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微调查”

张晓明  2012-07-18

说起电视新闻中的调查类节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央视名牌栏目《新闻调查》。该栏目自1996年开播以来,对某些新闻热点问题和社会敏感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分析和透视,资深的记者队伍,娴熟的电视手法,使其一度成为国内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一面旗帜。不过,电视新闻调查并非只有这一种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不断出现,需要媒体,特别是城市台、地面频道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快速反应,迅速解读,深挖观众需要的内容,为受众提供“快消品”。相对于央视的《新闻调查》而言,“快消品”式调查只是“微型”的,情节结构相对简单,且只针对某一重大新闻话题中的特定事件、特定环节,我们姑且称之为“微调查”。“微调查”是一种以短消息、长消息、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出现的新闻调查,因其体裁灵活,占时不长,在日常新闻中有了发展空间。

一、“微调查”让日常动态新闻更有力度

当前媒体竞争十分激烈,想要独家报道很难,因而体现媒体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你有没有更强的调查能力。“微调查”的运用,即为媒体调查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能让你的新闻胜人一筹。《零距离》栏目在这方面就有不错的实践。

在引起全国关注的“南京彭宇案”的报道中,彭宇是否撞了徐老太、徐老太究竟为何受伤、警方出警后询问笔录为何消失、手机拍摄的笔录是否真实,这些问题一开始都是扑朔迷离。出于各自利益考量,彭宇和徐老太都会竭力为自己辩护,他们单方面的证词都无法让人信服。而要将真相逐一还原,将事件经过以及最后法庭裁决结果及变化,这件事造成的社会影响等进行充分调查、全程展示,需要相当长的制作周期。在南京这一都市类媒体十分发达的城市,激烈的媒体竞争容不得你四平八稳地慢慢来做。我们意识到,这件事的关键是第三方证明,以及事件中物证的真伪。《零距离》栏目正是通过记者对这两个关键点的“微调查”,得出了两个关键结果:1.有目击者出面证明彭宇没有撞人;2.通过技术分析,徐老太一方提供的笔录照片来源大有问题,难以令人采信。“微调查”而来的证人证据,使得节目有了一定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结构的封闭和完整。而连续多日的持续跟踪报道,也让节目变得相对完整,引发社会的持续关注与思考。

“彭宇案”之后南京又出了另一位“徐老太”。多名乘客出面证明:公交车根本没有开动,是老太自己摔倒。这件事在南京又引起不少人关注。真相究竟如何,公交车究竟有没有开动?老太究竟为何摔倒?这些乘客为何出面证明?……可以问的问题一大堆,折射的社会现象也非三言两语可以涵盖。记者在完成当天的客观现象报道后,第二天通过对司机的采访,又做了一个成功的“微调查”:经过一夜的思考,司机在第二天的采访中承认:当时车辆已经滑行,而老太处在司机视线的盲点,没有发现老太想要上车导致老太摔倒,随后对老人的采访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众多乘客的证词,原来也并不完全真实,存在主观片面,反映了“彭宇案”对社会的另一种负面影响。关键人物的关键证词的取得,使得《零距离》没有人云亦云,报道在同城媒体中也显得更为客观公正。

“微调查”被冠以“微”字,并非说其微不足道、微乎其微,而是指它通过小角度的切入却能直击问题的核心,“微言”蕴含着“大义”。

二、“微调查”的做法:直击问题核心

新闻事件发生后,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甚至出于某些偏见和误解,真相起初经常会被相关各方有意无意地模糊化。真相消费也因此成为一种“奢侈品”消费。这就需要记者揭开层层迷雾,将事实尽可能完整深入地还原给受众。

央视《新闻调查》要求记者必须有怀疑一切的介入态度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工作作风。记者进行“微调查”,同样要有这样的态度和作风。“微调查”的篇幅和制作周期有限,更需要记者有快刀斩乱麻、直达问题核心的能力。《零距离》2011年8月7日播出的新闻《鱼塘承包人:花了十万元鱼塘仍不见踪影》,起因是一名鱼塘承包人投诉,社区书记承诺让他承包鱼塘,让他送礼送钱,却又迟迟不肯兑现承诺。记者与当事人宋书记第一次接触时,对方根本不承认,投诉人也没有任何证据,采访陷入了死胡同。究竟是继续追问鱼塘能否承包,还是追查宋书记表态的真假呢?显然,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作为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宋书记有没有廉洁从政,才是最有新闻价值的地方。记者没有死心,下午与投诉人再次找到这位书记,终于获取了能充分证明这个书记有经济问题的证据。

深入调查,直击问题核心,需要记者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社会阅历,以及善于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把握分寸的能力。当然,记者并非在每一方面都是专家,为确保准确地击中核心问题,记者可以借助多方力量,如借助执法人员的调查、志愿者的调查、技术专家的测试等等。《零距离》做过一期南京“天价路牌”的报道。一块路牌报价3000元,大家都觉得贵,但究竟贵到什么程度,外行人根本说不清。记者走访业内人士,多方询价,并找到工程材料方面的专家,对所谓的“新型材料”进行剖析,终于得出“天价路牌”实际价值不到1000元,所谓的新型材料并不新,甚至不太适合用于户外标牌,这两大结论就是该条调查的“核心”。正是找对了人,我们才迅速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显然,“微调查”需要记者有高超的现场调查能力,能迅速判断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并能找到掌握相关材料和证据的方法,这对记者的新闻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微调查”应注意防范风险

“微调查”的手法通常应用于日常的动态报道而非大型的专题调查,它可以让通常只能“小做”的新闻更饱满、更深入,大大提升新闻价值。在深挖新闻内里的同时,记者的判断若发生问题,也有可能让新闻发生偏差,形成法律风险。

曾有媒体报道一条新闻名为《睡在公交车前的“无赖”》,电视画面上这个人躺在公交车前的马路上一动不动,此人为何倒在公交车前?记者向司机和市民调查求证,司机和市民都表示:“他就是因为公交车没开门,故意倒下来威胁人”。有了现场画面,有了市民的证词,记者认为十拿九稳,便这样进行了报道。然而,这个调查结果并不正确,躺在地上的人其实是名癫痫患者,因为没赶上车一时着急发了病。

还有一篇报道《灭害灵爆炸伤人》,讲述苏州一市民家灭蚊用的罐装杀虫剂突然爆炸,炸伤了男孩。何时何地何事,发生爆炸的原因等等都已经一一核实清楚,报道却也带来了麻烦。原来,记者标题中所说的“灭害灵”,原本以为指的是所有罐装杀虫剂。大家将罐装杀虫剂称作灭害灵只是习惯说法,“灭害灵”本身却是一个单独的品牌,如果不分清,注册了的厂商就会找上门来。没弄清新闻主体的准确称谓,给调查带来了风险。

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央视《新闻调查》的采访原则同样适用“微调查”。首先要有质疑精神,对所有相关信息都要分析判断,二是要有平衡意识,让事件中的冲突双方和不同的利益方有同等的发言机会。像《睡在公交车前的“无赖”》这篇报道,如果让当事人在清醒后也说两句,肯定就不会这样被动了;三是对新闻中的所有事实,都要充分核实,包括对单位、事物的名称、来源、消息提供者的身份进行核实。如《灭害灵爆炸伤人》这一节目,只要上百度搜索一下,就会发现隐患。

一个作家说过,“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石头,我的任务是让人们看见它,感觉到它”。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大量新闻,新闻媒体的任务是让人们看清新闻中的人与事,感知事件的因果关系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微调查”的理念与操作思路,为我们提升日常新闻报道的质量,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途径。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