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专业能力探讨

张子谅  2021-04-11

摘要:文章以融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记者为研究对象,对新的传播方式下电视新闻记者面对的宣传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积极探索电视新闻记者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能力

在互联网科技的迅猛覆盖下,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出现在了世人眼前并以极快的速度抢占媒介市场,社会上,一度出现新媒体将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将从市场上消失等言论。在全新的媒介发展环境中,为了更好地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走上媒介融合之路,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全新的媒介发展环境中电视新闻记者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同时新的发展环境对电视新闻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

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我们迎来了新媒体的全盛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微信、微博、抖音等应用的普及和应用,改变了传统媒介环境中形成的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新闻传播方式,从而使得电视新闻记者在新的环境中显得无所适从同时也让新闻记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1 受众的身份发生变化

过去,受众只有通过电视、报纸等渠道才能获取到所需的信息。但是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功能的完善以及普及,受众不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平台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这些新生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受众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真正迎来了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我们的信息接收渠道得到拓展、信息内容得到丰富的同时虚假新闻的问题比比皆是,从而降低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因此,怎样得到受众的信任、怎样构建行业信任成为了电视新闻记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1.2 电视新闻记者维持固有的思维方式

在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媒介只有不断地去融合,进行升级改造,才能在这个时代立足。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的美国,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念。简单来说媒介融合就是将不同类型的媒介多功能、一体化发展,视音图文结合,让它们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效果。微信公众平台自2011 年面世以来,以它的操作简便、功能丰富等优点在短时间内得到普及应用。许多电视媒介也看准了平台的多功能性,纷纷选择微信公众平台踏出媒介融合的第一步。但是并不是所有在平台上发布的信息都能够获得受众的青睐。记者们只有充分发挥平台的功能,通过内容、形式上的亮点才可以让受众主动去接受信息、阅读信息。然而当前的情况是许多电视新闻记者仍旧以固有的电视新闻思维模式采制新闻,导致采制回来的新闻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毫无竞争力。

2 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能力

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平台不断增加,新的媒介发展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坚守好舆论宣传阵地的前提是主动适应变化发展,提升能力素质,学本事,长本领,让自己更加贴合发展要求、适应发展变化,赋予源源不断的动能应对纷至沓来的挑战。

2.1 电视新闻记者要树立新闻立台理念

无论时代怎么改变,我们的传播方式怎么改变,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理念不会变,那就是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理念。只有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理念,才能保证方向不跑偏。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理念,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提炼好新闻线索的重点和亮点,将新闻线索以言简义明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受众,担负起宣传先进思想文化、引导舆论方向、通达社情民意等重任,让电视新闻内容充实饱满。1 )坚守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生命力来自真实客观的报道,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底线。受众的信任,是媒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许多受众每天坚持看电视就是坚信电视作为权威的新闻发布平台,会对最真实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如果人们发现电视播放虚假新闻,就会失去对电视媒体的信任,从而远离它。电视一旦没有了受众将失去存在的必要性,最终会受到社会的淘汰。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媒介时代还是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主动去沟通,进行了解,详细掌握采访现场的相关情况,不到现场不发稿,不到一线不下结论,带着问题意识去采访,全面怀疑,多方求证,切忌先入为主。要将单一信息来源与多重信息来源相互印证,辅以必要的逻辑分析,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确保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事情的始末等新闻要素都经得起受众的拷问。要缜密表述,人在现场,心在现场,将采访到的事实真相客观全面表述出来,将最真实的新闻内容呈献给受众,保证媒体的公信力。2 )坚持新闻时效性。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基本的观点》一文中提到: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之所以被称之为新闻除了它的真实性还在于它的时效性。我所了解的每一个新闻记者白天奔走于各种新闻线索,对新闻线索抽丝剥茧提取最有价值的内容,晚上回到家后对内容进行加工,形成一篇受众可以看得懂、了解清楚始末的文搞后向及时地进行报道。在这样的高强度下进行作业,许多记者会处于疲劳的状态,从而推迟交稿时间,这样就会耽误新闻的播发时间,使新闻事件失去时效性,从而没有了新闻价值。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勇于克服困难,严格恪守职业道德,坚持新闻的时效性,对新闻事件零时差、零距离地进行报道。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要提前做好充足准备,采访前要了解新闻背景,沟通采访对象,协调审稿渠道,对接发布平台,保证畅通的发稿流程。采访过程,要迅速抓准新闻点,结合事前对新闻背景的掌握,最短时间形成高质量稿件,做到既准又快。要树立融媒体意识,坚持移动优先,先小屏后大屏,第一时间发布动态消息,随后跟进深入报道,提升整体宣传效果。3 )坚持内容的优质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劣势。新媒体可以灵活地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将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推送给受众,传统媒体只能依靠丰富的新闻内容和精编的电视画面赢得受众的关注。从地市一级电视台来看,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新闻节目质量、时效不符合宣传需要,时政新闻不时触碰八项规定要求;电视栏目形式陈旧,大体量、超长度不适应观众收看习惯,特点不突出,融合传播力差;栏目之间同质化程度高,传播效果弱化等等。一些记者工作作风不严谨,不扎实,写出的新闻稿件浅尝辄止,叙述不深入,缺乏新闻点;一些记者观点没有与时俱进,不思考,不创新。在新闻报道中,常常爱套用一些固有模式,譬如,题目往往是“某某会议(活动)召开(举办)”、“某某活动拉开帷幕”,导语中“近日”“为了”成为开篇第一句话,结尾一般是“做新贡献”“迈上新台阶”等陈旧说词;会议报道,常常是“领导指出”“领导强调”“领导要求”等硬言硬语,受众收看后接受度不强。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要树立寻找新闻的敏感意识和问题意识,开拓思维,扩展新闻覆盖面,加强新闻的贴近性,对新闻节目准确定位,分析研判受众心理,明白受众目光集聚点、了解他们的语言接受习惯,加大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动态、鲜活民生类新闻比重,从基层取材,捕捉鲜活故事,在基层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写出吸引人、打动人、接地气的优秀新闻作品。

