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1例临床疗效浅析
李华 张玉霞 黄文 2012-04-07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1例,采用中西药联用治疗,观察6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结果:联合用药使得患者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疗效(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中西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我院自2007年开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药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1例,男74例,女47例;年龄52~76岁,平均64岁.其中壳核(外囊)区出血者66例,脑叶皮层下白质内出血者18例,丘脑部出血者13例,中桥脑出血者12例,小脑半球出血者11例,延髓部出血者1例。合并冠心病42例,糖尿病25例,高血脂症38例。
1.2诊断标准
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
1.3治疗方法
1.3.1基础降压治疗 甘露醇250ml每6 小时1 次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每6 小时l 次两药使用间隔3 小时,l 周后逐渐减量。颅内压急剧增高者可用25%硫酸镁10ml深部肌注。等病情稳定后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10mg + 5 %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5-20ug)每日l 次,2 周为1 疗程;合并使用胞磷胆碱500mg十10%GS500ml ,静脉滴注。根据病情可加用0.2MPa氧下高压氧治疗。1.3.2中药注射液治疗 在上述基础上联用苦碟子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一日1次; 14天为一疗程。使用3个疗程。
丹参注射液30ml加曲克芦丁0.4加入5%葡萄糖250ml,每日一次,2周1疗程,使用3个疗程 1.3.3止血剂的使用 一般不使用止血剂,除非合并消化道出血。对于服用阿司匹林、饮酒因此患者可短期使用止血剂。1.3.4并发症的预防性处理 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西咪替丁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于急性期的癫痫发作要静脉注射地西泮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 1.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并均经头部CT或MRI扫描证实。显效:头痛、嗜睡或昏迷,半身不遂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头痛、嗜睡或昏迷,半身不遂等症状有所改善,但仍对患者生活学习有影响;无效:头痛、嗜睡或昏迷,半身不遂等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对患者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两组连续观察6周。
2 结果
6周后基本痊愈(神志清楚,肢瘫基本恢复)65例,部分恢复52例,死亡4例。不良反应 5例出现口干,头晕心慌,遂在治疗方案改为单用一种中药注射液。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三大疾患(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之一[2]。本组病例在发病后经检查发现有高血压者占93.4%;而发病前已知有高血压病史者的低于 60%;有40%的病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高血压,这是最危险的。高血压脑出血病情的轻重取决于出血的量和出血的部位,并且与脑小血管的病理改变、血压急剧增高的程度以及病人全身状况有关;治疗方法取决于出血量、血肿的占位效应和病人的全身情况。本文旨在探讨属于内科治疗范围内的中西药联用手段。
中药常使用活血化瘀药,因其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供血,促进血肿的吸收[3]。现代中药研究证明丹参注射液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促进脑内血肿吸收和减轻脑水肿的作用[4]。可抑制缺血区的脂质氧化反应,提高超氧化物歧化物的水平,从而清除氧的自由基,对脑水肿的防治有重要意义[5]。而苦碟子具有活血止痛、清热祛瘀,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联用中药使用时首先区分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卒中,要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辩证论治。对于脑出血,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宜使用活血化瘀注射剂,而应选用具清热开窍作用的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后遗症期可适当选用具有养血活血的中药注射剂,如血塞通;中西药联用能很好的解决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对脑组织造成的压迫,清除血肿、降低病灶区或颅内压力、减少神经细胞死亡、将神经功能残疾降至最低限度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2]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10.
[3]梁炜,李世华.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及脑缺血治疗探讨[J].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杂志,1998,5(3):93-94.
[4]陈汝兴.应加强脑血管疾病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3):131-132.
[5]李泓,李先浩.活血化瘀治疗原发性脑出血急性期适宜性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1997,4(11):48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