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回顾性分析
佚名 2011-02-17
作者:姜丽平 张乐 杨华强 林加藤 钱大伟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基层医院如何顺利的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2009年完成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380例1688眼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3天,视力<0.1 4眼占0.24%,0.1-0.3 58眼占3.44%,0.4-0.8 1132眼占67.06%,≥1.0 494眼占29.27%。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共60眼占3.55%。结论 基层医院只要设备齐全,医生培训到位,就能很好地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关键词】基层医院 超声乳化
白内障超声乳化是目前治疗白内障较好的方法。随着基层医院眼科医生显微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医院已经能顺利地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我院自2000年至2009年近9年间完成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1380例1688眼,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全身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手术标准:血压<180/100mmHg,血糖<8mmol/L,全身无手术禁忌症。眼部检查:A超、B超、角膜曲率、眼压等。入院后常规抗生素眼水点眼1-2天。
1.1.2本组1380例1688眼,年龄37-96岁,平均66.5岁。先天性白内障16例,老年性白内障1161例,外伤性白内障63例,糖尿病性白内障117例,其他23例。术前视力:光感-0.3,Ⅰ级核133眼占7.88%,Ⅱ级核371眼占21.98%,Ⅲ级核764眼占45.26%,Ⅳ级核420眼占24.88%。
1.1.3超声乳化仪及能量 使用美国AMO公司opsys超声乳化仪,超声能量最低10%,最高60%,负压150-180mmHg,流量26ml/min,有效超声时间最短10秒,最长2分14秒。
1.1.4手术均在Muller手术显微镜下进行,选用美国Alcon 公司PMMA一片式人工晶体及折叠人工晶体,粘弹剂用国产透明质酸钠,手术器械为国产普通眼科显微器械。
1.2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0.5%爱尔卡因表麻,上方角膜缘后2mm做自闭式巩膜隧道切口至透明角膜内1mm,角膜缘2-3点做辅助切口,3.2mm穿刺刀隧道内口穿刺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直径5-6mm,充分水分离囊膜与皮质,晶体核的硬度,选择超声乳化方法:均采用劈核法,将晶体分成2半,然后转动晶体核,再劈成4-6块,乳化后吸出,注吸皮质直至干净,注入粘弹剂同时抛光后囊。囊袋植入PMMA人工晶体或折叠式人工晶体,冲洗吸出粘弹剂,切口缝合一针或不缝。结膜囊内涂典必舒眼膏包扎。术后静滴青霉素或洁霉素,典必殊眼水点眼,住院观察48小时出院,术后1周门诊复查。 2 结果
2.1视力 术后3天视力<0.1 4眼占0.24%,0.1-0.3 58眼占3.44%,0.4-0.8 1132眼占67.06%,≥1.0 494眼占29.27%。其中术后发现严重影响视力的眼底病变共146眼,占8.65%,包括视神经萎缩、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等。
2.2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主要是后囊破裂,本组发生60眼占3.55%,破裂孔范围不大注入粘弹剂处理,人工晶体均可安全植入囊袋内或睫状沟内,人工晶体植入率100%。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高眼压156眼占9.24%,经静脉滴注甘露醇、辅助切口放液等48小时眼压恢复正常。角膜水肿52眼占3.08%,无需特殊处理,3天内基本消退。3眼术后1周内发生眼内炎占0.18%,经静脉点滴头孢噻肟钠及球内注射万古霉素、头孢啦啶保守治疗痊愈,视力恢复0.3以上。
3 讨论
3.1连续环形撕囊的提前训练 在超声乳化手术开展以前,做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时就开始进行CCC的训练,首先选择晶体皮质部分透明或后囊下混浊的白内障做CCC,较容易撕成一个完好的圆形囊袋口,直径一般5-6mm,最适合超声乳化术,使超声乳化过程在囊袋内进行,从而避免损伤虹膜及角膜内皮,并可准确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初期手术阶段不提倡对膨胀期或过熟期白内障进行撕囊。
3.2人工晶体植入 植入的是一片式PMMA硬性人工晶体,切口需扩大至5.5mm,切口相对较大,术后有结膜覆盖减少感染机会。角膜内切口的位置宜在透明角膜内1mm,切口要做到恰到好处,这也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3.3术中并发症及其预防 超声乳化术中易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是后囊破裂。预防:在乳化即将结束时应该减少能量,小心操作,保持前房稳定性,避免发生后囊破裂。角膜水肿是初期手术阶段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只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尽量使用低能量高负压,特别是要避免无效的超声能量释放就会减少角膜水肿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何守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中华眼科杂志,1997,33(4):313-314.
[2]谢立信主译.眼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