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浅谈
李德菊 2011-12-06
论文关键词:非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者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大学办学定位和教师科研动机的影响,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政府应加大教学经费投入,转变管理者观念,规范教师聘任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同时提高教师教学的福利待遇,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主要职能,二者在高校的发展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方面,教学可以促进科研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能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科研活动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活动;另一方面,科研活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能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并在教学活动中传播给学生,这有助于改进和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现状,从系统论的角度,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分析了教学和科研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本文所说的高校主要是指非研究型大学,即与研究型大学相比较而言,主要指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
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现状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教学理应成为大学之根本。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中也说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1]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外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出现了所谓的“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现象。[2]而在我国,非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的授课质量下降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学是大学之首要任务,这已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一些大学中,却出现了不愿给学生上课的现象,替而代之的是教授们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科研课题中,将教学工作视为次于科研的“附属”工作,带着这种心态上课,势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这一现象在本科教育阶段中体现的较明显。此外,现在大学的课堂授课形式大多仍采用传统形式的教学,教师以口头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发挥较少,这种相对固定、枯燥的授课形式也极易影响教学质量的低下。
2.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所占比重大大超过了教学经费,这也使得大学在一定客观条件上重视科研活动,无形之中造成了对教学的轻视。例如一所地方大学,仅重点学科一项建设经费每年逾千万,而教学业务费年生均不过500元,万人学校每年不超过500万元,为博士点、硕士点审批,为科研项目立项,学校还设立专项攻关经费。[3]经费投入的不均衡使教师们的视线从教学转向了科研,加剧了教学和科研的失衡。
3.教育管理体制僵化
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没有将教学和科研密切地结合起来,管理体制僵化。科研管理部门往往只偏重于教师科研的成果的数量与水平,很少关注这些科研成果对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而教学部门则只关注教师的教学授课等日常工作,很少能够让教师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对教学经验及技巧进行理论总结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有一些领导理念偏颇,重科研轻教学,对两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促使了教育管理体制的僵化。
二、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的原因
1.宏观方面:国家的政策导向
作为大学最基本职能的教学存在于大学诞生之初,而科研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职能,则是在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中逐步确立起来的。19世纪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动力。19世纪,德国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在创办柏林大学之时,便将科研活动看做是一种教学形式,提出在科研中进行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学到探究与创新精神。而这种探究与创新精神正是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因此科研活动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与路径,这促进了国家对科研活动的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国都纷纷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特别是二战期间美国大学加强科学研究,适应战争需要的做法,被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纷纷效仿。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大学注重科研的发展,并明确将“科教兴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改革科研投入机制,并积极出台了形式多样的高校和学科评估标准,这些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高等学校加强科研工作,科研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在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在社会和国家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下,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地教学并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于是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随之而出。
2.中观方面:大学的办学定位
高校类型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教学和科研的重视也应不同。但在我国非研究型大学中却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合理的现象,学校彼此之间进行攀比,科研成果就成为彼此竞争的砝码,出现“千校一面”的趋同现象。
大学的办学定位决定高校发展战略的选择,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合理,会导致高校选择的发展战略不合理。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认真权衡教学与科研的轻重,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如我国一些教学型大学,不具备搞大型科研项目的能力,还要片面强调科研,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科研中,不仅教学质量和水平不能保证,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这是对自身定位的不合理,势必导致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进一步阻碍了教学与科研在高校中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的办学定位还决定着高校的管理策略,由于教学和科研的特点不同,科研比教学更易量化和考核,高校开始调整管理策略,特别是一些大学积极采取了激励政策,它们通过诸如国家级、省级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等名誉头衔来激励教师,而主要衡量标准则是其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于是大学教师们便积极投身于科研活动中,追求科研数量的达标,甚至盲目编写论文,忽视论文质量,科研逐步位于教学活动之上,教学成了科研的附属。
3.微观方面:教师的科研动机
教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教师从事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服务教学,是为了推动科技进步和理论创新。然而,一些非研究型大学重视科研的动机却超越了科研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其一,为了改善教师福利。与教学工作相比,教师搞科研可以带来更大收益,提高教师福利。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教师所获得的福利水平高低与其在社会上的地位、成就和价值有直接的相关性。此外,高等学校为了使科研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通过一些奖励政策,提高薪酬来激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这加大了科研的投入力度,削弱了教学。
