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Pi-ta、Pi-5、Pi-km和Pi-b基因在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对穗颈瘟的抗性

张善磊; 孙旭超; 陈涛; 赵春芳; 朱镇; 赵庆勇; 周丽慧; 赵凌; 姚姝; 王才林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5、Pi-km、Pi-b的功能标记,对国内外238份粳稻品种(系)进行基因检测,结合穗颈瘟鉴定结果,明确4个抗性基因的区域分布特点,评估其对穗颈瘟的抗性效果。Pi-ta和Pi-b主要分布在东北、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品种(系)中,Pi-5和Pi-km在西南地区品种中的分布高于其他地区。238份粳稻品种(系)中含Pi-ta、Pi-5、Pi-km、Pi-b单个抗性基因的品种(系)分别有33、30、29和38份;含2个抗性基因的品种(系)共有66份,其中含Pi-ta/Pi-b的品种(系)最多,有28份;同时含3个抗性基因的品种(系)有12份;4个基因均不含有的品种(系)有30份。Pi-ta对穗颈瘟的抗性效果最好,感病率为0,病情指数为22.73;其次是Pi-5和Pi-km基因,病情指数分别为59.17和70.69;Pi-b对穗颈瘟的抗性效果最差,感病率为86.84%,病情指数为83.55。双基因组合对穗颈瘟的抗性效果依次为:Pi-ta/Pi-5>Pi-ta/Pi-km>Pi-ta/Pi-b>Pi-5/Pi-km;3份同时含有Pi-ta、Pi-5、Pi-km3基因的品种表现出最强的穗颈瘟抗性。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江苏农业学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