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来源:投稿网 时间:2024-04-02 10:00:04

1.后现代课程观的内涵。

1.追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我们应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在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它最初兴起于建筑和文学领域,后来迅速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语言学等人文和精神科学领域。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渗透到文化教育领域,对教育课程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多尔(Willian.E.Doll.Jr)在他的《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以自组织为核心概念,勾勒出了他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框架。书中提到,开放性是后现代的根本特征,有机变化的模式是通过相互作用、交互作用、不平衡和平衡来实现进化和发展的模式。系统是自组织的,有能力在湍流、消散甚至混乱的环境中发生变化。转变.多重解释.可供选择的模式化已成为理解和构建意义的基础。有一个迷人的想象王国,没有人有真理,每个人都有权被理解。这是多尔关于后现代主义课堂观点的框架。我们可以理解,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课程建设和设计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2.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特点。

多尔认为,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形成的,而不是预先设置的课程。它没有起点和终点,但它有一个界限和一个交叉点。它是非线性的。课程越丰富,交叉点越多,构建的联系越多,意义越深。因此,提出了课程4R方案:即丰富性、回归性、相关性和严密性。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种解释。为了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转变和转变,课程应具有适当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消散性和生动体验。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课程强调多样性。提倡差异。提倡开放。注重平等。提倡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消除本质和必然性,表现为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责任感、灵活性和与他人共同工作的能力。其特点是:快速、集中、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2.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插图设计课程取向的影响。

1.插图设计教育现状。

纵观国内插图设计教育,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课程理念的影响,教授插图设计的教师只是被动地执行指令性课程计划,无权更改课程或思考课程问题,被排除在课程之外。在此背景下,教师的任务是教学,教学过程是忠实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这导致大多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只停留在教科书的层面上。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以新的传播媒体为核心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视觉艺术传播的方式。范围和速度。插图设计是当代视觉艺术传播的重要表达模式,其领域也迅速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角落,并在各种媒体上迅速传播。以信息传播设计为代表的新的传播方式不仅影响插图设计的表达,而且迫使插图设计从传统的二维设计到多维设计,从单一角度到多角度的表达,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转变。显然,传统的课程概念很难应对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因此,它也极大地限制了插图设计课程的发展。这种局限性更多地反映在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对插图设计课程概念的过时和对新形势的漠视上。这些因素使我国无法面对当前插图设计教育的挑战。

2.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插图设计课程取向的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插图设计课程中嵌入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课程发展和改革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它对新世纪插图设计课程取向的影响不仅限于教材,还限于教材。学生.教师.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文化;它使课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以课程设计的一个环节为例,师生讨论了城市镜像的主题。学生被要求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收集图像,包括人、物、自然、人工、现代和传统元素。在收集过程中,学生首先感受到城市生活的视觉冲击,体验到城市带来的各种体验。因此,课程的形式不再是物化的。纯文本。固定的东西,而是随着开发和实践的不断改进。另一方面,插图设计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设计师敏锐的感官触觉,插图设计课程中嵌入的后现代主义课程可以帮助设计师触发内心的真实感受,快速将复杂不稳定的多种因素转化为视觉语言,如我课堂设计,使学生从主观或客观的角度更多地审视自己,批评和反思整个课程,冷漠或热情。开放或内向,使插图设计课程更加关注传统课堂以外的元素,从而形成三维课程模式。使插图设计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责任感。灵活性和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