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等比重的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体会
李莉 史珞 郭凤英 2011-11-24
【摘要】 本文通过观察等比重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腰麻用于妇产科手术的可行性。得出结论: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腰麻用于妇产科手术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的优点。
【关键词】等比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妇产科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药物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对于等比重的罗哌卡因用于妇产科手术的报道较少。我院在妇产科手术中使用等比重的罗哌卡因已余万例,现将临床中的应用观察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妇产科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其中剖宫产手术60例,妇科手术包括有阴式子宫切除术、子宫全切术、附件病灶切除术等。所有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ECG、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开放上肢静脉,以10ml/kg/h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或羟乙基淀粉代血浆,患者取左侧卧位,头部垫枕,常规消毒铺巾,剖宫产术患者选择L2-3或L3-4为穿刺点,肥胖及身高较矮的病人多选L3-4为穿刺点,置入腰麻针达蛛网膜下腔后给予等比重的罗哌卡因10mg+芬太尼20ug至1.5ml,向头侧于10~15s注入;妇科手术患者选择L2-3为穿刺点,给予等比重的罗哌卡因18mg+芬太尼20ug至2.2ml,向头侧于10~15s注入鞘内;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固定导管。术中持续吸氧,酌情使用辅助药物,手术时间超过2h或阻滞平面低于T8维持麻醉时硬膜外追加体积分数1.5%的利多卡因8~12ml;术中当SBp<90mmHg时,静脉注射麻黄碱10~30mg;心率<50次/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25~0.5mg。术毕常规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mg镇痛。
观察评定指标:(1)采用体表针刺法测试感觉阻滞(针刺无痛)平面及改良Bromage法评定下肢运动阻滞情况。(2)麻醉效果评价。(3)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4)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48h内)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起效时间:1.25±0.91min,达Bromage3级时间12.25±8.02min,感觉阻滞峰平面到达时间12.26±2.22min,Bromage0级恢复时间90.80±24.04min,疼痛出现时间147.75±66.30min,术中麻醉效果3级者96%,2级者4%,1级和2级者为0;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低血压者4.90%,恶心、呕吐者8.9%,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小时拔除尿管,自行下地排尿,无头痛、头晕者。
妇科手术患者麻醉起效时间:1.44±0.92min,达Bromage3级时间17.25±5.14min,感觉阻滞峰平面到达时间14.26±3.15min,Bromage0级恢复时间156.78±33.12min,疼痛出现时间177.51±46.13min,术中麻醉效果3级者95%,2级者5%,1级和2级者为0;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低血压者1.2%,恶心、呕吐者0%,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自行下地排尿,无头痛、头晕者。 3 讨论
罗哌卡因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小,致惊厥阈值高,致死量为致惊厥量的2倍。Kallio等关于剖宫产患者脊麻的研究认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0ug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且复合用药时罗哌卡因的ED50和ED95分别为10.3mg和15.5mg。这也为我们将罗哌卡因用于妇产科麻醉提供理论依据。
罗哌卡因的低脂溶性向神经髓鞘渗透缓慢,对神经纤维的阻滞起效慢,因此完善的麻醉作用出现迟,有利于循环系统代偿。等比重药液在脑脊液中扩散受病人体位的影响小,加之给药容量较小,注药速度缓慢,因而平面扩散范围有限,安全性更高。
妇产科手术的神经支配在T10-S,当平面超过第4胸椎时就容易产生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罗哌卡因感觉和运动分离的特性使感觉平面至T8水平,可以起到良好的肌松效果。罗哌卡因中加入小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能明显延长痛觉阻滞的时间,且增加麻醉效果。
Crosby等发现0.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在剖宫产都能产生有效的硬膜外麻醉,而且运动阻滞的发生情况也一样,虽然罗哌卡因消除半衰期比布比卡因要短,未结合的罗哌卡因在血液中的浓度也要高于布比卡因,但两药的峰值浓度相同,而且这些浓度均低于动物试验中得出的毒性浓度;罗哌卡因易于通过胎盘,但在胎儿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使胎儿总血浆浓度低于母体。Wong等对比不同剂量的0.75%罗哌卡因用于脊麻,发现它们在剖宫产脊麻中效果一样,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所使用的方案经证实行之有效,而且并发症少。
参 考 文 献
[1]徐旭忠,余微萍,金胜成等.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2,32(4):224-6.
[2]朱小平,张燕影,葛宁花,等.罗哌卡因联合镇痛药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术[J].中国临床医学,2002,9(5):53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