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公共艺术在地价值的社会实践
摘要:艺术创作者往往会赋予作品特定的社会价值,有些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会追求永恒不变的真实性原则,于是作品的意义会被冻结在特定的社会涵构中,或陈列在博物馆。然而,对于当代公共艺术而言,"社群参与"是重新定义其社会价值并使其在地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几个社群参与案例,解析公共艺术在地价值的社会实践如何被解构重组。在这些案例中,"社群参与"发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参与者的属性与目的也不同,因此引导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也不同。其中,如罗兰·巴特的"去中心"思维,作品本身的美学与作者的思想其实并不重要,相对而言,借由艺术进入生活所引导的地方认同,才是公共艺术与社区互动最迷人之处。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公共艺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