其二,为了晋升职称。在高等学校里,教师的科研成果是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指标。与教学工作相比,教师搞科研更容易评上高一级职称,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而且还能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出于此动机,教师把科研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选择,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科研,弱化了教学。
其三,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科目相对固定,教学内容也较稳定,教师的教学工作相对重复单一。而科研活动面对的是新问题、新情况,对教师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其科研成果具有显性功能,易于量化,容易对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易于产生成就感。相比而言,教学很难定性、量化,它是培养人的活动,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正反馈,成就感低。
三、协调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析
1.加大教学经费投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对高校的激励政策主要体现在经费的投入上,并且打破了平均分配的原则,非均衡投入成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学科、重点教学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项目促使高等学校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针对以上情况,政府要及时调整政策,加大对教学的经费投入,将教育经费投入与教学质量挂钩,还可根据学生数量拨款,保证每个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的教育经费和教学条件。此外,还要加强对教学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2.建立不同层次的重点大学
高等学校要分层次、分类型办校,不能追求统一的办学定位与标准,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特色办学。我国现存在的“211”、“985”等大学,大都集中在一些整体实力比较强的院校,而对于一些教学型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则没有机会进入“211工程”与“985工程”。为了协调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政府可以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中建立诸如“211”和“985”等重点大学。这些大学可以在本类型、本层次的院校中起到先锋和模范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避免高校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进而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失衡关系。
3.规范教师聘任制和职称评审制度
目前,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审是高等学校衡量教师水平的两个重要途径,教师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教师的职称和岗位上。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审过程中,高校对教师的学术水平都做了明确要求,规定了很多具体指标,其中多数是关于发表论文、科研获奖等方面,较少涉及到教学水平。高校要生存发展,首先要在用人制度上创新,提倡真正的聘任制,实行公开竞聘,严格聘任考核,并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在欧美的大学,青年教师晋升副教授、教授非常困难,博士毕业后在高校工作要取得终身职位、晋升副教授得拼命干;而在我国高校教师晋升太容易,能上不能下。[4]其次,必须规范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在职称评审指标中,加大教学的比重,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自评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鼓励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并适当地放宽考核时间频度,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4.转变管理者观念:教学应放在大学的中心位置
教学是大学的中心任务,也是大学无法逃避的责任。高校管理者要转变以科研为重的观念,将教学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不仅仅是在提口号,而是要把这种观念放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教学工作始终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形成重视教学、重视教师、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还必须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财力投入教学工作。”[5]2011年河北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将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并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把重视、支持和服务教学工作列为高校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这都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教育中心地位。
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层次,以教学为中心,选择相应的科研形式。大学不搞大型科研,同样能赢得社会声誉,实现健康发展。如西安翻译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基本上没有科研,但它依靠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声誉,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6]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明确其主导地位,是每一所大学的本分。此外,大学的科研活动应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不能是单纯追求理论创新,还应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最终回归于实践和社会的需求。
5.提高教师教学福利待遇、按质发放津贴
教师重视科研的一部分原因是科研带来的福利待遇。要让教师重视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的福利待遇应是首选,如提高教师教学的课时费用等,这将会极大地激励教师教学的热情。
此外,教师的津贴可以依据教学质量进行发放。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日前改革的课时津贴的评定方案就是其中一例,该校实行同工同酬、按教学质量等基准发放课时津贴,在该院,助教的课时津贴可比教授高。该院还通过学生网上评教、教师相互评价、学院领导班子对教师教学外工作三方面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最后学院根据教师三方面的得分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并按照该等级发放课时津贴,优秀者每课时拿到的津贴比合格者要高出三分之一。[7]
这种津贴按质发放就可以避免按职发放津贴带来的不公平现象:往往一些年富力强,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苦心钻研,教学质量高且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却因职称不够高而只能拿到较低的课时津贴。按质发放津贴不仅鼓励了更多优秀教师潜心一线教学,还能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2]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15.
[3]解飞厚.非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1):53.
[4]雷朝滋.确立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科研与教学、学科及队伍建设的关系新论[J].中国高等教育,2003,(17):20-21.
[5]唐景莉.吴启迪指出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N].中国教育报,2005-11-10.
[6]解飞厚.非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1):56.
[7]江西一高校出新规:教师课时津贴“按质发放”[Z].http://news.163.com/11/0225/16/6TOL3QF100014J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