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零点活检慢性病变的预测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零点活检中常见慢性病理改变发生率及其对术后早期受者肾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6月于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DCD供肾肾移植术的受者58例.依据2007版Banff标准,对其供肾零点活检标本中存在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小动脉透明样变性及动脉纤维内膜增厚进行评分,分析各病理改变发生率,探讨不同死因供肾活检结果之间的差别,研究各病理改变对于术后早期受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54例DCD供肾零点活检标本中,存在肾小球硬化改变者26例(48.15%),其中轻度23例、中度3例;存在肾小管萎缩改变者17例(31.48%),其中轻度16例、中度1例;存在间质纤维化改变者7例(12.96%),均为轻度改变;出现小动脉透明变性改变者19例(35.19%),其中轻度18例、中度1例;出现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改变者13例(24.07%),均为轻度改变.因脑出血死亡的供者其供肾肾小球硬化比例显著高于因脑外伤死亡的供者(P=0.006),且前者相应受体术后6月的eGFR要差于后者相应受体(P=0.047).重复测量分析表明,供肾肾小球硬化及小动脉透明变性改变的存在均独立影响受体术后6月内的eGFR(P=0.031;0.043).结论:DCD供肾零点活检中的慢性病理改变对于受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具有预测价值,可作为指导受者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依据之一.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