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
葛全胜1 何凡能1 2006-04-25
[提 要]以探讨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为目的,根据近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内容涉及:①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②历史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③历史时期地表过程研究;④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⑤区域综合与重大历史事件研究;⑥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与适应模式研究;⑦基础资料的积累与新技术应用等7个方面。除上述进展外,中国历史地理学还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
[关键词]20世纪 中国 历史地理学 进展
进入21世纪,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历史地理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为了更好地把握时代赋予的契机,展望中国历史地理学在新世纪中为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可能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①,我们不揣浅陋,以与上述问题关系密切的内容为重点,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过去一个世纪、特别是近50年来的若干进展进行简要回顾。或挂一漏万,或有失偏颇,祈望方家指正。 一 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 历代疆域政区研究是沿革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地理学的传统领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倾注了大量心 血,收获颇丰。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此研究领域中的鸿篇巨著②,以地图的形式集中地反映了沿革地理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水乎。一些地区性历史地图集的相继出版,如侯仁之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③、史念海主编的《西安历史地图集》④、司徒尚纪主编 ———————————————— ①因篇幅所限,本文不作细述,内容参见《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 ②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7年。 ③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④史念海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的《广东历史地图集》①、周振鹤主编的《上海历史地图集》②、山西历史地图集编委会主编的《山西历史地图集》③等,也是地区性沿革地理研究日臻深入和完善的综合体现。用文字或表格形式描述朝代或地区性政区隶属关系及其变化过程的著作和论文也有不少,其中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有牛平汉《明代政区沿革综表》④和《清代政区沿革综表》⑤以及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革》⑥等,这些论著基本上理清了相关时期疆域内县及以上政区的析置、易名和改隶的时间,以及政区的统属关系。王仲荦《北周地理志》⑦、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⑧、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⑨、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⑩、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政区沿革志》⑾等专著均属断代政区建置和地区性政区沿革通论的研究成果,它们除了讨论政区沿革这一基本现象外,还涉及到有关政区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因素。而集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主要力量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也将于不久后面世;该图集由30余个图组组成,集主要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于一体,是继《中国历史地图集》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疆域政区变迁与历史地图编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历史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 历史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 历史气候一直是历史自然地理中研究最为活跃和深入的领域。1920年蒙文通发表的《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⑿是我国近代气候变迁研究的最早文献。1925年,竺可桢发表了《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和《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⒀两文,利用历史文献记载推测了我国南宋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状况及其与现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了太阳黑子对气候变迁的可能影响,为我国的近代气候变迁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以后至70年代初,中国的气候变迁研究在他及其他老一辈科学家如徐近之、文焕然等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他们不断地收集中国和世界气候变化的各种资料,包括考古、动植物分布、冰川进退、雪线升降、河流湖泊冻结、气象观测记录等等,并对我国古代文献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整理和分析,对我国的历史时期气候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特别是竺可桢集他多年研究之大成,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发表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⒁等文章,初步建立了我国近5000年来的温度变化序列,成功地描绘出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轮廓,尽管后来的研究对该序列重建过程中的原始证据使用问题提出了不少怀疑⒂,但此后的许多研究成果证明:该序列所勾画的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的基本框架从总体上看是基本正确的,特别是对主要冷期的识别是较为准确的⒃。 ———————————————— ①司徒尚纪主编《广东历史地图集》,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 ②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③山西历史地图集编委会主编《山西历史地图集》,太原:山西省地图出版社,2000年。 ④牛平汉:《明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 ⑤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⑥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⑦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⑧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⑨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⑩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⑾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政区沿革志》,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⑿蒙文通:《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史学杂志》,1920年第3期。 ⒀竺可桢文集编辑小组:《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2—57、58—68页。 ⒁竺可桢文集编辑小组:《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2—425、475—498页. ⒂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年。 ⒃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一一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1卷第4期,第311—31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诞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过去数百年、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气候重建及变化规律研究,也朝着高分辨率、定量化、综合集成研究的方向发展。