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实施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障碍及其对策

唐君  2010-05-25

2.4 待遇不平等,教育培训和就业制度的约束: 现有教育培训制度仍有部分计划经济时期的色彩,个人接受教育培训仍然与户籍制度或者单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5]。比如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务工,其子女上学就存在问题,城镇学校不接受外来务工子女上学,或者即使学校接受,也需要付出高额学费。就业制度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的歧视,这些包括劳动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的不同待遇,如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总之,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招用许可、管理、服务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区别政策,一些条款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歧视性质。因此,与现有的教育培训和就业制度相适应的只有劳动力就近务工,这样才可以给予子女以教育,同时还能成为一个“多面手”,务工与务农兼顾,这便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相违背。 3 新形势下实施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对策 如何消除上述约束机制对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笔者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实施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涉及到“三农”的敏感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必须加快制度的创新,通过完善多层次、多梯级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转移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等手段突破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障碍。 3.1 完善多层次、多梯级的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通过政府搭建平台, 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就业教育培训, 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这是促进农村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关部门和培训机构必须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对培训对象的情况做细致分析, 注重培训内容适合实际需要, 有利于实现就业与再就业, 使培训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合拍。同时创新培训方式, 注重创业培训。要进一步全面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委托培训, 实行按需定培, 并强化远程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转移就业率。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的完整体系, 并建立落实优惠政策和进行跟踪服务的创业培训机制。 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培训管理机制, 使培训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结合, 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和促进富余人员的城市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与其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做法,从长远来看是为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形成的合理的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结构。 3.2 以统一互动机制为前提,完善就业运行体系。为了确保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工作顺利推进,可建立健全就业互动机制。一是建立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的运行机制。各地方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总体目标制定各自比较充分就业区(市)县规划,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二是建立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的调控机制。坚持以产业发展、项目引进扩大就业,鼓励和引导项目吸纳被征地农民。三是建立各地区之间就业的互动机制。中心城区与郊区(市)县“结对子”,帮助郊区(市)县失地农民在本市范围内转移就业,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重大产业项目用工由劳动保障部门统筹协调。四是建立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机制。整合部门职能,组成由政府牵头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主体,避免职能交叉或政出多门,造成市场秩序混乱。 3.3 以统一扶持政策为基础,完善就业援助体系。 为了更好地帮助就业困难人群实现比较稳定就业,应坚持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一是把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覆盖城乡所有失业人员。二是对纳入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的人员给予多项补贴和优惠政策。如对职业介绍就业的每人给予一定的职业介绍服务补贴;青年职业见习期间享受当地最低工资的一定比例生活补贴等。三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就业援助,可成立“就业援助”服务中心,按照“有话必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援必成”的要求,向社会公开承诺:只要就业困难人员不挑不拣,保证在一定工作日内帮助其实现就业。 3.4 构建城乡一体劳动力市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6],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实现公平竞争就业。逐步建立和健全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构筑城乡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如果能够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公共就业信息和规范的就业指导服务,则可以大大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成本和风险;同时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和培训补贴等,促使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这将会增强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民转移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破解。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