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ET2基因突变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魏计锋; 陈广华; 仇惠英; 傅垮垮; 丁子轩; 刘红; 冯宇峰; 陈苏宁; 常伟荣;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TET2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TET2基因3~11号外显子,基因测序分析TET2基因突变,随访患者判定其疗效及预后。结果96例AML患者中13例检测到TET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3.54%(95%CI6.70%~20.38%)。突变组患者中位年龄54岁,未突变组患者中位年龄41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突变组患者初诊外周血HGB高于未突变组,分别为84(70~108)g/L和70(55~8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者在性别、分型、初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外周血原始细胞、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染色体核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ET2基因突变与NPM1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C—KIT、FLT3及JAK2V617F突变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在非M3型患者中,突变组的第1次化疗完全缓解率和2年总生存率均低于未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T2基因突变更易存在于年龄偏大的AML患者中,在非M3型患者中TET2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是预后不良的分子学标志。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中华血液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