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模式分析

陈晓莉  2021-02-01

〔摘要〕疫情背景下,结合师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分层分类开展线上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积极推动课程建设和“云教学+思政”教学,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抗疫素材发挥思政课程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的功能,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文章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效果、存在问题和路径优化。

〔关键词〕疫情背景;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路径优化

2020 年1 月,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受疫情影响全国大范围延期开学,教育部门积极做出部署提出“停课不停教”方案,组织全国大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和课堂指导、免费开放学习资源共享等平台,为疫情中的教育教学提供多样实践路径,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教学场地受限和教学资源稀缺等问题。在特殊时期下,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利用好网络平台资源,有效开展线上教学,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共同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是当下高校思政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模式设计:以《概论》课为例

(一)《概论》课程教学定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目的旨在帮助高校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本原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用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去观察、分析和认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了解我党的思想理论体系,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为把学生培养成面向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时代新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疫情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秉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将《概论》课程结合疫情中的时事政治,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在抗疫中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责任与担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把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做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概论》课程教学环节

在当前特殊情况下,在线教学是各大高校实行“停课不停教”的最好措施,同时也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基本保障。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应用,围绕“如何开展线上教学”这一主题,基于学习通在线授课平台,进行教学前后环节设计。1 、课前备教―――侧重学生主体设计。第一,课前培训,明确上课流程。线上教学开课前,统一对授课教师进行线上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模拟建立班级指导教师熟悉平台各项功能,如创建课程、建班级群、网上签到、章节测试、在线讨论、发帖互动等。通过技术培训,帮助教师在授课时能熟练操作各项流程,确保《概论》课程线上授课顺利进行。第二,创建课程,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方案设计是教学的核心,是线上教学有序开展的关键。一般而言,线上授课的主要流程:教学导入―――重点内容讲授(直播或录播)―――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发布讨论主题―――小组讨论交流―――章节练习―――教师总结。第三,搜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概论》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近现代以来历史知识、人物故事以及党史、共和国史等,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是首要基础。结合当下特殊背景下的现实,利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推送的新闻热点,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智云、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共享的教学资源、视频资料,提前做好资料汇总、筛选、剪辑和组合,恰到好处地融合到《概论》课教学中非常必要。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课程中设置“以古知今”“一句感悟”等互动环节,引发学生所思所想,收到良好教学效果。2 、线上教学―――突出学生学习需求。在线教学促使教师身份由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型向以协助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型角色转换,因此要在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基础上,把握好线上教学、答疑和线下督学、交流。第一,提前凝练专题知识重点。由于教学空间、条件的变化,学生线上学习时间有限,提前凝练好每个专题知识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尤为重要。根据不同教师授课风格,有的教师选择直播授课、有的教师选择20 分钟重点讲解录播。同时把相关资料放到云盘中,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随时查看学习。第二,主题讨论贯穿学习过程。教师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开展讨论,并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以免造成部分学生因缺乏自律性而“潜水”或“掉线”,从而确保教学效果。例如教师结合梁启超青年说,联系90 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感人故事,在线发起问题“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是什么”,学生的答案顿时刷屏:“青春就是用来绽放的,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站出来,敢于奉献的90 后最美。”“以前有人说90 后没担当没责任心,但现在他们变成了祖国的骄傲,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逃避。我坚信未来有一天,祖国需要我的那一刻,我不会退缩。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在线讨论互动,从理论到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心灵上产生共鸣。第三,设置分组任务提升参与度。通过手机学生端设置在线分组任务,构建人机交互式课堂活动,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促进学生小组团队合作能力。分组设置实现在群聊空间里,让学生“动手”协同参与回答,丰富了交流互动的形式,有效提升课堂效果。3 、线下促学―――注重学生个性特点。结合00 后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认为有效巩固线上教学的内容,线下课程作业非常必要,但是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第一,答题式作业。每个专题讲授结束后直接发布,在平台设置“测验/作业”板块中,教师可以灵活设计作业题,老师还可以通过“抽奖”选人的功能来挑选同学回答指定问题,并给答对的同学积分奖励。第二,作品式作业。教师可根据主题内容设置微视频、每日打卡、绘画作品、撰写心得体会、PPT展示、参与实践等形式作业,学生在手机端上传后由教师批阅点评,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当作业不合格时,通过平台发回给学生重做。比如,有个别同学在做到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参与街道、社区志愿抗疫服务活动,学生就可以上传照片,以实践活动照片作为作业形式上交。第三,积分式评比。利用平台数据统计功能,自动生成积分成绩。学生随时查看自己的各项得分、排名情况,并根据各权重累计获得的积分,有针对性的修正自己的学习。比如A同学的成绩统计在教师端显示如下。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疫情特殊时期,线上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建设思路。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了一些弊端,有待改善。

(一)线上平台容量的超载

线上教学的集中“上马”,对直播平台的基础技术和教师的操作水平是重大挑战。由于全国师生在线数量巨大,学习通平台受超大流量冲击而被限制流量导致部分功能失效,影响了直播的进度和效果。一方面,大流量容易导致直播卡顿中断。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决于直播平台和计算机硬件的水平。在线教学以电子产品为载体,更依赖网络宽带的网速。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受流量影响,PPT展示不连续的现象时有发生,视频播放卡顿中断难以避免。另一方面,电脑端效果优于手机端。虽然线上教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但是学习效果却因用户端的设备而异。根据学生反馈,受条件限制,部分学生没有电脑,只能用手机在线学习,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掣肘

