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试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探讨与研究

周玲  2010-12-12

论文关键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意义和作用构成要素保障措施

论文摘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文化创新工程,论述了其意义和作用,介绍了构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要素,提出了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保障措施。

2006年6月22日至24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共享工程”)经验交流会议在贵阳市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财政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广电总局的负责同志也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共享工程建设在会上讲话,上海、浙江、山东、湖北、广东的省市政府负责同志以及青岛、遵义、宁夏贺兰县的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这次会议,无疑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推向了有益的新阶段,也无疑为各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下面,笔者参考各省代表在交流会上的经验,拟就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有关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1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的重要职责。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层文化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各级文化单位,尤其是基层文化单位,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还有很大欠缺,许多地方的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运转困难,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面向农村、面向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是新时期政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基层文化工作手段陈旧落后、把先进文化送到千家万户的现实、有效的途径。它的实施,对转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激发公共文化单位活力、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用先进文化占领互联网阵地,增强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1,2是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共享工程”的实施对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以及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1.3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由于各地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广大欠发达地区的群众面临着“信息贫困”的问题,无法获取和利用丰富的优秀数字文化资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开辟了一条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以先进的传播方式传输到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群众手中。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力度,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1.4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的有力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共享工程”的实施,将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人民群众身边,填补基层文化需求的空白,将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成要素的建设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指出,“十一五”期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农村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因此,数字资源建设、网络构建、基层服务点建设将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2.1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建设是“共享工程”的核心内容,单凭图书馆一个单位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由政府、财政、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分头负责,形成政府重视、财政配合、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图书馆具体负责的格局。它的建设应分为引进、征集、自建和加工整合等部分。引进,应由文化主管部门呼吁、政府牵头、财政拨款,购进大型数据库,由图书馆管理和运用。这一部分要科学规划,不要搞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征集,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图书馆具体负责征集文化系统现有资源及其他优秀资源,形成本地区的特色;加工整合、自建由图书馆负责。例如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文物、戏剧、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灿若星辰。我们应在利用国家及各省市区已开发的文化信息资源成果的同时,发挥本省资源优势,努力将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出来,展示出来,做好、做精,供广大人民群众享用。

2.1.1引进文化信息资源。成立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心,设在国家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各地区不要搞重复建设,要实现全国范围内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1.2征集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例如河南省,它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的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省就有17项,全国八大古都它有其四。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以夏商周文化、汉魏文化、唐宋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历史文化,以老子、庄子、张衡、许慎、张仲景、吴道子、杜甫、韩愈、岳飞、朱载培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博大精深。以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和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篙山、南太行、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为代表的山水景观,以沛绣、钧瓷、汝瓷、官瓷、唐三彩、南阳玉雕、朱仙镇木版年画、汤阴剪纸、浚县泥塑、淮阳泥泥狗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宝丰民间演艺、淮阳和周口杂技、豫西社火、豫南民间歌舞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另外河南为全国戏曲大省,其代表剧种—豫剧享誉海内外,曲剧、越调等地方剧种,也魅力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河南建立独具特色的数据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加大对这些文化艺术资源的征集、整合力度,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制作成数字化资源,充实、丰富资源总量。

2.1.3发挥图书馆对内容资源的组织优势,加工整合、自建数字资源。应注重加工整合、自建资源的多样性和整体性,加工整合、自建的内容除应包括资源联合目录、图书报刊、图像、多媒体及网上资源外,还应重点包括作为底层资源的基础信息资源,如来自本地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等的基本条目库资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其他资源,以便在以后的资源建设中达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另外还应建设一批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资源,围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先进文化。其中应当包括农业技术、科普知识、医药保健、生活百科等内容的数字资源库群。

2.1.4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其他优秀文化艺术资源的使用许可。文化共享工程整合的文化信息资源,不但是文化系统保存和创造的文化艺术产品,而且还应包括其他部门保存和生产的文化信息资源。比如这项工程就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他们专门对此做过研究部署,并对全系统拥有的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为共享工程提供广播影视资源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并且将在近期积极协调解决提供有关影视作品并鼓励各地电视台提供特色资源。

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加工和整合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出的标准和规范,统一规划,按步实施,并使各级分中心和各基层网络中心的建设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进行。

2.2网络构建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工程,实质上是对全社会文化资源的集中整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推动,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系统加以保障。所以,“共享工程”应和财政、组织、教育、广电、电信等多部门联合,确立多方协作、多形式传播、全方位覆盖的工作思路,另外,我们应借鉴已有的先进模式,如青岛市的“五连线”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情况的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途径。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青岛市紧紧抓住了这一特点,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优势,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在全市形成了“五连线”的格局,即共享工程与公益文化单位(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场所(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对接;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对接;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共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共享工程与全市政务网对接。我们应借鉴青岛市“五连线”模式,不搞重复建设,不搞一刀切,积极探索应用成熟、适用的网络技术,形成由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多网合一、一网多用”的格局。

2.2.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图书馆对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依托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利用它们现有的网络优势和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及专业技术人员优势,为实施“共享工程”打好基础。另外,“共享工程”的建设也要与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紧密相关,互为促进。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在“共享工程”中积极加强本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要抓住这个有力时机,把“共享工程”的实施纳人到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去,在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统筹考虑,实现双方的共底,促进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

