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转变管理方式坚持从严治水努力实现晋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佚名 2011-11-24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治水思路;可持续利用;晋中市 论文摘要:转变管理方式,坚持从严治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晋中市实际,对水资源、水环境、水供需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从管理理念、开发方式、用水模式三个方面的转变提出了新的治水思路,从搞好总量调控、强化节水管理、推进机制创新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的继续增长与资源短缺日趋加剧的双重压力,尤其对资源型缺水的晋中市来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需求量相应增加,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治水理念,创新用水模式,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流,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从资源危机中认识从严治水的紧迫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晋中和全国一样,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同时也面临经济快速发展与水危机困扰并存的挑战。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晋中的突出水情,也是晋中市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区情。因此,充分认识从严治水的重要意义,既是解决全市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前提条件。 第一,从严治水,是增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要求。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全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显示,近20年来,全市平均水资源总量10.9亿m3,人均367 m3,每公顷平均2 865 m3,人均和每公顷平均水资源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每公顷平均水平的16.5%和10.6%,属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地区。全市地下水可开采量3.8亿m3,而目前地下水开采量达4.2亿m3,开发利用程度高达110%,尤其是平川地区已形成超采面积910 km2。由于过度开采,引发地下水位下降、河水断流、湿地退化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与此同时,水浪费、用水效率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占全市社会总水量70%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仅45%,相当于发达国家的50%。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95 m3,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仅65%。城市管网漏失率为20%,节水器具普及率仅60%。水资源严重短缺与普遍浪费并存的现象警示我们: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突出瓶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二,从严治水,是增强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晋中是农业大市,农业灌溉用水占总供水量的70%,而有效灌溉面积还不到总耕地的40%,农业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较低。要在人增地减水缺的条件下保持农业稳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对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赋予水资源管理更为艰巨的任务。从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到2015年,全市各行业需水7.66亿m3,按现供水能力计算,缺水1.75亿m3;到2020年,全市各行业需水8.85亿m3,按照现在的供水能力计算,缺水2.94亿m3。因此,必须把从严管理水资源作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城乡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从严治水,是增强民生与公共服务能力的理性选择。水利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晋中市水资源管理取得重大进展,但与推进民生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36.2万人,一部分城镇人口受水量及水质不安全影响,保障城乡饮水安全的任务还很艰巨,与水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有从严治水,建立权威高效、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开发的状况,才能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水资源权益问题,才能真正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2、在转型发展中确立从严治水的新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为适应水资源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方略,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实现根本转变。 一是在管理理念上,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晋中市水资源短缺、开发潜力有限、用水效率不高、环境问题突出,不能走传统的以需定供的老路,必须加快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转变,在水资源规划、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需水管理的理念,实施用水总量控制,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农业用水管理上,要树立可持续节水农业的理念,在追求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同时,保持和提高水资源的自然再生能力,谋求农业协调发展和地区的共同发展。在工业用水管理上,要树立用水成本观念,就是在追求企业效益中,统筹考虑用水成本,对企业产品用水和总用水进行定额考核,并实行累进加价收费,提高用水效益。在城市生活用水管理上,要树立节水就是省钱的思想,通过实施阶梯式水价,逐步培养居民节水意识,推动节水社会的建设。
二是在开发方式上,要加快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流的关系,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统筹规划,科学论证,优化配置,科学确定开发目标和开发规模,优化功能布局,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水资源开发中土地占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与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着眼未来发展用水需求,立足水资源供需平衡,晋中水资源开发的思路应是:“开源、节流、治污、严管”四措并举,实施流域水系的梯级开发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水工程的供水能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开源方面,重点建设以松塔水电站为重点的“四中两小”控制性骨干工程,大力开发以潜流引水、河流引水、泉水利用为主的小泉小水,加快旱垣集雨灌溉工程建设,通过以上水源工程建设,全市可新增供水能力2.44亿m3。在节流方面,要在积极推广节水技术的同时,严格控制平川地下水的过度开发,超采区严格限制新增开采量,通过建设替代水源工程,逐步压缩地下水开采量。 三是在用水模式上,要加快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要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树立节约用水观念,倡导文明用水方式,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合理开源的用水模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农业用水模式,要大力推广适合晋中的多种高效集约和可持续节水模式、即经济有效的生物农艺节水模式、现代温室设施模式、先进灌溉设施的园区模式、干旱地区的集雨模式、水土流失地区的免耕模式、农林牧结合的复合模式等。同时,要有选择地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等先进节水模式,力争使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60%,实现农业用水的零增长。工业用水模式要大力推广中水利用、再生水循环利用等模式,使万元产值平均取水量降到40 m3以下,再生水利用率达到85%以上。城市生活用水要普遍推行节水器具使用和大力推广“一水多用”循环用水办法,使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失率降到8%以下,城镇人均日用水量控制在100 L以内。 3、在对策措施上找准从严治水的落脚点 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法从严治水,把水资源管理的重心放在合理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上。 第一,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抓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抓好全市各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节约、保护等专业规划的编制。二是推行取水总量控制。依据流域水系分布状况和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和取水计划,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用水量,并将定额指标层层分解,分类核定,定额管理,节奖超罚,形成约束与奖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三是推进水权制度建设。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制度建设,即水资源的权属管理制度、水权流转制度、水市场监管制度。 第二,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农业领域要在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的节水改造、推广喷灌滴灌和管道输水灌溉等技术、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的基础上,强化节水考核管理,逐步将水资源利用率纳人农业考核指标体系;工业领域要在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中,重点抓好高耗水行业节水,建立健全节水产品市场准人制度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城市生活领域要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加强供水和公共用水管理,全面推行阶梯计量水价制度。 第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推进节水型晋中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晋中市现行的城乡分治、部门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符合水资源整体互融、循环互补的自然规律,弱化了主管部门的调控能力,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因此,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重新界定职能,明确工作职责,搞好协作配合,建立起“一龙管水、合力治水”的水务管理体制。同时,积极推进水务行业市场的改革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体制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