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保健现状、需求及模式探索
佚名 2012-05-07
作者:郝小平 牛建华 贾丽芳
【摘 要】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儿童保健越来越重视,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己经得到了认可。新的儿童保健工作模式由过去传统的儿童保健“四病防治”工作发展为目前服务内容更为广泛的局面。然而回顾汾阳市近两年来儿童保健工作的有关资料,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及考核细则逐项对照、分析。发现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程度较高,而基层儿童保健医生不仅数量少,而且年龄结构偏大,同时受特定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儿童三级保健“网底”工作不力、功能薄弱。重视儿童身体保健及心理保健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扩充新的工作内容,开展新业务,建立专业的适合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儿童保健服务机构迫在眉睫。
【关键词】 儿童保健 现状 需求 模式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儿童保健工作应该始终贯穿其中,在儿童发育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中,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的儿童保健模式打破了以往单纯的称称量量以及打预防针等简单工作,而成为一门多学科、跨学科的年轻边缘性学科。
然而我们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各级各类医院及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保健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不能很好的对下一代进行儿童保健服务,不利于当地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汾阳市各级医院所开展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调查,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医院及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现状,并对汾阳市城区及农村0~14 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儿童保健的需求程度,从而为建立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1 方法
1.1 目前汾阳市各级医院所开展的儿童保健工作调查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汾阳市各级医院、卫生所、社区服务站,依据医院等级进行分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医院及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现状,为完善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对汾阳市城区及农村0~14 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儿童保健需求程度。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农村、城镇及市区抽取0~14 岁儿童家长各300 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保健需求程度。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12.0 软件包进行统计,配对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x2 检验、秩和检验做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现状介绍
2.1.1 调查范围
17 个行政村、4 个居委会,0~14 岁儿童家长300 人,7 岁以下儿童3075 名,其中常住人口2563名,流动儿童512 名。1 家三级医院,2 家二级医院,2 个镇卫生所,17 个村卫生所,4 个社区服务部,5 所托幼机构。
2.1.2 儿童保健队伍结构
三级医院保健医生2 名,二级医院保健医生2名,镇级儿童保健医生2 名,村级儿童保健兼职医生55 名,中专文化11 名,初中文化44 名,儿童保健医生平均年龄为48.5 岁。
2.1.3 儿童保健经费来源
村级公共卫生事业经费来源一直由镇级财政部门代收,按照每人每年0.8 或0.9 元收取,全镇大约每年收取7 万元左右,下发给每位村级儿童保健医生每人每年不到1500 元。
2.1.4 2008、2009 年婴幼儿系统管理
7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8.85%、98.40%;婴幼儿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6.12%、90.40%;产后访视率分别为81.42%、85.66%;预防接种率分别为96.42%、98.83%;4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0.96%、81.49%; 龋齿检查率分别为60.42%、65.99%;视力检查率分别为51.96%、55.96%;听力检查率分别为1.90%、1.85%;营养指导率分别为13.76%、14.97%;早期教育咨询率分别为4.12%、4.95%;智力检测率分别为1.02%、1.14%;心理咨询率分别为0.47%、0.51%。体弱儿管理:贫血发病率分别为15.10%、14.85%;营养不良发病率分别为2.30%、3.40%;佝偻病发病率分别为4.70%、3.90%。婴幼儿死亡率监测:婴幼儿死亡率分别为 0.00%、5.22%;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 6.23%、13.05%。新生儿疾病筛查:①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率分别为64.18%、71.64%。可疑患儿召回率分别为98.12%、99.23%。②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为81.50%、81.20%。
2.1.5 社区儿童保健需求
调查前1 月,儿童因患常见病到市级医院就诊的占64.86%,到乡卫生院就诊的20.37%,在诊所就诊的10.40%,未就诊的4.37%。有30.35%的家长因儿童患病请假。家长提出的儿童健康服务需求依次为早期教育咨询占56.73%,常见病预防咨询占55.20%,社区家庭保健占48%,智力测定占42%,心理咨询占31.47%,营养咨询占28.43%,60.41%的家长对目前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儿童保健服务不满意。
2.2 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现状分析