2.2 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创新精神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在确保新闻内容的新颖的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对其进行积极的创作,将电视新闻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对于地市一级电视台来说,或多或少存在:新闻报道缺乏有效的策划,深度报道、创新报道少。新闻报道缺乏亮点的挖掘和提炼,对社会问题、焦点事件缺少预见性把握;视角狭窄,大题材多而讲不透,民生“小文章”少而说不准。有些报道话语体系呆板,新闻稿是文件的翻版,宣传材料的翻版、产品说明的翻版,数字一长串,不注重解读,影响了新闻报道整体水平和质量。今天,电视新闻记者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成为宣传效果的重要评判标准。有些报道形式过去看似“激进”,现在却成为常态;有些报道要求过去有效,现在效果打了折扣;有些宣传理念过去“放之四海皆准”,现在则需要突破。“一篇通稿打天下”没有了市场,口号式、机械式的宣传没有了受众;内容枯燥单调、传播方式单一的宣传上去了传播力。“不日新者必日退”,抓好理念创新、报道内容创新、形式方法工作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才能成为舆论的先导,把握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时代要求电视记者要赶上宣传任务的发展方向,立足传统媒体内容权威的特点特色,以“采编播发”流程创新为突破,实现融媒体运作,新媒体互补。一要抓住融合发展的机遇,发挥好电视新闻在新闻采编、信息资源等内容生产上的优势,把原创新闻、权威内容、深度报道向新媒体延伸,重点挖掘本土化、原创性、可视化的新闻产品,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二要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内容生产机制,严格执行节目三审制、重要稿件送审制,建立台长、总编辑牵头的新闻采编播综合指挥调度体系,统筹各部门间采编资源,按照融合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新闻、栏目及新媒体内容制播流程再造,实现节目创意、技术制作、内容生产全流程一体化,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三要彰显媒体特色,充分发挥电视声音图像的直观显示的优势,遵循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开发多种业务形态的内容资源,增强新闻信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树立融媒体思维,学习全媒体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掌握先进的传播理念,观摩优秀的专业作品,分析爆款的新媒体产品,从中拓展知识,培育理念,锻炼思维,构筑专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后对电视新闻的内容、表达方式及形式进行有效探索,将精品新闻报道呈现到电视上,更好地服务于电视观众。

2.3 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

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媒介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也对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过硬的专业能力也是电视新闻记者不被时代淘汰的重要法宝。实际工作中,一些记者组织策划能力滞后,对于当前宣传工作缺乏整体谋划,新情况不掌握,新特点不了解,新形势不研究,对如何开展新闻宣传心中无数,思路如麻。在宣传内容上,还不能与中心工作以及民生热点完美结合起来,对发生在身边的好新闻不敏感,没有做到及时发现和宣传。对待重大新闻事件策划不足,没有将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策划在延续性和支撑力上软弱无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2 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练就脚力,从办公室走出去,走到新闻现场、百姓身边、深入基层一线取材,对新闻线索深度挖掘,做好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一个好的新闻报道形成的过程中都会伴随着新闻记者的观察活动。新闻记者通过自己的双眼来观察、发现、辨别新闻事实。因此,在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对新闻事实盯得住看得清,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要持续增强自身的脑力,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电视新闻的内容,做好精品新闻报道。电视新闻记者还需要练好自己的笔力。练好笔力是电视行业对新闻记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新闻记者笔力的过硬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稿件的质量。因此新闻记者要用心做好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每一次下笔都要带着责任,用好笔杆子的力量,写好身边的每一个故事,作风平实、文风清新、语言鲜活,报道有吸引力,新闻有感染力。要提升新闻策划能力。首先要抓好“大事”策划,对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的报道基调、内容、方式进行提前研判,注重报道的系列可持续,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影响力。其次是抓好日常选题的新闻策划,做到“选得准、做得好、讲得新”。通过重要选题随时上报、日常选题集中上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重要新闻线索,建立精品选题储备库,宣传报道时努力做到融媒体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多角度、多侧面地提炼、挖掘新闻价值。还要抓好焦点问题新闻策划。把好“关”和“度”,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话题,疏导公众情绪。要切实改文风推动精品生产。在采集环节,以受众意识谋篇布局,切入贴近,深入带动,围绕主题去采访、去提问、去设置新闻点展示方式;在写作环节,善于打破惯例,突破模式,以新引人,用心共鸣,从内容构架和话语方式上打动用严密的逻辑、细腻的叙述、缜密的表达感染人;在编辑环节,对新闻稿件进行内容加工和价值延伸,优化新闻内容结构、产品形式、表述方式,最大化新闻价值。要丰富宣传形式,善于运用先进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推动电视和新媒体整合优化,提高新闻宣传效果。

3 结束语

融媒体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在时代的驱使下,他们不断夯实自身的业务能力,突破自我、提升自我,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1]谭天,支庭荣.新媒体茶座3-融合之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

[2]秦远灏.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分析[J].科技传播,2019 (17 ):147-148.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