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科技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几点做法
李成砚 刘波 陈永斌 2012-09-03
摘要: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切实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农业科技报》结合自身服务农村基层读者的实际和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涉农报纸“服务三农”的优势,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先后通过采取送科技文化下乡、送电影文化进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等多种形式和做法,探索出了一条涉农报纸立足基层服务群众与促进采编人员文风、作风转变相结合的实践之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走转改;服务“三农”;载体;农业科技报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动员部署,号召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新闻单位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给新闻媒体带来清新之风,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作为根植农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业科技报》,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走基层路线和群众路线。尤其是自活动开展以来,《农业科技报》结合自身服务农村基层读者的实际和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涉农报纸“服务三农”的优势,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不断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组织编辑记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推进“走转改”活动深入开展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切实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农业科技报》高度重视,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推进活动开展。
(一)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
省委宣传部和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关于开展“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通知下发后,农业科技报社立即召开社委会会议传达活动精神,并及时制定了《农业科技报“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8月24日,报社又召开全社人员参加的“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动员会,对报社“走转改”活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要求报社全体编辑记者人员积极投入到“走转改”活动中去,切实促进作风、文风的转变,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报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编委会领导强调,“走转改”不是应付一时,对付一段,而是要真正把基层当做新闻工作的“富矿”,不断挖掘,不断拓展。只有走出房子,走进基层,深入群众,我们的眼界才能打开,思想才能升华,文笔才能清新,我们的工作才有无限广阔的天地和大有可为的前途。
(二)领导率先垂范,保障措施有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仅靠动员、靠部署,更靠身体力行。实践活动开始后,报社编委会领导、值班主编及编采部门主任以上人员带头深入农村、涉农企业、田间地头调研。为了配合做好省级媒体记者在杨凌的蹲点调研、采访工作,本报社长深入杨凌示范区五泉镇斜上村和揉谷镇新集村调查村情、民情,与群众交谈,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情况,落实蹲点村子,确保记者的调研、采访有实效、有收获。本报总编辑带领报社编辑记者一行5人深入秦岭脚下的陕西省周至县竹峪乡东寨村进行调研,在田间地头、村头院落,与当地农民交流,了解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情况及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报社领导率先垂范和身体力行的作风激励了广大编辑记者,大家纷纷深入基层,使一篇篇记录寻常百姓真情实感、反映群众心灵世界、体现时代发展变化的稿件不断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了鼓励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采写出鲜活生动、贴近读者的稿件,《农业科技报》建立了长效激励机制,对下基层记者采写的来自一线的稿件实行同等稿件的最高打分标准,对优秀稿件在月度好稿评选中给予倾斜照顾,并明确规定,凡是参加各类新闻评奖的稿件,将优先从来自基层的新闻稿件中推荐,通过这些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编辑记者下基层、抓“活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明确任务分工,认真抓好落实
