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析“营运管理”课程实践设计
池丽华 周勇 2012-10-30
论文摘要:“营运管理”作为应用型商科院校的一门专业课程,不仅教学内容要有特色,更重要的是课程实践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需要不断创新。从课程特点、实践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对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层次思考。
论文关键词:营运管理;实践;设计
所有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都可以采用营运管理的思路与方法。营运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OM)的基本定义是对组织中负责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换句话说,营运管理是提供一套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好的产品与服务的思路、体系、方法、技术。在制造业、零售业以及专业服务业等一切商业领域,营运管理已发展成为一种职业,如直接从事营运督导工作或者从事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甚至提供专业服务的咨询公司也需要资深的营运管理专家。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开设“营运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教学方法要不断改革,而案例教学、实践课业、项目调查等实践环节的设计尤为重要。
一、营运管理课程特点
上海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属于行业院校,办学定位于商贸服务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高于一般院校,更为强调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我校开设的“营运管理”课程不同于其他院校,课程名称与讲授内容均有所不同。更多的院校采用“运营管理”或者“生产运作管理”,主要内容是围绕制造领域,对产品制造过程的所有环节实施管理活动的介绍,对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以后的运作管理内容相对介绍较少。这门课程更多是面对流通领域,特别是流通最终环节的零售业,其运作流程和管理活动大大有别于制造业的运作管理活动,而且零售业也习惯称为营运管理,“营”是经营管理,“运”是流程与运作管理,因而是把经营管理和流程式管理相互结合的一种管理活动。这门课程成为我校的特色课程,其具体特点表现在两方面。
1.行业特色明显
为体现课程特色,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一方面体现营运管理从生产制造与服务过程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的发展趋势,总结并提升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标准化营运管理体系的内涵;另一方面以连锁商业为主要教学内容,对生产制造过程只进行基本原理的阐述。由此,我校自编了《商业营运管理》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有很多零售行业专家参与,文中的案例多是编者对来自企业的实际案例的采集整理。教材将生产运作的管理知识运用于商业企业,特别是连锁商业,围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介绍了商业营运管理的一般规律及运用的管理工具,结构上划分为“营运管理基础”、“总部营运管理”和“店铺营运管理”三大部分,不仅从理论上总结了营运管理的要素、原则与方法,而且突出消费者需求变化与信息技术更新对营运管理模式和解决方案的影响,为教学过程深入研讨指出了方向。这是一本典型的商科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商业企业运作管理流程与方法的较为实用的教材。本教材已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
2.课程实践性强
所谓实践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教学内容中引用大量案例。企业经营中遇到的一个个小问题都可成为编写案例的素材。这些案例引导学生从实践角度回答如下问题:如何持续改进工作·如何建立标准化营运管理体系·如何有效实施营运督导·如何开展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如何提高店铺的经营业绩·如何控制商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如何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如何分析和利用经营数据·对于正在学习而缺少实际经验的学生而言,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其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亦对其逻辑思维结构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上述问题可以设计成学生实践课业,通过调查发现营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应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思维尝试去解决问题,并形成分析报告。
针对以上课程特点,认为“营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二、“营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1.案例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中将案例分为:问题型、困惑型、探索型、成功型与失败型等几种类型。问题型案例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让学生去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这类案例更多是针对管理流程及操作环节设计的;困惑型案例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描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型案例倾向于对企业面临的未来不明朗的事件探索出可能的解决思路,此类案例更多是营运管理战略问题;成功型案例和失败型案例是对企业过去成功经验或失败经验的总结。各种类型案例穿插运用于课程教学中。一般设计思路是:每章开讲的引导案例多为问题型案例或困惑型案例,由问题引出本讲的主要教学内容,如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讲述过程中穿插成功型或失败型案例,而课后更多布置给学生的案例是困惑型或探索型案例,给他们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并要求以小组讨论方式,采用头脑风暴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由于课程授课课时有限,需要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借用课程中心网络学习资源平台,实现对案例资料的学习,并通过该平台的学习互动,适时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而这一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行业适时信息,也可与各类相关网站连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保持对行业最大程度的关注。 2.实践课业设计
“营运管理”实践教学的另一个环节,即是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设计实践课业体系。
