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现实主义”主导下奥巴马政府的对台政策
曹晶莹 2012-01-22
率更密集。智库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决策的“外脑”、学界与政界交流的旋转门,马英九上台后,非常注重对美国开展“智库外交”,仅在2009年4月份,双方就举办了两场“美台关系”大型研讨会。马英九亲自出席研讨会并发表演说,希望通过交流影响美国政策,为台湾利益服务。 美国在提升美台实质关系方面将有新动向。据《台北时报》4月16日报道,美国国务院与美军陆战队开会讨论,考虑未来派陆战队员进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在内湖的新址。如果此事成真,表示美方间接承认台湾“主权”,把AIT视为驻外大使馆,是美国领土主权的延伸。
2.持续对台出售军事武器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有两个一以贯之的利益:一是台海的和平与稳定;二是两岸的分裂、分治状态。为了实现第二个利益,美国就必须确保台湾在国防上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足够的能力。这就是美台军售十分复杂的根本原因所在。 奥巴马政府在对台军售这一点上继承了布什政府的做法。2008年10月,布什政府提升了对台武器销售的规模和质量,决定向台出售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时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通过其发言人对此表示赞同:“他乐见布什政府通知国会对台军售的决定,这些军售配套案是对台湾防卫需要的重要回应,完全符合美国在“与台湾关系法”中的义务,有助于提升台湾的防卫能力以及维持台湾海峡的平衡。”希拉里国务卿在2009年2月份出访亚洲时,表示美国将依据“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协助台湾。而美方的表态也得到了台湾当局的回应。马英九表示,“军售对台美关系是同样甚至更重要的事”,希望美国能“毫不犹豫地继续提供如‘台湾关系法’所规定的必要的防卫性武器”。 基于民主党历来在军售问题上的谨慎、保守态度,奥巴马政府在售台武器的质量、规模上可能会有所控制,但依然会对两岸当前的和解步伐制造障碍。《中国时报》4月22日专访马英九,在问及两岸是否进一步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等准政治架构,马英九态度保留地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具体动作,因为这太敏感,涉及台湾和美国的关系,“我们的主要军备来自美国,因此我们非常谨慎”。美国坚持对台售武,不仅会给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制造障碍,甚至使马英九当局在寻求台湾与大陆对等的“政治实体地位”方面有恃无恐。 3.助台拓展国际空间 争取台湾的国际空间,是马英九当局“活路外交”政策的重点。当前两岸关系已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逐步扩大台湾的国际空间,有利于争取台湾民心,有利于两岸融合,有利于两岸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与梦想。在大陆的支持下,台湾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了2009年5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不过这属于“个案”,“是一种特殊安排,不适用台湾参与其它国际组织”。但马英九当局要求参与国际组织的雄心不减。虽然马英九表示:“不宜有务实以外的目标”,但他认为“包括红十字会及其它国际组织也能比照世界卫生大会模式参与”。 马在2009年6月过境洛杉矶时,向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表示,改善两岸关系和台湾的国际关系不相冲突。而事实上,美国在协助台湾拓展国际空间方面的态度最为积极。国务卿希拉里2月访问中国时表示:“美国期盼两岸针对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谈判继续取得进展”。前美驻华大使罗德在台湾出席“台湾关系法”30周年研讨会时表示,希望大陆未来能够“更加积极”,让台湾在更多方面拥有“与地位和尊严相符的空间”。 大陆如何演化对台政策,如何处理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的问题,成为美国判断中国战略的重要指标。但在美奥巴马政府内部、国会以及智库有强大的亲台力量,未来在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上,美国可能通过三种方式插手:一,如果两岸之间就台湾“重返”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达成某种协议,不排除被美亲台力量设法加码和过度诠释,重新在国际社会挑起“两个中国”的“外交”口水战;二,利用大陆在亚洲的一些区域性组织里没有否决权的机会,协助台湾加入这些组织,造成“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局面;三、在亚洲以外的一些区域性组织,大陆和台湾都没有资格成为会员,只能获得观察员身份。美可能协助台湾获取观察员身份,为台湾的“国际发声”制造机会。 我国应对奥巴马政府在台海问题上 的动作保持警惕 美国奥巴马政府或大多数舆论乐见两岸关系的和解,但这是现实性的“乐见”,而非根本性的“乐见”。现实性的“乐见”主要是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现状,避免台海战争,避免烦扰中美和世界大局,这与根本性“乐见”两岸在“一个中国”名义下完成统一,有着原则性和本质性的区别。 奥巴马尽管承认多边主义,但不希望出现多极世界。奥巴马政府反对把中国视为敌人,但也不以中国为盟友,其认识到中美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竞争,始终对中国怀有提防心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以温和见称,但从其在朝鲜核试验、伊朗政治动荡方面的回应可看出,为维护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在必要时奥巴马政府态度非常强硬。 我国政府应对中美关系发生摩擦时,奥巴马政府利用台湾牵制大陆的潜在动作保持警惕,并主动制造格局予以化解。首先,加强与奥巴马政府的沟通,加大对美国国会、有影响力智库的游说力度,争取其对我“和平统一中国”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推动两国间的互利合作,强化两国在安全、气候变化、地区热点等问题上的磋商与协调,谋求中美友好共处和互利双赢;第三,利用多种条约、多项合作,强化与欧盟、东盟等利益攸关国、地区的同盟关系,以多边主义来制衡奥巴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