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通气对心肺复苏患者通气效果的回顾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心肺复苏(CPR)时高级气道建立后,机械通气(MV)产生的通气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2—2018-06期间我院急诊科在CPR中采用MV进行治疗的患者,并实时记录心电、指氧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波形参数至少18 min。收集入选CPR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复苏时间、使用药物、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采用PetCO2计算CPR患者的通气频率,并按每2分钟一个CPR周期将CPR时间分为9个周期,共18 min,比较不同CPR周期通气频率是否存在差异。2015年主流CPR指南,以2015年12月31日为界限,分为指南前组(2013-2015年)和指南后组(2016-2017年)。比较2015年指南前后不同时期通气频率是否存在差异及是否符合指南要求。结果:共纳入68例CPR患者,其中ROSC率为35.3%,7 d生存率为0。每例患者纳入前18 min通气数据,共计纳入1 224 minCPR通气数据,通气频率中位值为22(16~29)次/min,通气频率合格率仅11.5%。与指南前组相比,指南后组通气频率合格率有所改善,但实际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合格率低于20%。在9个CPR周期中,通气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随着CPR的进行,通气频率并未得到改善。在CPR中最常见的呼吸机报警类型为'气道峰压高',约占CPR患者的91.2%,其次是'通气频率过快'占89.7%,但'分钟通气量高'仅占29.4%,'分钟通气量不足'占70.6%。结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在CPR时采用机械通气时,通气频率明显高于10次/min,通气频率合格率低,且通气频率随着CPR时间的延长,通气频率并无改善,呼吸机报警以气道峰压高、通气频率过快、分钟通气量低为主。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临床急诊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