2.2.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对接。这几年,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迅速,为文化共享工程改进传输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的对接在构建和谐社会、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方便群众日常生活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密切关注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积极与数字电视试点地区相结合,在数字电视试点地区开设文化共享工程专用频道,利用数字电视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人千家万户。到时,通过电视遥控器就可以直接观看共享工程的内容,共享工程还将在数字电视系统中设置专栏,为千家万户提供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的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

2.2.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对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共享工程”都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群众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其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两项公益性工程。二者在服务对象、目标、途径以及设施设备和资源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为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快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共享工程”的实施进度,文化主管部门应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协调,两家统一下发文件,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共享工程”进行一体化整合,实行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共享工程”负责文化娱乐课件的制作以丰富远程教育内容,在提高远程教育对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为广大农村基层群众提供实用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文化信息服务;而远程教育则利用现有的硬件基础,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平台。 2.2.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目前,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进人第四年,各方面的运作已相对成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如果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运用它成熟的技术和现有的网络,同时为它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将会为农村学校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欣赏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方便。

2.2.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对接。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可以把共享工程资源与文化广场户外大型电子屏幕连接,使社区居民可以在休闲健身的同时,通过大屏幕接受共享工程的资源,扩大共享工程的接受范围,这样既丰富了广场文化的内容,同时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3服务点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另一项重点任务是加强服务点的建设。服务点由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几部分组成,其中基层服务点尤其是农村基层服务点的建设是当前及今后发展的重点。基层服务点主要包括街道、乡镇一级基层中心和社区、村一级基层服务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同志指出:“‘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要以农村为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到2010年,实现县县建有分中心、乡乡建有基层中心、50%行政村建有基层服务点。”根据这个指示精神,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快建设基层服务点,尽快建立覆盖当地的基层服务网络。

2.3.1服务点的结构。服务点的结构可以分为辐射式结构,即国家中心分管省级中心,一个省级中心分管若干个基层中心,基层中心再分管许多基层服务站。

2.3.2服务点的职责。国家中心: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汇总资源和提供资源服务两方面的工作。各地加工后的数字资源提交给国家中心,由国家中心把所有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并装人中心服务器,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省级中心:省级中心设在省图书馆,负责全省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服务和全省网络运行的维护,指导基层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的建设,培训基层工作人员。省级中心向国家中心提交资源请求,接受国家中心发送的所需资源,通过互联网和卫星传输提供对用户的网络服务以及下属各基层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的数据更新服务;同时按照统一加工标准制作的特色资源的目录和内容按要求提交给各级中心,真正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基层分中心:基层分中心设在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县文化馆和乡文化站。基层分中心负责本区域范围内文化信息资源及基层服务站的监督与服务。基层分中心的数字资源放在本地服务器上,用户直接访问本地服务器。基层分中心应该具备双向网络通讯能力。通过卫星传输网,基层分中心根据省级中心发布的数字联合目录,提交选择同步的数字资源请求,通过卫星接收设备接收数据,下载后的数据通过导人系统同步到本地中心。基层服务站:基层服务站设在乡文化站或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基层服务站没有大量的数字资源,但应具有单向卫星和上网能力,通过卫星下载和上网进行数据交换,或者通过数据光盘,把数字资源导人本地服务器中。

2.3.3服务点的建设。由文化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文化部门负责制定网点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并提供技术和人员保障。要特别重视和发挥各级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文化中心)的作用,依托这些馆(站)的现有基础,发挥现有馆(站)人员、技术、场地等优势,大力推进基层网点建设。积极依托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组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基层站点,开展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共享基层文化设施资源。此外,还要积极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基层网点建设。

2.3.4服务点的服务方式。在具备网络条件的地方,要通过互联网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充实的优秀文化资源;在开通城域网、局域网的地区,采用镜像方式传输资源。在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地区,要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具备卫星接收条件的基层点要通过卫星传送方式传输资源;在边远地区,要采用光盘复制的方式传输资源。要使基层服务网点成为具有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多种功能的文化中心。只需一台手提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张投影屏幕,图书馆的资料就可以随时移动。共享工程就是要通过先进的设备,把“移动图书馆”带到农村,带进农民群众的生活。

3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3.1加强领导

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有关事项;把共享工程纳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到信息化建设的总盘子中去,使工程建设有充分的资金、人力保障和政策支持;制定文化共享工程发展规划,把工程建设作为文化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责任目标管理中。

3.2加强协作,密切配合

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联席会。联席会成员由文化、教育、财政、发改委、农业、广电、科技等部门人员组成。联席会主要协调解决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工作重点并协调落实;指导、督促、检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工作。

3.3加大财政投人力度,保证共享工程顺利实施

共享工程的实施,开辟了一条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获得了传统文化传播手段难以达到的社会效益,深受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中央关于把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标志性工程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还无法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我们要在工程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加大财政投人力度,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4加决人员培训,尽快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队伍

要加快对业务骨干的培训和先进人才的引进工作,要在各服务点尽快建立一支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等技术和能从事资源采集、整理、加工和开发的人才队伍,并形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管理队伍,提高共享工程的管理水平。

3.5加人精神文明创建中

即把文化共享工程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纳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中,与各项创建活动一起部署,共同推进。

4结束语

2006年6月22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验交流会的召开,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既要珍惜机遇,又要善于把握机遇,借文化部在2006年7月到2007年6月之间在山东、浙江两省开展的试点工作之机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路子,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推向新阶段,并为推动各地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