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肠炎
摘要:放射性肠炎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伦琴射线发现 2 年后的 1897 年[1],它是由于腹腔或者盆腔肿瘤放射性治疗后引起的肠管(包括小肠、大肠)黏膜损伤[2],很多证据表明放射性肠炎本质上是一种炎症.放射性肠炎按照起病时间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肠炎两类.急性放射性肠炎多在放疗期间发病,临床症状多在2 至 12 周左右自行缓解;慢性放射性肠炎一般在是放疗结束后的几个月至数年的时间内发展而来的[3],临床表现不典型,随着病程迁延,可致肠壁增厚、溃疡以及肠纤维化,导致梗阻、瘘、出血或局部脓肿[ 4].随着肿瘤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生存期不断延长,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病率逐步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及治疗均存在困难,得到诸多关注.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医学新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