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探微

佚名  2012-01-17

: 作者:崔韦 刘荣佩 高美莲 王格灵

摘要: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正确认识是利用艺术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要善于找到公共艺术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并使之与诸方面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非专业化、教育经费投入少等,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开展好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就提出把“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深化“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公共艺术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功能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教会上,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全面发展”。中外的教育史都证明,一所学校如果十分重视美育,那么它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总是更富有活力,更富有创造力,更富有进取精神,具有更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具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具有健康的人格和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美育必须重视艺术教育。早在1988年教育部就颁发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在1996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可见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概念上看,“艺术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说,“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教育,如专业的美术学院培养出画家、雕塑家,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手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与此同时,它可以在陶治人的情操的同时,丰富想像力,发展感知力,加强理解力,挖掘创造力,从而使现代人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多维发展的能力。创新性人才是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最基本的特质就是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一种发生在多维空间的心理活动,其过程往往不是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进行的,有时甚至带有偶然性。

(二)从人文与科学结合的角度来看,很多事实证明,艺术和科学是相通的。李岚清副总理指出:“一个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只有有艺术修养的人才,才会成为创造型人才”。在陈磊等著的《素质教育新论》一书中认为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也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综合素质。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艺术对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都起到了良好的智力促进作用。很多艺术大师、音乐大师不但具有科学素养,有的甚至本身就是科学家。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并且是专业水平,这己是举世皆知;达·芬奇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富有想像力的科学家,而且他还精通解剖学、数学、力学、光学,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发现;俄罗斯音乐造诣非常高的“强力集团”五巨子之一的鲍罗丁原来是学医的,又是非常出色的化学家,他的《第一交响曲》是俄罗斯音乐在国外最早获得盛名的作品之一。在他去世后,他的墓碑上同时刻着他的音乐作品的主题和他所研究的化学公式;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科学家他推翻了过去很多科学家认为中国不可能有石油的论点,建立了自己的地质学新理论。他也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行路难》的创作者,因此被载入中国音乐史册;钱学森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授予他的“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荣誉时,深有体会地在“答谢词”中谈到了“音乐给予他的帮助”;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袁隆平教授,整天像个农民一样一天到晚在农田里研究稻子,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他也会拉小提琴。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康耐尔大学教授罗尔德·霍夫曼更是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学生们:“发挥你们最大的潜能研究自然科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大学学习所提供的难得机会,大量吸收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文学、哲学、艺术、音乐等等。”

(三)从生理学和医学角度来看,美国精神病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佩利证明:人的大脑是由左右两半球构成的。从功能上讲,左半球是“知识型脑”,主要是负责记忆、语言、书写、计算等;右半球是“创造型脑”,主要是担负着视知觉、空间关系、艺术思维等功能。研究创造学的学者也都强调要训练右脑,以便提高广大青少年们的创造能力。可以看出人的创造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左右半球的活动得到相互密切的配合,人的创造能力和发明潜质才能得到高度的开发。我们利用艺术教育可以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去充分调动脑的“次要半球”的积极性,去努力补偿脑的“优势半球”的机能,使人脑左右两半球得到平衡协调发展,就能有效地开发人的智力的技能,这对长期缺乏形象思维训练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就显得十分突出。

(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力理论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共有7种或更多,主要有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交往智力。其中,至少有4种与艺术有直接联系,是与音乐、视觉艺术、文艺创作、舞蹈艺术相关的。

可以看出,作为人文教育中坚的艺术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智力开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潜能的挖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是密切相关并且有着特殊作用的。

二、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客观现实

从目前来看,应试教育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保护、培育和发展。其对人的思维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严重约束了学生的想像力使得他们的思维模式单一,而且使学生形成了功利的学习态度,缺乏批判精神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另外,教育自主权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一方面,政府对教育应尽的职责还不到位,另一方面,学校还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而处于这个大环境的学校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学校不够重视,管理不够严谨。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 表面上重视,行动上不重视”等现象。一些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不够严谨,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部门,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机构是迫于政策的要求被动建立的,造成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健全,运行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等问题。在一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还存在着间歇性、随意性和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

特别是不少学校还存在着重视部分艺术特长学生的活动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参与,重视推动艺术课外活动而忽视艺术课堂教学质量,重视艺术演出效果而忽视学生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提高等现象。