走基层,既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是新闻从业人员揭示新闻本质的载体,也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必由之路。自今年“走转改”活动开始以来,在报社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农业科技报》和其子报《杨凌时讯》立即行动,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落实责任。《农业科技报》结合报纸面向全国发行的实际,先后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及陕西省内分别建立了17个基层采访联系点,涉及5个省13个地市。先后开设了“农科记者走基层”、“记者下基层访民生”,“记者走基层——来自一线的报道”、“记者基层行——聚焦杨凌现代农业”、“转作风改文风——记者在基层”等栏目。广大编辑记者主动与基层群众交朋友,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到群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截至目前,已先后采写刊发了《红提葡萄糖度增高的秘密》、《农家院里笑声多》、《奶农的期盼》、《老孙头的冬枣缘何受青睐》、《小核桃创出大市场》、《绿色产业富了富饶村》、《丰收又增产,金秋菜农乐》、《麦田里的守望者》、《“菜园子”直通“菜篮子”》、《社区文体活动丰富 居民生活多姿多彩》、《小区养犬扰邻谁来管?》《社区居民的贴心医院》、《小小户籍室 温暖群众心》等近百篇新鲜热辣、生动活泼、深受读者欢迎的稿件。
二、发挥优势,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确保“走转改”活动立足基层,服务“三农”
作为服务“三农”的专业性报纸,《农业科技报》始终要求编辑记者将笔触、镜头对准农民群众、对准一线农业生产、对准农村的改革发展。报纸上的绝大部分报道及内容都是来自基层,尤其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技术类报道,全部都是来源于基层,又用于指导实践。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报纸内容的实用性、指导性、可读性和贴近性,切实体现“三贴近”要求,报社采编部门每年都会针对农作物季节管理、夏收、秋播、秋季农产品上市等策划一系列服务农民读者的栏目和报道。每年春节期间,农业科技报社都要组织记者开展“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每年的七八月份,又开设“走出杨凌看示范”栏目,组织记者深入省内外十余个省份的涉农企业、农业示范基地进行采访,全面反映杨凌科技和农高会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所带来示范效果。对《农业科技报》而言,“走基层”,已经成为编辑记者“经常性”和“常态性”的活动。
由于《农业科技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报宗旨,所以自创办以来,一直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将这项活动延伸到为基层农民群众的服务中。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开辟服务途径,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先后通过积极开展送科技文化下乡、送电影文化进村、探索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媒体推广模式”等多种途径服务基层群众。实际上,《农业科技报》在用实际行动,始终践行着“走转改”的活动精神。
(一)以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为载体,传播科技知识,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长期以来困扰农民的科技难题,依托杨凌“农科城”雄厚的农科专家的人才资源和科技优势,2002年下半年,《农业科技报》组建了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为主体的60多名专家教授参与的“《农业科技报》专家顾问团”,作为报社为农民服务的“外脑”与“智囊库”。同时组建了由农科专家和秦腔、曲艺等省内著名演艺人员组成的“《农业科技报》心连心科技服务团”。“心连心科技服务团”在为广大农村读者送去科技知识的同时,也送去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由于“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寓教于乐,深受群众欢迎。陕西户县甘亭镇麦张寨村65岁的张民生老人说:“《农业科技报》组织的科技下乡咨询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我们缺什么,专家讲什么,既通俗,又实用,真希望专家们能经常到我们村里来”。2011年10月25日,在周至县青化镇举办的科技下乡活动现场,50多岁的周至县二曲镇下孟村果农孟昭信说:“虽然一大早赶了40多里路来这里,但专家帮我解决了长期困扰我的猕猴桃溃疡病,说实话,路虽远了点,但解决了大问题”。9年来,《农业科技报》先后在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甘肃庆阳、陕西渭南、西安、咸阳、宝鸡、延安、汉中等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100余场,参与群众100多万人。
(二)以建立“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为载体,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难题
为了探索农业科技推广的新路子,实实在在地服务广大农民群众,2005年上半年,《农业科技报》通过对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采取“媒体搭台、专家指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政府推动、农民增收”的“媒体推广模式”,开始创建“《农业科技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在报社的积极努力下,“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从省内建到省外。截至目前,《农业科技报》已先后在陕西乾县、礼泉、淳化、大荔、合阳、三原、眉县和山西运城等地建立了19个科技示范基地,涉及农户5000多户,基地面积达4.5万多亩,累计为农民增收近5000多万元。
