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粤新医改挺中药

马飞  2013-01-22

广东已提出了向中医药强省升级的规划,我想对于一个人口过亿的大省,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会吸引更多中药产品进粤。当然,未来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品种的中医药企业在竞争中将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广药集团奇星药业营销中心市场总监邓景赞如是说。

基层需求释放

新方案提出,增加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中药品种,降低中医药报销起付线,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等举措来刺激中医药市场的放量。河南羚锐制药市场部产品经理吴延兵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中药产品在广东市场表现不俗,新的改革方案无疑对中药企业特别是广东本土企业带来利好,同时也会更加促进中药企业在产品研发及产品营销中的投入信心。

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前我国中成药80%主要在医疗市场销售,这类产品通过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具有独特性的中成药不存在价格竞争,尤其是广东的差别定价政策让这类产品具有很高的议价能力,而普通的中药产品则会面临着激烈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其实开发这个市场,核心还是要看产品力,尤其是外省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医保流动性提高促进了需求增量变现的可能性。记者在《方案》中看到,将社会保险引入医改的“湛江模式”在争议3年后赢得广东省政府的肯定,接下来广东将在全省推广此模式,并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推进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工作。

有行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中医药在冠心病、中风、肿瘤的康复及一些重大传染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加强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加大对低收入大病患者的救助力度,不仅切实解决了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问题,而且还鼓励了基层使用中医药。“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引导群众优先到基层就诊和使用中医药服务,这会激励企业提高基药质量,争食这块诱惑的蛋糕。”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地看好这个市场。

提升单品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药企业在粤不约而同的选择。在采访中有人表示,“如国内治疗热咳的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目前单品年销售额就过10亿元。企业仍在通过加大研发和营销投入,树立品牌,占领新的市场,也就是说,未来的竞争并不轻松。”可中药行业是诱人的,仅广东中成药总产值就由2005年的6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67亿元,中药饮片总产值由18亿元增长到45亿元,分别增长了163%和149%。“广东中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能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他断言。

医师柔性流动

为了配合广东医改新政,1月8日,广东省卫生厅公布了新的《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试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引人关注的是,深圳市的医师将可在深圳多点执业,不再受到地点、数量的限制,这意味着深圳将首次试点自由多点执业。这是最值得关注的一条新规。按照广东省的设计,医改新政重点强调了在基层加强全科医生制度的关键举措,通过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和设置特岗等方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2015年,为基层培养全科医生1.5万名以上,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同时还将积极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建立大医院与基层的人才柔性流动方式,会提高基层的用药水平。”前述专家认为,广东大力开展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平价药包和平价药店建设试点工作,力争2015年底县域范围内至少有1家平价医院,部分三级医院设立平价诊室,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平价药包服务,并在2015年底前建设100家药品平价商店。

“基层用药水平的提高,肯定也会对产品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吴延兵认为,要分羹庞大的广东市场,产业层面需要构建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完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材标准、医院制剂规范、中药配方颗粒标准、中药破壁粉粒标准等标准,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挖掘中药验方资源,研发一些有效、安全的专利中药是未来的趋势。目前我国中药产业年产值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广东占到很大的份额,前景可期。

实际上,人均卫生支出在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及大病统筹等都提高了医药消费的可及性。记者对比了广东医改3年的投入情况,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21.6亿元。更重要的是,2011年,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范围内住院支付比例平均分别达到87%、70%和68%,较2008年分别提高了12、20和8个百分点。2012年,还制定出台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基药比例的政策规定,鼓励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基层中药需求扩容正成为刺激中药行业业绩向好的最大动力。”邓景赞说。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