中国学者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手段也从原来单一的文献分析迅速发展为文献资料与自然证据(如孢粉、树轮、湖泊沉积、冰芯等)并举分析与集成。如施雅风等对中国全新世大温暖期的深入探讨①,张兰生等对中国北方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探讨②,满志敏、张修桂等对中国4500年以来气候冷暖变化、唐代气候及中世纪时期前后的气候特征分析③,张德二关于中世纪暖期的研究④,王绍武等利用综合对比和按面积加权方法建立的中国及东、西部过去1200年每50年温度变化序列⑤,以及一些利用中国历史文献所重建的区域干湿与降水变化⑥,等等,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由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五百年早涝分布图集》⑦更是世界上时间跨度最长的历史气候图集,其中全国120个站近510年(1470—1979年)的早涝等级序列也被作为反映我国过去500年旱涝气候变化的基本代用资料而被广泛引用。特别是张丕远等对历史气候变化研究方法⑧的探讨,重建的中国东部地区45个站点过去2100多年的旱涝等级序列和对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深入分析⑨,以及近年葛全胜等对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的定量重建与气候变化规律的集成分析⑩等,大致代表了我国这一时期历史气候研究的基本趋势,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也基本反映了我国这一时期历史气候领域的研究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其主要灾害有干旱、洪涝、地震和降尘等,又以旱涝的发生频率最高。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各省(市、区)的气候灾害部门,不但系统整编了各省(市、区)的旱涝等自然灾害历史记载,而且还对我国历史时期的旱涝灾害个例、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早涝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而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合编的《中国历史地震图集》⑾也是我国历史自然灾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此外,张德二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所建立的公元300年以来中国降尘频率曲线及其对降尘变化规律的研究⑿也是本领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 ①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②张兰生:《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 ③满志敏、张修桂:《中国东部近4500年以来气候冷暖分期》,《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满志敏:《中世纪暖期我国华东沿海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19卷第1期。 ④张德二:《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13卷第1期,第7—15页。 ⑤王绍武、龚道溢:《全新世几个特征时期的中国气温》,《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第10卷第4期,第325—332页。 ⑥郑斯中、张福春、龚高法:《我国东南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气候变化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年,第67—75页;郑景云、张丕远、周玉孚:《利用旱涝县次建立历史时期早涝指数序列的试验》,《地理研究》,1993年第12卷第3期,第1—9页;张德二、刘传志:《中国东部6区域近1000年干湿序列的重建和气候跃变分析》,《第四纪研究》,1997年第17卷第1期,第1—11页。 ⑦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早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年。 ⑧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吴祥定:《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年。 ⑨张丕远:《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⑩葛全胜、郑景云、方修琦等:《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的温度变化幅度研究》,《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22卷第2期,第166—173页. ⑾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⑿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1984年第3期,第278—288页。
七 基础资料的积累与新技术应用
中国历史地理学历经数十年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包括历史文字资料、自然记录资料、文物考古资料以及数据库等。历史文献资料如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气候变化研究组及其合作伙伴从古代文献(经、史、子、集)、明清方志、清民档案、报纸及其相关文献中收集整理的中国历史时期环境变化资料,中国气象科学院从各朝史书及方志中收集整理的中国3000年气候记录总集以及各省市区气候及其相关研究部门整理与编辑的自然灾害史料,卜凯主编的《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⒀,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亩地、田赋统计》⒁,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⒂、《黄河中游地区历史上的大水和大早》⒃,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资料年表》⒄,沈怡《黄河年
————————————
①邹逸麟:《关于加强对人地关系历史研究的思考》,《光明日报》,1998年11月6日。
②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③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
④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⑤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
⑥纽仲勋等:《清代狩猎区木兰围场的兴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破坏》,《自然资源》,1983年第1期。
⑦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⑧张丕远:《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讨论》,《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议论文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58—263页。
⑨满志敏、葛全胜、张丕远:《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2期。
⑩韩茂莉:《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3期,第324—331页。
⑾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第14卷第3期。
⑿葛全胜、王维强:《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地理研究》,1995年第14卷第4期,第32—40页。
⒀卜凯:《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⒂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
⒃徐近之:《黄河中游地区历史上的大水和大早》,《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1期。