2006年6月,《农业科技报》就陕西合阳县优质西瓜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优质西瓜在西安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同时在媒体上进行全面宣传推介,使该基地的西瓜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在陕西大部分地区出现“卖瓜难”的情况下,外省瓜商却蜂拥而至,将基地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基地的西瓜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上市早,西瓜价格比未建基地的农户的西瓜每公斤要高出0.05~0.15元。《农业科技报》在陕西眉县首善镇张赵村建立西瓜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以来,报社组织有关专家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进行技术指导,使张赵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西瓜村。由于示范基地运转良好,西瓜产业良性发展,2007年,该村被评为陕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西瓜成了该村真正的绿色产业。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报》创建的“媒体推广模式”,通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优势以及信息传播优势,为广大农民朋友推介优质农资产品,为农产品流通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服务,不仅避免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而且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媒体推广模式”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扩大了《农业科技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受到了中省领导的肯定。
(三)以开展“电影文化进村”活动为载体,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为了更好的服务基层群众,《农业科技报》在持续搞好科技文化下乡的同时,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不断开辟新的活动载体,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自2008年以来,《农业科技报》采取“电影+农业科技”的形式,将农业科技送到村头的同时,也为农民群众送上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2009年9月,《农业科技报》在陕西扶风县绛帐镇一村子开展了一次“电影文化进村”活动后不久,该村50多岁的农民周进国给报社打来了感谢电话说,这次活动很受村民的欢迎,报社放映的农业科普片对他们帮助很大,播放的反映农村题材的电影也非常适合农村人的口味,希望报社在他们村上多安排几次这样的活动。“截止目前,《农业科技报》已先后在陕西扶风、蒲城、大荔、白水、旬邑等地开展电影科技进村活动近200场次,受益群众达30000余人次,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
三、采编人员的文风、作风进一步转变,“走转改”活动取得实效
通过三个月以来的实践活动,不论是记者的报道水平还是稿件质量,不论是采编人员工作作风还是稿件文风,都不同程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报纸上贴近老百姓的生动鲜活的报道明显增多了,报纸的可读性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评价更高了,“走转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编辑记者的思想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从基层回来的记者说,如果对农民的了解不深入,就无法和他们交朋友。而只有真正和农民交上了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的实话说给我们听。本报记者张军政在陕西周至县竹峪乡东寨村蹲点采访回来以后,对此深有感触:“我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生活也有所了解,但小时候的感受却不是很深。通过这次驻地采访,使我切实感受到了农民的纯朴、坚强和生活的不易;更深深体会到了党的惠农政策的正确和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本报驻山西记者李富辉通过在山西稷山县稷峰镇下柏村蹲点采访,对农村的生活有了新的感悟:“近年来,农民进城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但靠在外打工致富的农民并不多。
通过在下柏村蹲点采访,我觉得农民只要肯吃苦,懂技术,照样能致富,日子过得一点也不会比城里人差。”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编辑和记者对农村的生活有了充分的认识。大家深刻领悟到,基层是新闻工作的生命之源,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群众路线,及时准确地反映群众的诉求和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报道才能更客观,更真实,才能让新闻生动鲜活、群众喜闻乐见。
(二)编辑记者的作风转变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月19日凌晨2点,渭河陕西杨凌揉谷段南岸发生溃堤险情。接到险情后,本报编辑记者一行4人立即奔赴现场,在漆黑的夜晚,踩着泥泞的道路,冒雨真实记录了杨凌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抢险的感人场面,及时采写并刊发了《军民齐心奋力抢险,渭河河堤安然无恙》、《党旗,在抢险一线飘扬》和《冰冷的石头,火热的心——渭河杨凌段抢险侧记》等报道,将渭河抢险一线的场景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全面展示了示范区干部群众和公安武警消防官兵不怕苦、不怕累,大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良好精神风貌。这次渭河抢险报道,从侧面反映了编辑记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也成为农业科技报社“走转改”活动的一大亮点。
(三)报道内容更鲜活、更生动了,读者更爱看了
过去,有的记者习惯于“泡在网上搜材料,呆在宾馆听汇报”,浮光掠影做新闻,懒于下基层。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记者下到了基层,接上了地气,报道语言更鲜活生动了,许多朴实的老百姓的语言落在了报纸的版面上,所以作品有了生气,使得报道也更具吸引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位热心读者以《“走”出来的好新闻》为题,对“走转改”活动给报纸带来的新气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走”出来的新闻就是读起来不一样,记者是带着感情走基层,充分说明“离泥土越近,稿件越有生命力”,记者的好作风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