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小秦岭-熊耳山金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的耦合

卢欣祥; 尉向东; 于在平; 王义天; 薛良伟; 叶安旺; 索天元; 晋建平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郑州450007;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3; 西北大学,西安710069;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河南省灵宝市地矿局,河南灵宝472500

摘要:小秦岭-熊耳山地区是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金属元素高度富集,在长不足200km的矿带内,集中产出100多个大中小型金矿床(点)和10余个特大、中、小型钼矿床;成矿金属元素组合既有单一金矿床、铝矿床,也有铝-金-多金属矿床。金的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及斑岩.爆破角砾岩型和砂金矿床等。金的成矿流体为临界-超临界地幔流体,成矿物质具深源性。成矿时代主要为中生代,印支期是成矿的开始与先导,燕山期叠加其上,构成一个完整的中生代成矿旋回。金成矿作用受秦岭造山带印支期构造作用的制约,在前沿挤压,后缘滞后拉张的构造耦合作用动力学背景下产出。成矿与岩石圈拆沉作用及地幔流体上涌有关。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黄金地质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