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高原巨大肝包虫病1例围手术期护理

王娟 刘雪峰  2012-11-14

【关键词】 高原巨大肝包虫病;围手术期护理

肝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疾病,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病率较高,特别是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肝包虫病可累及全身脏器,如颅脑、肝脏、肺部等,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包虫病可分为细粒棘球蚴包虫和泡状棘球蚴包虫,其中,细粒棘球蚴包虫又可分为:囊肿型、内囊分离型、多子囊型、实质型和钙化型。本科于2012年1月收治1例肝包虫病,囊肿重达10kg,腹部类似怀孕7个月妇女。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该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4岁,藏族,西藏农牧民。因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10年入院,10前偶然发现右上腹部包块,如“拳头”大小,无明显疼痛。未进行治疗,之后包块进行性增大,腹部类似怀孕七个月妇女。15天前出现腹痛,并持续胀痛遂来本院治疗。入院查体腹部可触及直径约40cm×38cm大小包块,质地较硬,门诊CT提示,肝包虫病、腹腔包虫病、双下肺感染。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要熟知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因为是农牧民,对卫生知识的缺乏,以及疾病长达十多年的折磨,陌生的环境,容易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顾虑手术的安全性,为此,一定要认真而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进行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的理解手术的目的,从被动治疗到主动接受治疗。介绍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现代肝包虫手术成功的例子和成就,让其熟悉病房环境及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顾虑,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2 制订完整的健康教育计划

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及手术耐受性。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手术康复过程的配合技巧及有关适应,指导患者掌握术后各种管道的注意事项及呼吸功能的锻炼,让患者家属了解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3 术前准备

因长期疾病困扰,使患者极度消瘦,需评估患者手术耐受性,术前应补充蛋白,维生素K,维生素C,进行营养支持一周。给予肠虫清口服及抗生素。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出凝血时间,交叉配血,备血。术前1天给予易消化流质饮食,术前6~8h禁食,禁饮。术前一晚行常规灌肠,保持病房安静、舒适、保证充足睡眠。术晨肌注术前针,留置胃管、尿管。

3 术后护理

3.1 常规护理

患者术毕由手术室送回病房,搬动要轻、稳,去枕平卧6~8h,保持呼吸道畅通,低流量持续吸氧2L/min,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保暖,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术后早期液体速度的控制,在血压稳定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滴数40~60滴/min。因为腹部包块巨大,膈肌抬高,胸腹腔高压,解除病患后,胸腹压力变低,输液速度过快易出现肺水肿。

腹部给予腹带以减轻伤口张力以防伤口裂开,松紧合适,不宜过紧,保持一定腹腔压力,以不影响呼吸为宜。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口渴、脉搏、血压下降等症状。

3.3 尿管及胃管的护理基础

术后留置尿管,按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严密观察尿色、尿量,并记录24h出入量,尿管于术后1天患者清醒,经夹管后有尿意即可拔管,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减少感染的机会。妥善固定胃管,每日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2次/日,预防口腔并发症,暂禁食水,口唇干裂者,可给予石蜡油或唇膏涂抹,亦可采取温开水漱口湿润口腔。

3.4 管道的观察和护理

妥善固定管道,防止阻塞、扭曲、受压,防止滑脱。定时挤压管道,防止管道阻塞。保持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向患者家属讲解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指导家属协助病人保持体位和带着管道更换体位。

3.5 疼痛的护理

教会病人及家属使用分散注意力、正确起身及翻身、咳嗽方法,消除引起疼痛的因素,必要时给予止痛剂。术后6~8h后,可取斜坡卧位,可减轻伤口疼痛,利于呼吸及腹腔引流。

3.6 饮食指导

术后暂禁食水,术后第一天,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活动时,保护各种管道,防止脱出。待排气后可进流质饮食,避免进食产气和刺激性的食物。

3.7 健康教育

患者康复出院后,嘱咐患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劳累及重体力劳动,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

4 体会

肝包虫病是农牧区的多发病之一,实施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方法,围手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解剖生理及疾病的特点,对手术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密切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总之,对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是护理发展之必需,做好手术期护理外还要做好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工作,培养患者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