(1)问题课业。即围绕校园学习生活,让学生试图去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流程方面出现的问题。在学习营运管理工具这一内容之后,需要让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管理工具,如对课业完成的计划要求用甘特图表示,对问题的寻找可通过调查发现或观察发现,采用统计表或柱形图表示,对关键问题的判断需要运用排列图,对关键问题的解决分析思路可采用因果分析图,问题解决后需要设计新的工作流程,用流程图反映出来。这是一种结构化、工具化管理思维,对于商科院校的学生,这类训练尤其重要。
(2)调查课业。调查课业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对某一商业项目做详细的商圈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及汇报PPT。商圈调查涉及到对商圈理论的理解,对具体商业项目的商圈范围的确定,以及运用所学的调查方法。这一调查更多是运用观察法,如对客流的调查、对交通的调查、对社区的调查、竞争店调查、商业项目招商情况调查、客层分析等。
(3)数据分析课业。这类课业是提供给学生商业经营或消费者调查的一些数据资料,要求根据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学会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完成相应的分析报告。这些数据的来源一是企业经营的数据,二是实际调查的数据。这项课业实践目的是管理者必须对数据具有敏感性,能够从数据中找出问题,并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对策思路。
这些课业项目的设计,体现了营运管理中的工具化管理、标准化管及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从目前实施的效果看,学生对此类实践课业有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对“教材购买与退书”问题、“食堂餐具清洁流程”问题、“设备报修流程”、“选课流程”问题、“上课出勤率反馈流程”、“图书馆借阅流程”等问题的分析,充分反映学生对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关注,并提出很好的建议。而商业项目的商圈调查,一方面锻炼学生对某区域整体消费群分析及判断与商业项目的吻合程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做这类调查项目时注意采用的方式与方法,最后的调查情况需要在课堂中展示。
所有实践课业均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这种以课业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团队沟通与合作。学生首先要学会与人合作,因为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实现的,需要多方面沟通协作共同完成。
第二,主动承担责任。团队合作需要每个成员能够主动承担团队任务,这当中也难免出现“混”成绩的学生,通过团队自我组建,自我约束,确定团队工作计划及团队成员责任等来约束团队成员,引入激励机制,不热心团队工作的成员自动会被团队清除,最终迫使这些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而积极参与团队活动。
第三,学会观察。商业的营运管理需要以顾客为中心,去了解顾客,认识顾客,除了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外,还要学会观察,这也是管理者必备技能之一,这种技能通过实践课业能够得到一定的训练。
第四,目的性明确。管理工作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是与企业发展战略和计划性相吻合的,每个课业都是一项具体工作,有明确目标,因此每个小组都需要对这项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分解并作出合理安排,以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第五,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实践课业完成需要教师耐心指导,每项课业都需要一定周期,与理论教学穿插进行,及时给学生相应指导。
三、“营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困惑与启示
对于商科院校而言,这些年一直在强调实践教学。到底如何更好开展实践教学,是不是这些实践项目的设计真的能够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还需要教师认真思索。
曾经在网上做过调查,让大学生从教师角度来思考大学教育方法问题。下面是学生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摘录如下:
“大学本来就是学生通往社会的桥梁,理论知识当然必不可少,但是,如何把书本上的理论变为每一个学生自己的东西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我是一名大学教师,我更愿意把学生带出四方的教室,让他们走出去看一看、试一试,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自己找到成功的方法。”
“让自己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够授人以渔,如果没有那么多实践经验,也可以收集大量的案例,让课堂变得贴近实际。少说条条框框的东西,感觉有很多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价值,什么事情都是由各种因素影响的。”
“如果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将会扩大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讲授更多课外的东西,给学生讲述外面的世界,让学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促使他们自行探索,并有所收获。”
“我会先让自己的声望提高。这不是没有用处的,对于学生来讲,有个名气高的导师,对于和别的学校交流抑或是找工作都会有一定帮助。我不会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实践活动。貌似教学内容丰富,实质上没有什么收获。”
“我会把实践性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条条框框。”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需要的是真正对他们有所帮助的知识、实践和案例,教师的工作是一项“良心工程”,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修养、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结构性知识以及逻辑架构,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而要做好实践教学,教师应与行业紧密联系,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经历才会有好的实践传授给学生。另一条途径是教师应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与本领,利用网络从“杂音”中选择“纯真”,代学生读书,并提取“有用”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做好详细的规划,设计好每一步骤与每一环节,还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课程的内容设计实践方案。总之,教学的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学-教-练-教-学”,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个循环教师自身也提高一步,多途径多渠道学习总结提炼,才能将知识和实践真正传授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