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应加强网络伦理教育
张灿 宋佐东 2012-04-01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加强网络伦理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方法 从医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结果 从前提、任务、环节、保证四个方面提出了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加强网络伦理教育的设想。结论 必须创新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加强医学生网络伦理教育。
【关键词】 医学 网络 伦理学 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content and methodology of networkethics education in medicalethics teaching. Methods A demonst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content and method of network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were done. Results A tentative idea was proposed for enforcement of networkethics education in medicalethics teaching in terms of prerequisite, task, procedure and guarantee.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medicalethics education must be innovated, and the network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Medicine; Network; Ethics; Educaiton
网络伦理问题是伴随互联网飞速发展而提出的新课题,又称鼠标上的道德,主要以人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该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仅就医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问题做粗浅探讨。
1 网络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挑战
1.1 网络挑战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内容
网络已成为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学生网络失范和网络受侵害问题日渐增多,凸现加强医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理论上了解医学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但主要立足于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无法应对网络和基于网络发展而形成的虚拟社会的挑战。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社会,它也应拥有它的社会秩序[1]。同现实社会一样,置身网络时同样存在着伦理道德标准和行为的选择问题,应该履行什么样的道德义务,恪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如何处理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医学生面临的困惑。有人进行了一项名为“你对网上黑客行为的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钦佩,是天才”的学生最多,达37.1%;其次为“只要不造成破坏就没关系”,占27.8%;有18.8%选择说不清楚;而选择痛恨黑客,认为“一定要追究责任”的只占16.2%。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创新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加强网络伦理教育。
1.2 网络挑战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权威和效果
网络以其开放性而著称,在与网络接触的时候,一方面,大量良莠不齐、色情、反动的网络信息扑面而来,加之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标准的多样性,传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权威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医学生在难辨是非真伪或受不良信息诱导的情况下,面对多元文化,就可能由欣赏而走向趋同,由无意模仿走向有意识追求,最终做出背离社会主流文化的错误选择,学校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效果因之而淡化。另一方面,司空见惯的网络失范现象,虚拟的环境、隐匿的方式,也会诱导、引发或强化学生潜在的不良心理,弱化学生道德意识。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一项“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素质”调查结果显示,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甚至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正常的[2]。这种错误的网络道德意识将对现实社会中医学生的医德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高在网络社会中的判断能力,是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新课题。
1.3 网络挑战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网络以其形象性、趣味性的特点和虚拟现实的技术,为置身于其中的医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声音、活泼的三维画面及其他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良性互动,可以在短时期内传递大量信息,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求[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方式:方法以理论灌输和说教为主,形式单一、方法简单,严肃有余又太过呆板,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极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医学伦理学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这种全新的载体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精选内容,精心加工,把一些优秀的视频和音频资料穿插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或开办医学伦理学教育网站,发布各种医德教育信息,组织网上教学和案例讨论,让学生进行交互式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动性,培养他们对现实医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不仅会树立新形势下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崭新形象,而且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变对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对教学内容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2 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加强网络伦理教育的设想
2.1 构建体系、明确内容是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前提
网络伦理是社会伦理在网上的延伸扩展和运用,是社会伦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4]。因而医学生网络伦理教育体系不应是独立的,既应秉承现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念、原则和规范,如善恶观、义利观等,又应该在广泛吸收有关网络发展和各类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和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内容,紧扣医学主题,突出网络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网络诚信:网络所具有的“数字化”、“虚拟化”运行的特点,可以使学生表现出非常自由、难以控制的虚拟人格,从而做出许多与现实人格不相适应的事情,不利于医学生高尚医德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完善,教育学生网络诚信同样就成为医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过程。②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医学生既要树立网络社会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警惕网络社会丰富多彩的背后暗藏着的陷阱,如信息欺诈、网络色情、电脑病毒等,避免上当受骗;不用计算机进行偷窃或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等。③网络知识产权保护:虽然网络空间中侵犯知识产权现象司空见惯,但要教育学生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使用、不复制他人的程序和其他信息,不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商业软件,不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未经许可不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不窥探别人的文件,不越权去访问或者试图获取那些不应该获得的资源等。④网络自律:网络论坛(BBS)有“无纸化的大字报”之称,但就其影响范围之广和发布言论的方便程度而言,甚至比大字报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的虚拟与隐匿性,为处于网络社会中的个人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由于缺少约束,为通讯自由权利的滥用提供了可乘之机,并可能给他人和社会造成很大危害,因而要加强医学生网络自律教育。 2.2 正确的网络观是网络伦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网络社会的数字化生存导致了人类文化传播载体的划时代变革,有利于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给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但数字化也有消极作用,表现为网络文化载体可能导致恒常文化价值观的涣散以及域外强势文化侵略等。网络本身也蕴含着虚拟与现实、多元与一元、平等与霸权、技术与人文、自由与规范等诸多矛盾。如何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理性审视网络的二重性,趋利避害,把网络作为学习工具和获取知识的手段,而不是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更不能形成对网络的工具崇拜。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是医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2.3 提高医学生自身修养是网络伦理教育的重要环节
“慎独”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意即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古代先贤把“慎独”作为完善道德的一种方式,特别强调一个人自觉实践道德行为的意义,强调修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使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言行一致,避免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和两面行为。但现实中“慎独”往往受到环境的限制。而网络的虚拟与隐匿性为医学生伦理教育创造了绝佳的“慎独”道德实践场所,所以应从提高医学生道德修养入手,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强化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教育医学生不仅在现实社会,在网络社会中也应坚持“慎独”,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遵循网络的应用规则,保持清醒的自我约束,纯洁品质,坚守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信念。
2.4 创新教育机制和模式是网络伦理教育的体制保证
网络具有极强的渗透性,由此决定了网络伦理教育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对医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除依托医学伦理学课程外,更应该形成由德育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宣传、保卫、网络中心、院系部及学生管理等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的教育体系。既要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懂思想政治艺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型德育工作者,又要重视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网络知识普及和应用的教育;既要进行系统的网络伦理教育,又要把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教育系统,寓教育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建立网络监控机制,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学校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通过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络,创造优良的网络伦理教育环境。
医学生是一群思想解放、积极向上、富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和怀疑精神的年轻人,自身素质决定了他们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在虚拟社会中都是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群体。在网络社会中,医学生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更是主动的信息寻求者、选择者和交流者。加强医学生网络伦理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规范的网络道德行为,而且还可以作为一个辐射源,通过他们操纵信息去影响其他网民、网友,从而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从这一点上说,加强医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增强其对网络多元文化的鉴别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能力,内在地培养他们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医德意识和完美人格,其社会意义深远。
[1]谢长征,胡纵宇. 网络伦理的困境与发展[J]. 青少年研究, 2006(6):2628.
[2]刘微. 网络道德失范挑战德育[N]. 中国教育报, 2002623.
[3]杨建兵. 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医学伦理学教学试验的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02,15(2):5152.
[4]毛勤勇. 网络伦理不能独立于社会伦理[J]. 人文杂志, 2001(6):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