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十年,魔幻现实主义的“浮光掠影”
吴勇 2010-03-05
魔幻现实主义旗帜下的白酒价格终究要返璞归真
稍有些文学通识的人都知道上个世纪中叶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其精妙的手笔将现实世界延展到虚幻的环境和氛围中,并赋予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世界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
如果说世纪初2001年的税制改革,起因是在国家宏观层面上对于一个高能耗产业发展方向的规划——限制以粮食为原材料的白酒产业规模,白酒产业被“宏观控制”,这是当时众多白酒企业的焦灼的原因之一。但大势所趋,白酒企业基本还是本着现实主义的理性思维在寻求变革。那2009年的白酒税制调整可否理解为国家在洞悉白酒产业在产、销两个环节存在的税收漏洞后,没有宽厚的放任“那只看不见得手”(市场供给价格)来左右市场或产品,而是“武断”的强行干预,明面看是消费税的问题,其实质是霹雳手段解决白酒产品价格背后的“潜规则”。正是这个“潜规则”,让白酒企业的产品穿上了魔幻的外衣——合理的规避税收就不赘述了,借口税率的调整推出虚高价位的产品也确实见多不怪了,现有产品涨价基本也是白酒企业空前一致的愿望,如此等等我们只能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杜撰神奇理由”的登峰造极的最新版本。既得利益的丧失,但研发、推广、动销、渠道、经销商等等方面的投入却丝毫不少,过于“魔幻”的运营手法,导致白酒产业链上下游运营思路上奢华成风,巍然壮观。结果是尾大不掉,酒还要卖,虚幻的故事和情节还要延续并在现实世界中得到认同。一如《百年孤独》的独特风格,白酒让消费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感官识别中,被“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的氛围所折服。但回到商品交换的核心本质:价值让渡。消费者在这个问题上永远都是现实主义者,同时也是机会主义者,商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注定时乖运蹇。
剥去香型这一魔幻外衣的白酒彰显个性方是正道
在我们赏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时,感触颇深的还有其故事情节的虚虚实实,真假难辨。读者经常是沉浸在现实的虚幻中,虚幻的现实中,甚至是现实世界的荒诞不经中。如此飘渺不定的景象,我们联想到了这个十年期间白酒的香型问题。
说白酒不谈香型无异于南辕北辙,这是当下白酒产业的主流认识。起因于1979年当时的轻工业部在辽宁大连举行的第三次评酒会上确定了清、浓、酱、米、其他香型五大类型,同时也诞生了以上述诸香型为主的十八大中国名酒。有数据显示,1979年,中国白酒产量在200万吨左右,当年评选出的十八大名酒、五大香型是有代表性的。但时过境迁,2008年中国白酒产量已经达到580万千升,2009年预计依旧保持15%的增幅,而且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已经突破一千家。无论产业规模、酿造工艺、研发技术等等都是1979年当时的中国白酒产业所无法比拟的,如果此时我们还在用香型对白酒来简单分类,这依旧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翻版,那就非常有悖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了。
但现实情况是说白酒不提香型就是数典忘祖——白酒香型正在成为传统;说白酒不提香型就是离经叛道——以各自香型把持中国白酒话语权的几家巨头正在开宗明义并放之四海而皆准;说白酒不提香型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僭越江湖规矩必然出局。于是,白酒产业的新世纪的新十年严格说是香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发展期,百姓能说的出的粮食作物都在以各自的香型展露江湖,反正没有国家标准武林规矩,谁下手快谁就成了一代香型宗师,香型成了执掌市场的“利器”,这无异于白酒产业坚实发展道路上的海市蜃楼。魔幻现实主义旗帜下的白酒香型就这样让消费者在品味白酒的同时徜徉着缥缈的香型,或者在缥缈的香型中甄别白酒的质地。更有甚者,好端端的一瓶美酒因为香型的故事没做足,硬生生被消费者认为荒诞……
去香型化,这不仅仅是一种假设。当国际惯例在对酒品的分类是在科学基础(化学分类)上依照原产地、原材料、历史渊源等为主要参照物时,白酒过于自诩香型,如同一个人在描述自身性格时过于注重血型,这是不科学的。同样,白酒的性格特征是综合因素的累加,绝非简单的香型所能完全阐述。去香型化的另一种积极意义的解读是让众多的白酒企业抛弃幻想,不必挖空心思处心积虑的仅仅围绕香型做文章,更多的是练就综合内力,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做产品研发或规划,香型,只是产品综合品质的一个方面。已故白酒泰斗周恒刚先生曾经指出的白酒香型在味不在香,这个主张应和了国际惯例。这就非常值得我们众多白酒企业反思,如何树立个性才是重中之重,切莫流连忘返于香型上。更不能把个香型弄的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让消费者云里雾里。
魔幻现实主义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虚幻的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在商业经济中,魔幻现实主义的离奇虚幻多少显得华而不实。新世纪的白酒十年,蓬勃前行是主流,但非理性魔幻思维的暗涌也在逆势作浪。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白酒势必抛弃魔幻的外衣,未来十年白酒产业方能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