(二)在教学各环节上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首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教材内容不合理。由于我们国家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要求,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和教学力量开设相应的课程。当前,一些高校艺术教育的公选课设置很不科学,比如有的重复严重,有的应该上却没有人能上。另外,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所受的艺术方面的教育很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而所用的教材其内容却是在中学的基础上编印的,可想而知,有的学生就只能望而生畏了。其次,教材的内容也严重与学生所处的时代脱节,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传统艺术是必要的,但是很多内容远远的高于学生对艺术的认知,也远离他们的生活,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难以坚持学下去。

其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非专业化。我国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的师资主要是由以下两类人才组成:专业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和人文学科的教师。有的学校还聘请校外的一些艺术专家来兼职,但总的来说还是以自己校内的老师为主。由于缺乏艺术实践搞人文科学的老师从事艺术教育一般往往是开设公开选修课,讲理论的比较多,并且所有的理论性欣赏课基本上都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缺乏互动和交流,没有学生预想的那样生动、丰富,使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兴趣逐渐消失。

(三)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少,教学设施严重缺乏。一方面各个院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艺术教育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或者写写画画,不需要好的条件或设备。另一方面,就是对艺术教育给以了足够的重视,但由于艺术类器材、材料确实也很昂贵,使得学校在艺术教育投资上舍不得,从而教学设施跟不上,影响了老师的授课质量。 三、对策建议

(一)推行公共艺术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社会、教师、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正确认识艺术教育不是放松教育,更不是放松对教学的要求,而是为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出社会上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全面实施艺术教育只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各级党政部门的推动和支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实施艺术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普通高校的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作为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的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最具操作性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要确立公共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是搞好艺术教育的关键。国外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给予十分重视的做法,值得国内高等学校思考和借鉴。在新西兰现行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对艺术学科与语言和语文、数学、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和健康与教育等具体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把艺术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美国政府《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并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的密不可分性。并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哈佛大学的五大核心课程就包括文学艺术,哥伦比亚大学的四大核心课程也有艺术。

(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和课程的设置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艺术修养、艺术课教师必须专业化。

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他们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可见教师起着“龙头”的作用,要想开展好艺术教育,解决好教师的问题,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就认为合格的教师,需有良好的艺术情趣,能唱、能跳、能写、能画。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才能指导学生的艺术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其艺术兴趣。艺术课教师也应该和其它课程教师一样有各种各样培训的机会,不断增强教师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情感,提高艺术课教师的艺术素质及技能,定期的开展一些教学研讨会,教案交流会等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同时教师也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思想并积极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因素方面有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学生多出自以下的教学环境:学校气氛民主,教师不以权威方式管理学生;教师鼓励学生自动自发,并能容许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学习活动有较多自由,教师容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令人不解的行为甚至出现可笑之处,这是完全正常的,因此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并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大胆设想。在每门课程结束的时候要有相应的考核,以便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有助于对日后的教学方式及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创新。

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课程群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高度来认识。在课程的开设上应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类课程要采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学校应该规定哪些艺术类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的,比如学习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将艺术课选修课程分出等级,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往更高层次发展,对于基础打得不牢的学生可以继续补差,而后适应高层次的学习。这样使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深造。

第二,艺术要与培养创新意识相结合。心理研究表明,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18~35岁),是一生中创造能力最活跃的时期,此阶段加以正确的锻炼和培养,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欣赏一些名家艺术作品时,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而且可以使他们思维活跃、敏捷、善于动脑筋,逐渐能够解决多种问题。

第三,艺术教育要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审美理念和发掘其创造潜能。有很多专业都与艺术比较贴近,如建筑工业设计,城市规划,计算机编程等专业都需要运用一些艺术技巧。在开设的艺术类课程里,应该考虑把艺术与这些专业融合到一起,增加艺术教育的实用性。

(三)增加经费投入。

艺术课应该有专门的设备及训练场所,如画室、琴房、舞蹈房、艺术类图书以及音像等都是必需的。一定的经费投入可以保障这些设施的齐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也应有统一并且系统的教学计划和适合学生的教材,使学生能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艺术知识,而这些都是需要经费投入的。

总之,艺术是提倡创新的,一切优秀的人类艺术成果,也都是创新的结果。因此,在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各种条条框框里,特别是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应当是不断更新和与时俱进的。艺术教育重要作用的发挥,将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筱丽,陈尚荣.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学海. 2005.06.

[2]郭晓霞.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J].2005.11.

[3]杨桦,付朝霞.刘玉芬.中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途径比较[J].商业时代.2006.12.

[4]孙丽倩. 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 2006.03.

[5]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6]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刘道玉.创造教育新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