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郭和红 2012-02-16
1.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新教材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加了科学探究和小实验等内容,强调从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新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注重探究性,改变老教材的单纯知识传授功能。很多结论都不在书上直接给出,必须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自己去获得答案,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2.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1 教学时间的问题。实验探究活动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但初中化学每一节课只有45 或40 分钟,而且周课时只有4 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完成新教材安排的活动内容是需要很多时间的。如果仅仅为了赶进度而使学生草草地完成探究性学习,在没有深入思考的前提下草率地得出结论,是达不到探究的效果的。
2.2 探究的习惯问题。很多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探究问题的爱好和欲望。因此,教师布置探究任务后,学生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还有一些学生是抱着好玩的心理的,认为探究性课好看、热闹、没有课堂作业。
2.3 考试制度的问题。现行的考试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笔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运用情况。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不能真正在有限的卷面上完全反映出来,科学探究的精神也无法得到体现。虽然近几年很多地方的中考试卷也在改革,但那也只是题目的形式改变了而已,考察的重点也就是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等。
教师只要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就可以考出好成绩。学生在实验课上培养到的各种实践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精神在现有的考试方式下无法得到体现。
3.教学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课改的关键在教师观念的转变。“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和自我发展,教师要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即实验探究活动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结论的隐蔽性。既要使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又要使广大学生都乐于探究,要让他们感到不探究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或者不探究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在哪里。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实验有更多的探究内容,真正使新的教学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3.2.加强自身学习。要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专业化教育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探究意识与能力。但我国中小学教师由于受传统的师范教育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探究意识与能力大都比较低,这就给探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造成了困难,许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胜任探究性学习的指导。 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应当主动接受培训,加强自身修养,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
3.3.教师带头开展实验探究。学生之所以缺乏动手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关。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将教材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更有甚者用一张嘴讲实验。当然这种实验教学也可以使学生完成实验考题,但不能培养学生和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改实验时首先应当身体力行,克服自身的懒惰思想,对学生探究的内容也进行深入探究,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带动下潜移默化的学到很多探究的方法和渗透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
3.4.探究活动和知识学习并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也不能完全否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不能像应试教育那样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教学活动始终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会走很多弯路。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5.因地制宜开展活动。进行课程改革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不能完全照搬别人,但可以借鉴。鉴于初中阶段教学时间、教学设施、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等因素,初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只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每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设计一个探究侧重点,可以是动脑的,也可以是动手的,不能千篇一律都是实验探究。有时为了解决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的矛盾,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将一些需要长时间探究才能有结果的实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长期的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4.结论
探究活动和知识学习并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自身修养,练就过硬的本领,身体力行开展实验探究,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学到更多的探究的方法。应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内外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转变观念,用心思考研究性教学策略,教学中渗透一定的研究性思想,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