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临床安全输血与护理组织管理

覃秋玉  2012-04-23

【摘要】安全输血指输血既能达到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又能避免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护理人员在如何做好安全的输血工作,保证医院输血安全,防范输血风险等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加强组织管理,优化临床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科学合理实施输血,制定处置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案,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输血护理质量,对于保护病人、医院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保证病人安全、有效输血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输血 安全 护理管理

安全输血指输血既能达到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又能避免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甚至发生并发症,将血液错误地输给患者(输血错误)是最主要、最严重的输血危险。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制定规范输血操作流程,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做好输血的观察及护理,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范输血风险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12月,我科共进行1176例次配血标本采集及1919例次血液成分输注。其中男1089例次,女830例次,年龄14至86岁;输血对象:地中海贫血107例次;白血病869例次;再生障碍性贫血415例次;溶血性贫血69例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3例次;血友病72例次;血小板减少症127例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8例次;血浆置换32例次;骨髓移植后67例次。其中,发生过敏反应33例次、发热反应9例次,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未发生相关输血的护理差错。

2 方法

2.1护理人员培训

2.1.1加强输血规章制度的落实、输血安全教育、规范输血技术操作,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输血意识,提高输血护理质量,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

2.1.2专科知识技能培训 (1)掌握有关血型的基本知识,了解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2)了解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掌握不良反应的护理应急处理措施。(3)在输血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一些关键性护理操作要有文字记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避免不必要医疗纠纷。

2.2规范临床输血护理操作流程

2.2.1医嘱转抄时必须有医生开具的输血申请单,转抄后必须有双人(转抄者和病人的责任护士)核对输血申请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如果血型待定必须有血型鉴定医嘱)、输血种类、剂量、输血日期;交叉配血容器标签上的床号、姓名,确保无误。

2.2.2配血标本采集的要求

2.2.2.1采集血标本时应有两名护士(其中一名为责任护士)到病人床前,使用反问式查对,核对病人信息与输血申请单是否相符。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单一管”(一个病人一张输血申请单一个试管),不能同时采集两个病人的血标本,采集后双签名及采集时间。据文献报导[1]输血失误10%在于护士采样,51%在于血样收集和管理。

2.2.2.2血标本的要求 受血者血标本无污染、无溶血、为非输液导管留取的标本。

2.2.3血液领取及领取后的保存

2.2.3.1评估病人 血液领取前必须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如体温≥38℃或正在进行一些特殊治疗不能输血时,暂不领取血液,避免血液领回后因病人原因不能及时输注而影响血液质量。

2.2.3.2血液领取 临床医务人员持领血单并携带装血容器到输血科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ID号、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

2.2.3.3领血后的保存 血液一旦领出,在室温中停留不能超过30min[2],故领回的血液必须在30min内输注。对不能及时输注的血液,尽快送回血库代为保存。若病人病情变化需要退血,在血液领出后30min内返还血库,以便血库调配。不能储存在治疗区的冰箱中,因为其中的温度没有受到严格控制,会影响血细胞存活质量[2]。 2.2.4输血的查对

2.2.4.1输血前查对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在治疗室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特别是血型的核对必须对照血型鉴定报告单或原始输血记录或询问病人(家属)。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输血前应了解病人既往有无过敏史,并常规给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非那根”等。

2.2.4.2输血时的查对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病人床旁使用反问式查对,并完成“三查、八对” 内容,有文献报导[3]床边核对环节失败,占所有输血操作程序错误的25%。对于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2.2.5血液输注

2.2.5.1输血种类、输血速度及输血剂量根据病人情况而定,严格遵循医嘱,除出血休克加压输血外,一般用静脉点滴法输入,输血速度开始15分钟宜慢,一般15-20gtt/分,让病人有个适应过程。15分钟后根据血液种类、病人情况或医嘱调节输注速度,但对年老体弱、严重贫血、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避免快速输血,以免致循环负担过重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2.2.5.2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不可直接混合,应在两者之间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不可用其他溶液,防止溶血或凝血。

2.2.5.3在输血过程中,不可随意向血液内加人其他药品(如含钙剂、抗生素等)、高渗溶液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和溶解。

2.2.5.4输血过程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尤其是最初5-10分钟内,随时询问病人有无头痛、心前区不适、腰痛等。如发现病人有寒战、呼吸急促、脉搏增快、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其抢救处理。如为昏迷病人输血,应设专人守护,严密观察T、P、R、BP、尿量及色。

2.2.5.5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及时与血库联系将保留余血送交血库检查,必要时再次抽取病人血标本,检验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并做好各种记录,填写输血反应信息反馈单,连同血袋余血送回血库。

2.2.5.6输血结束,继续维持静脉通道,观察30min后无不适方能拔针,以防病人出现寒战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影响抢救。

2.2.6输血袋处理 血液或血制品输注完毕,输血袋集中独立存放,次日送回血库统一处理。

2.2.7文书记录 凡输血病人,要记录输血前使用的药物,每袋血或1个治疗剂量的血液成分输注时间的始末及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等,并进行一般情况评估,如输注时间始末、过程状况及疗效。

参 考 文 献

[1]魏小斌.输血人为误差和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51-253.

[2]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35.

[3]李丽英,李琦.在输血方面医务人员的误差与输血安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3):244-245.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