2.2.1 人口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本地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这部分人群居住、停留时间不定,特别是婴幼儿流动性更大。按照儿童保健有关管理细则规定儿童流入3 个月就必须建卡,如流动儿童在本地区居留超过3 个月没有建卡,则影响建卡率;如超过3 个月该儿童刚建卡就随父母迁居异地,又注销不及时,同样会影响管理率。
2.2.2 政府投入不足,儿童保健队伍不稳定
调查范围内8 万多人口仅有2 名专职儿童保健医生,村级儿童保健兼职医生为每村1~3 名。而绝大部分儿童保健兼职医生文化素质较低且年龄较大,基本不能胜任这一工作。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儿童保健工作人员收入不高[1-2]。
2.2.3 本地儿童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本地区经济薄弱,领导对儿童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本地区婴幼儿系统管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仅仅达标。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没有由过去的国家全包经费、政府规定服务内容、社会包组织管理、儿童保健机构包服务的格局向多渠道经费来源、多方位组织管理、多机构参与服务、多元化服务内容的新格局转变。 2.2.4 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迫切
群众接受、享用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的意识由非主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接受保健服务的人群所占比重日益增大,众多家长渴望对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愈后、治疗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因而和医生面谈的时间更长,并且儿保就诊人群大部分知识层次高,他们从各种途径获得部分医学信息,希望进一步来医生这里得到科学解答,他们迫切希望儿保医生能做出耐心细致的解释以及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2.2.5 现行的保健服务机制配置不合理
长期以来重医轻防,对疾病诊治的医疗和服务内容配置齐全;而预防控制医学的配置和服务内容均有缺憾,即使综合实力较强的妇幼保健院的儿保科,也不能涵盖儿童保健服务的全部内容,按地理划分、以方便为主的区级妇幼保健院,大部分无高级保健服务配置。目前,儿童保健服务配置不但没有给人们自由选择的机会,还给医生带来很大压力,比如:家长要求保健机构提供在儿童成长的每一关键阶段之前,能够得到专业医生的提前指导等“前瞻性”的、主动性的保健服务,因没有相应的医学配置,这种高层次的保健服务有时无力为之。
3 对策
3.1 加大儿童保健功能、作用的宣传力度运用媒体、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儿童保健功能、作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加强对本地区内托幼机构监督管理,给予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协同有关教育部门做好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
3.2 加大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管理
积极争取政府基金投入,加大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管理[3]。以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把一些自愿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年轻人加以培养,让他们能在一定时间内胜任儿童保健工作,并选择完善的激励机制,每年度对他们进行业务考核,对成绩优秀者加以表彰,对成绩不理想者应督促其及时加强业务学习,从而确保基层三级保健“网底”功能,稳定“网底”队伍建设。
3.3 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机制,及时准确地传输各种工作数据,并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核实、反馈[4]。
3.4 适时开展儿童保健服务活动
适时开展儿童保健服务活动,培养儿童养成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习惯。可利用“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全国母乳喂养周”、“全国爱眼日”等节日对儿童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并利用“六一”儿童节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和健康体检。让孩子们乐于参加,能主动配合[5-6]。
3.5 需引入新的儿童保健工作模式
由过去传统的儿童保健“四病防治”工作发展为目前服务内容更为广泛局面,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发育,精神发育,心理、智力、脑发育及语言发育,睡眠障碍、学习障碍、儿童多动障碍、行为问题,铅中毒及饮食问题等。儿童保健有了新的视点,新的热点,所关注的疾病应该有显著的变化。
3.6 急待专业的儿童保健机构
儿童保健有个体的,有群体的,尤其在亚健康人群里有众多的健康问题需要解决,如健康咨询、营养指导、健康教育、优生优育、早期教育、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治。我们现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视儿童身体保健及心理保健,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扩充新的工作内容,开展新业务,建立专业的儿童保健服务机构。
总之,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涉及面广、基础薄弱、功能薄弱,要想做好这一工程,需要政府及多方面的人力、物力参与。
[1] 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3 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9-349.
[2] 曹务莲.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67-168.
[3] 丁雪莉. 浅谈如何开展儿童保健工作[J]. 医学导刊,2008,4(4):36.
[4] 曹务莲.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心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74.
[5] 韩昔阳.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128-129.
[6] 李珂.抚顺市 2008 年集体儿童健康体检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