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议甘肃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朱厚军 马亚妮  2012-05-22

论文关键词:金融 经济增长 协整关系 甘肃省

论文摘要:利用1991—2010年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农村金融并没有很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我国农村经济的核心,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大多数是针对中国整体发展情况,或者是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对比。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研究区域性农村金融问题,主要有王曙光和邓一婷的《农村金融领域“系统性负投资”与民间金融规范化模式》(2006),周彬和匡亚斌的《甘肃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2007),彭记德的《西部农村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2008),胡金焱和董鹏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山东例证》(2009),石晶、李青松和霍瑜的《甘肃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2010)。但是反映和探究甘肃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章却不多。本文把研究点放在甘肃农村,更具有微观层面的指导意义。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一)变量选取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我国目前官方尚无统计指标与资料。结合甘肃农村实际情况和国内相关研究的普遍做法,本文用第一产业增加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来估算农村经济总产出,用RGDP表示;居民收入水平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本文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用FR表示;农村投资和消费增长也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所以计量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关注农村投资与农村消费,本文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来反映农村投资,用TZ来表示;用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来表示农村消费,用XF表示。对于农村金融发展,可以用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来表示。农村贷款包括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用DK来表示。农村存款主要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的各项人民币存款组成,用CK来表示。

(二)数据处理

选取甘肃1991—2010年间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各项指标。为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以1990年为基期,利用价格指数对名义变量数据进行折算得到实际变量数据。通过取对数以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分别记为LRGDP、LFR、LTZ、LXF、LDK和LCK,因为对数化变换不但不会改变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反而能够使其显性化,从而方便构建模型,以求能更好地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弹性值。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借用Eviews5.0软件获得了相关计量的统计数值。原始数据来源于《甘肃年鉴》。

三、实证研究

(一)单位根检验

运用Eviews5.0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首先对RGDP、FR、TZ、XF、DK 、CK进行对数处理,其结果分别为LRGDP、LFR、LTZ、LXF、LDK和LCK。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变量的ADF统计检验值均大于显著水平1%、5%和10%下的临界值,说明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变量是平稳的。所以一阶的水平序列是平稳序列,各变量是一阶单整I(1)序列。依据上述分析,大致可以判定变量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单整的阶是相同的。不过要判断出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否具有协整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构建回归残差序列。

(二)协整分析

可以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根据检验结果可建立如下协整回归方程(圆括号内为标准差):

LCK=-46.99787LFR+7.662998

LRGDP+23.48910LTZ-16.35469LXF

(5.37652) (1.95424)

(3.84455) (2.23298)

LDK=-11.85438LFR+2.445441

LRGDP+6.445432LTZ-3.243347LXF

(1.38769) (0.44501)

(0.94562) (0.543432) 协整方程各检验项均通过,通过协整检验确定上述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发现1991—2010年间农村存款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村GDP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可以发现农村贷款也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村GDP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从协整方程来看,甘肃农村金融与农村居民增收和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没有能够很好地促进农民生活的改善。由协整方程可知,从长期来看甘肃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总值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甘肃农村存款没有相应地用到增加农民收入上来,而是流到非农化产业上,与此同时利用农村贷款进行的投资,虽然GDP算在了农村,但是农村居民却没有得到多少益处,投资收益流出农村。

四 结论与建议

首先从农村存款角度来看甘肃农村存款没有很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91—2010年间甘肃农村存款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有正相关关系,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有负相关关系,与其他经济发展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这说明甘肃农村存款没有很好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农村居民的有效资金来源仍是处于自我积累阶段。其次从农村贷款角度来看,甘肃农村贷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农村金融没有很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或是由于把农村贷款用在了非农产业上,或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缺乏应有的金融能力,其运营的结果必然效率低,使农村金融领域出现“系统性负投资”。表面上甘肃经济发展促进和诱导农村金融发展,这一结论似乎与前面的协整关系相矛盾。其实不然,正是甘肃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促进制约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这符合熊德平(2009)的结论,这一观点充分揭示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失调。

如何使甘肃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无疑成为目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破解这一难题有利于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以上实证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要加快通过专门立法明确县域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二是发挥财政在金融支农中的作用。建立国家对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对开展政策性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贴息,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三是借鉴国际上扶持合作金融组织的成功经验,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实行适当的减税政策。四是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检测和预警。五是扩大农村金融网点,实现农村全面覆盖。

第二,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引导更多的民间金融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通过有效竞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一是进一步搞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部分是农村合作银行。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规范村镇银行资金投放机制和制度,落实其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二是引导农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从多数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看,民间借贷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要加强监控,规范民间借贷,积极引导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既发挥民间借贷对农村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又要加强风险防范。

第三,培育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一是探索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基础的信用登记制度,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 二是逐步建立一些信用贷款。 如农村合作银行推广的小额农贷,就是一种典型的信用贷款,无需担保,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

①王永龙.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制度缺失及应对[J].《改革》,2008,(2)89—94

②熊德平.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303—305

③王曙光,邓一婷.农村金融领域“系统性负投资”与民间金融规范化模式[J].《改革》,2006

④林毅夫,费德尔,刘遵义.中国农村信贷和农场绩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⑤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