期,农产品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经济环境和农业发展环境实质利好。

第二,我国农业“走出去”越来越凸显“亲、诚、惠、容”和“和合”理念,强调共同发展和互利互惠,助力东道国的农业发展,赢得了民心,收获了友谊,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国际环境越来越有利。

第三,虽然海外农业经营风险凸显,但是我国农业企业走向全球的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年均增速在20%以上,应对各种风险的战略工具逐步丰富,识别、应对和驾驭风险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三、紧跟时代步伐,农企成长离不开并购模式

不论是传统的ABCD四大粮商,还是丸红、益海嘉里等新兴粮商,乃至中粮为代表的国内领先粮商,其成长都很难摆脱并购模式。因为农业产业链宽广深远,且产业规模乃至部分细分市场均规模庞大,很难在产业链某一环节形成垄断或其他坚实的竞争壁垒,因此最终随着规模夸张都无可避免的走向全产业链布局。

以ABCD为例,均以物流、农资、(精深)加工、农业金融等某一环节向上下游及周边延伸形成各具特色的全产业链布局。在这一点,丸红等日本商社则是另外一种选择,他们的产业链布局更全面,先通过小规模参股并渐渐掌控上游供应和下游分销开始,这样既规避了贸然接手新的细分产业导致经营压力较大的弊端,又通过上下游撇去了更大的利益空间,而且是否控股并不影响其掌控产能和产品。最终,日本商社通过全产业链的供销合作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以进口量最大的大豆为例,不仅没有定价权,甚至连参与到全球贸易中都壁垒重重。上游的种植、管理、收购、仓储环节鲜有中资企业身影,也不能参与在全球范围内的农产品产销调配,加之,受限于农产品不耐储存、库存有限和中国人口基础带来的巨大消费量,中资进口商只能被动的从国际粮商手中购买农产品,缺乏价格谈判筹码。

过去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并购并不是很频繁,现在逐渐意识到话语权的重要性,已经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海外频频出手,做出越来越多策略性的投资决定。这些对外并购不仅可以帮助中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中国企业建立起自己的“从种子到筷尖”全面整合的价值链,“现在还只是开始”。

中粮集团与2014年3月和2014年4月以近30亿美元分别收购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尼德拉公司和来宝集团旗下来宝农业有限公司51%股权。

尼德拉、来宝农业与中粮的粮油食品全产业链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宗并购将尼德拉和来宝农业的国际生产采购平台与中粮现有的国内物流运输、加工中心和销售网络结合起来,实现中粮供应链向全球的眼神。并购完成后,中粮将在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地南美、黑海等国家及地区和拥有全球最大粮食需求增量的亚洲新兴市场间建立起稳定的粮食走廊,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2012年,光明集团以12亿英镑买下了英国早餐麦片生产商Weetabix60%的股权;2013年,双汇国际(现更名万洲国际)斥资71亿美元收购美国肉业巨头史密斯菲尔德。

史密斯菲尔德除了养殖、销售,还有一部分是有品牌的包装产品,买下史密斯菲尔德实际上是获得了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不仅保证了原材料供给、获得了美国销售网络,还获得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生产技术。

2012—2015年公开的中资农企海外并购的事件

作为农业企业,只有控制了全产业链,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企业普遍规模小、带动力差,只有依靠一些大型龙头企业主导、不断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加大产业聚集力度,强化对于产业链条的掌控。否则,农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都无法保证,食品安全更是无从谈起。

四、未来中国农企在全球农业领域如何运筹帷幄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长期趋好,国际格局深刻调整,风险可识别、可规避、可预防、可控制,国际环境总体有利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走向全球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选择,要运筹帷幄,精确定位,明确目标,顺势发展。

首先,要树立“和合”发展的理念,坚持亲、诚、惠、容四字箴言,实现我国农业与东道国农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其次,要明确树立如下目标:拓展我国农业发展空间,提升我国农业的全球竞争力、资源配置力、市场控制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三,要明确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主体,中国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大型跨国农业企业是核心主体,积极参与全球农业市场的中小海外投资农业企业是有益参与主体,有关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智库部门是核心服务的提供主体,政府部门是关键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

最后,要贯彻如下思路: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布局全球农业产业链,打造一批重点跨国农业企业,深度融合和掌控全球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大增值节点,构建高效、持续的全球农产品供需统筹网络和农业科技与资源的全球配置网络。

当然,收购海外农企不只是一项战略性、国家推动的决定。对中国来说,通过收购一些国际农业巨头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达到政治目标,但是,更本质的是通过收购,我们首先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渠道、其次可以获得其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获得全产业链控制,只有控制了全产业链,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