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大别造山带宿松变质杂岩变质演化过程

周安泰; 石永红; 赵俊先; 杨根山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宿松变质杂岩位于大别造山带最南端,是该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变质程度相对较低,记录的变质演化信息相对较少,所以其变质 P-T 轨迹的构建一直是研究难点,制约了对大别造山带形成过程的全面理解。针对宿松变质杂岩特征性岩石——石榴斜长角闪岩展开了细致的岩相学、矿物化学研究和热力学评价。结果表明:该类岩石具有切尔马克闪石+绿帘石+石英+金红石(Ts+Ep+Qz+Rt)、石榴石+斜长石+切尔马克闪石+石英+绿帘石+金红石(Grt+Pl+Ts+Qz+Ep+Rt)、斜长石+切尔马克闪石+石英+磁铁矿(Pl+Ts+Qz+Mag)及以绿泥石+石英(Chl+Qz)为代表等4个变质阶段矿物组合,其温压范围依次为591 ℃-620 ℃、0.48-0.56 GPa,606 ℃-636 ℃、1.01-1.12 GPa,600 ℃-619 ℃、0.79-0.91 GPa,400 ℃-500 ℃、0.1-0.3 GPa,展现了一个近等温升压→近等温降压→降温降压的变质 P-T 轨迹。 P-T 轨迹的构建表明宿松变质杂岩经历了早期快速俯冲、折返和晚期缓慢抬升过程,暗示了作为扬子板块前缘块体——宿松变质杂岩在大洋板片拖曳作用下迅速俯冲,由于板片断离在浮力作用下迅速回返,并长时间停滞在上地壳层次,再缓慢上升至地表。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