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表》①,武同举《淮系年表全编》②,以及各朝代人口统计资料与各种地图资料等。自然记录资料如地层剖面、地层年表、树轮数据资料、冰芯分析资料、孢粉分析资料以及各类综合考察所形成的资料汇编等。文物考古资料以1956和1981年进行的全国性大规模文物普查的资料最为详尽,并在此基础上编纂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②这套大型的工具书。上述所积累的资料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据库、GIS等新技术的普遍推广,为历史资料整理与保存提供新途径,一批以历史资料为主体的数据库如历史时期环境变化数据库④、中国历史地震数据库⑤、历史地图数据库⑥等先后建立了起来。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不但减少了人工处理与保护资料的工作量,实现了资料的永久性保存,而且也为多种资料的对比分析和相互校核提供了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⑦。复旦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制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业已启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我国历史地理信息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历史地理学在定量化、信息化研究方面,与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研究成果依然还停滞在定性描述之中,从而造成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研究结果因缺乏量化指标,很难与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衔接,不能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凸现其重要的科学价值,进而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应用与推广,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⑨。
除上述几个方面的进展外,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在其它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⑩,并在与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其中在研究方法方面,历史地理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献考据法的基础上,成功引入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地理学的野外考察法,并积极借鉴和应用在现代地理学中广泛运用的分析手段(如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14C年代测定、航片卫片判读及遥感等)和信息技术手段(如GIS等),从而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推动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通过几代学者的严谨开拓,形成了以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为主要构架的两大研究领域,涵盖了历史气候、历史地貌、历史植被、历史动物、历史河湖水系、历史海岸、历史沙漠与黄土以及疆域政区、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医学地理等,构建了当前这样“枝繁叶茂”的学科体系。在队伍建设方面,每一代历史地理学家都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队伍也不断扩大,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在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的带领下走上学术舞台,成为各分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基本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主体、结构相对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的研究队伍。这些进展不但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参与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①沈怡:《黄河年表》,军事委员会资料委员会,1935年。
②武同举:《淮系年表全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③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
④郑景云、郝志新、狄小春:《历史环境变化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地理研究》,2002年第21卷第2期,第146—154页。
⑤周成虎、裴韬、李全林等:《近500年来中国及邻区强震空间格局及迁移模式初步分析》,《地球科学一一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06—314页。
⑥满志敏:《关于CHGIS第二阶段数据模型的定义问题》,《历史地理(第十九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⑦王均、陈向东:《历史地理学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第2期,第131—136页;王均、陈向东:《历史地理数据的GIS应用处理—以清时期的陕西为例》,《地球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第58—61页。
⑧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与前景》,《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
⑨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74—384页。
⑩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辽阔的疆域和极其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它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拥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历史地理学者,并孜孜不倦地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明天奋斗着。结合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新动向,我们认为①: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应以探寻当今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模式的历史证据为目标,以文献分析、野外调查、考古发掘等传统方法与现代实验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为手段,以编制5000年来华夏故土嬗变与文明演进的历史图谱为主要平台。将学科发展融合到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不难预见,只要学界同仁瞄准方向,共同努力,中国历史地理学必定能在不久的将来,为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做出具有重大显示度的贡献。
(后记:张丕远、纽仲勋先生审阅了本文的初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2003年10月在杭州举行的“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暨两浙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研讨会”上,多数与会代表为本文的修改贡献了自己的思想和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
①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74—384页。
Progress i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the 20th Century
Abstraet: To discuss the futur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t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global chan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reviews som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20th century brief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in relative fields in recent 50 years. These fields include: the research on historical administrative territories and bounda- ries and the compilation of historical maps; historical climate and natural disasters; historical land— surface proces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his- torical events; historical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 and adaptation patterns; the accumulation of fundamental data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Beside the achievements above, an unique method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system has been constructed. Mean- while, generations of successors and leading researchers for the subject have been brought up.
Key words: 20th Century; China; historical geography;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