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尚未达到成熟推广期。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对平台使用不熟练导致各种问题产生。一方面,线上教学对教师的信息化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对学习通平台的各项基本功能熟练操作,还需具备对课程相关大数据的挖掘、处理和收集等技能,同时在直播过程中,需要应对随时出现的突发情况。比如,如何恰到好处的运用好点赞、弹幕等辅助性功能。另一方面,线上教学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如何开展有别于现实课堂的线上互动?如何及时调整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师生教学关系?如何掌握屏幕另一端的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这都是线上教学过程中值得思考和提升的现实问题。

(三)教师督学职能的弱化

线上教学缺乏实体教学环境,教师难以对学生展开有效课堂管理和学习监督。一方面,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真实学习动态。师生处在不同空间,依托学习通平台构建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真实行为状态无法了解。相比在线下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上课状态一目了然,也可直接提醒。而线上教学时,在手机端或者电脑端的学生,教师只能看到摄像头范围之内的情况,而摄像头之外的景象,教师无法知晓。例如有的学生在听课同时也做其他事情,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敷衍学习时有发生。再如学生的参与度难以保证,个别学生自律性较差,学习进度持续滞后,教师很难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有效督促。另一方面,线上课堂容易出现娱乐化现象。由于学习平台加载很多辅助功能,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连续玩转点赞、弹幕功能,发送不雅表情包等娱乐化行为,虽然教师能够及时管控,但是由于师生不能面对面直接交流,教师授课班级较多,很难把握每位学生的真实想法,容易信息不对称。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模式的路径优化

线上教学目前虽然还存在一些技术壁垒和值得改进的问题,但是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以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线上教学模式的改善与优化,依赖于客观环境的技术革新、教师主体的信息化提升、思政理论课新内涵的拓展。

(一)依托新技术,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云教学”环境

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引发了各行业的转型,如消费、金融等,而教育行业也没能躲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冲击,线下线上已经渐渐没有清晰的界限。如果说线上教育是方式和模式,那么线下教育的优质资源就是支持线上教育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政课站位要高、视野要广。要放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处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关键时期的大视野中来审视,要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千秋伟业的伟大进程中来思考。”依托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平台,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云教学”环境,一方面高校教学部门应建立思想政治教学“云资源库”。以《概论》课为例,可以建设视频库(红色电影、典型案例、历史短片等),提升教学信息共享,促进网络资源有效使用;也可以建立红色思政基地VR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实践教学,提升红色信仰教育;还可以建立线上考核平台,建立试题库,系统自由组卷,完成网络教学考核,改变传统线下闭卷考试。另一方面,思政理论课教研组加速智慧教研室建设,加快“云教学”研究步伐。以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为抓手,推进思政课程数字资源的建设、引进与应用,积极鼓励思政教师采取集体备课方式,录制教学短片、微视频等数字资源。可以依托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课题研究,深化对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改革的研究,提高理论化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二)深化新理念,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信息化素养

一是培养信息化思政教师队伍。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曾经指出,新时代的“金课”,要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其中所谓“创新性”,就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与时俱进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必然也要积极学习最前沿的信息技术,要主动思考如何将新技术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创新出多种教学模式。笔者认为,高校人事部门应将思政理论课教师学习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化教学纳入年度师资培训的必修模块,全面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二是探索多元的线上线下教学方法。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提出了建设五大“金课”目标,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线上教学不能简单复制线下课堂的教学模式,如何有效的各取利处,优势互补,既充分运用线上平台的多种功能,又达到线下教学的亲和性、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是当下特殊时期思政老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三)拓展新内涵,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功能

不论是线上直播还是线下面授,这终究是教学的形式、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因此,在疫情背景下,要提升思政理论课的厚度、高度,必然要立足人类所面临的这场困境,结合中国人民团结抗疫的生动素材,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拓展思政理论课的本质内涵。一方面,用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的案例,通过启发达到教育的目的。以《概论》课程为例,可以结合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中国速度;可以结合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逆行武汉、临危不惧的故事,让学生理解谁是国之脊梁,谁是民族偶像;可以通过无数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忘我奋战的点点滴滴,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多难兴邦,什么是责任担当;还可以通过中国在困难时期,伸手援助他国,展现大国风范,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要用丰厚的知识成果滋养先进的价值观念,把教科书与新时代中国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比如讲一讲在抗疫面前展现出来团结的、强大的、有爱的中国,引导学生感知民族的力量,感受“中国”两字带来的温暖与美好,厚植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比如讲一讲在病毒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引导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树立珍视和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八个相统一。”[1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分析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关注新时代学生的情感需求,利用新媒体技术,积极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习总书记还强调:“思政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具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种素养。”[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上好课,也要为党和国家育好人,发挥理论专业优势,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 -3 -20 .

[2 ]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 -3 -28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