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

佚名  2008-05-17

作者:谢晓燕 贡济宇 王立岩

【摘要】 目的为山刺玫根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山刺玫根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对其鉴别。结果首次系统阐明了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理论。结论为制定山刺玫根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山刺玫根 来源 性状 显微 理化 鉴别

Abstract:ObjectiveTo offer a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adix Rosa Davuricum. MethodsTo distinguish it by its source and property,microscope,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ResultsThe pharmacognosy theory systematically of Radix Rosa Davuricum was assayed for the first time. Conclusion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Radix Rosa Davuricum quality.

Key words:Radix Rosa Davuricum; Source; Property; Microscop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 Identification 山刺玫根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 . 的根,又称野玫瑰根。产于长白山区各市县,分布我国东北、华北[1],具有止血及广谱抗菌作用。用于治疗经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胃功能失调、膀胱炎和肾炎等。并见山刺玫根煎剂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报道[2]。 经查阅国内外文献可知,过去对山刺玫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山刺玫果的研究,而有关山刺玫根的研究报道很少,已有报道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制剂工艺方面,未见有关生药学方面的报道。本实验首次对山刺玫根进行了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并系统地对化学成分做了预试,结果显示山刺玫根中含有鞣质、三萜皂苷、有机酸、黄酮、氨基酸、蛋白质、还原糖、酚类、蒽醌、生物碱、强心苷类成分,与文献报道[3]相符,为山刺玫根的鉴定及建立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1 材料

1.1 药材来源原料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 . 的干燥根,于200605采于吉林左家。地上部分经我校药用植物教研室张景龙教授鉴定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 .。

1.2 仪器与试剂XSZHS7光学显微镜;KTC921EC彩色摄像机(北京杰伟世视音频设备有限公司);LEICA CM 1900冰冻切片机(德国);FZ102型植物粉碎机(河北黄骅市振兴电器仪器厂);硅胶G(160目~2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苏丹Ⅲ;间苯三酚;浓盐酸;氯化锌碘;石油醚;正丁醇;氯仿;醋酸乙酯;甲醇;乙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95%医用酒精。

2 方法

2.1 横切面制片取新鲜药材不同部位,用冰冻切片机切成3~5 μm的薄片,用间苯三酚-浓盐酸试液、苏丹Ⅲ试液、氯化锌碘试液等进行染色,做成临时制片。

2.2 粉末取药材洗净,烘干,将干燥后的药材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髓部分离,分别粉碎过80目筛;另取干燥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

3 原植物形态及鉴定

3.1 原植物形态山刺玫为落叶灌木,高1~1.5 m。根粗长且坚硬,暗褐色。枝暗紫色,小枝及叶柄基部常有成对的皮刺,刺弯曲,无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宽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 cm,宽0.8~1.5 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近中部以上有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灰绿色,有白霜、柔毛和腺体;托叶大部分附着于叶柄上,边缘、下面及叶柄均生腺毛。花单生或2~3朵聚生,径约4 cm;花梗有腺毛;萼片5,狭披针形,先端有时散生腺点,宿存;花瓣5,深红色,全缘,有香气;雄蕊多数;雌蕊多数,包在坛状花托里。蔷薇果球形或卵圆形,径1~1.5 cm,红色,内含多数瘦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1]。见图1。

图1 山刺玫原植物图(略)

3.2 性状鉴定山刺玫根呈圆柱形,常弯曲,直径0.5~3 cm。顶端多常有残留的茎基,表面暗褐色,粗糙,具多个细根或细根痕。木栓层易脱落,脱落处呈黄棕色或红棕色,具纵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薄,黄棕色,木质部较大,浅黄色或浅棕色,具放射状纹理,髓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见图2。

图2 山刺玫根性状图(略)

3.3 显微鉴定

3.3.1 横切面木栓层细胞多列,黄棕色。栓内层为数列扁平细胞。韧皮部间隔有木化纤维束聚集,壁甚厚。形成层不甚明显,呈环状。木质部占大部分,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均木化。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周围薄壁细胞较少,多为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宽1~10余列,其中部分薄壁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髓部较大,部分细胞纹孔较明显。个别侧根韧皮部纤维散在或聚集,中央无髓。

图3 主根横切面图(×40)(略)

图4 个别侧根横切面图(×40)(略)

图5 薄壁细胞(×400)(略)

3.3.2 粉末棕黄色。木纤维几乎无色,成束或单个散在,壁厚,胞腔较大,有稀疏圆形纹孔。直径10~20 μm。韧皮纤维黄色,成束或单个散在,壁甚厚,胞腔较小或不明显。直径10~30(~40)。木栓细胞黄棕色、红棕色或无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壁稍厚。淀粉粒较多,单粒卵圆形、长圆形、类圆形、肾形,直径3~8(~10)μm,脐点点状、条状、星状,位于中心,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6分粒组成。导管多破碎,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50(~70)μm。草酸钙方晶,直径10~40 μm。木薄壁细胞无色或黄褐色,多为扁平长方形、方形,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见图6。

3.4 理化鉴别

3.4.1 预试液的制备

3.4.1.1 水提液将山刺玫根剪碎,称取10 g,加水煎煮2次(2 h,1 h),合并滤液,浓缩至1∶1,备用。

3.4.1.2 醇提液称取该药粗粉20 g,加95%乙醇浸泡过夜,回流提取(2 h×2),过滤,按文献[4]处理方法制备出醇提液,备用。

3.4.1.3 石油醚提取液称取该药粗粉5 g,加50 ml石油醚(沸程60~90℃),放置过夜,超声2 h,过滤,滤液挥干,备用。3.4.2 理化鉴别结果显示,山刺玫根中含有糅质、三萜皂苷、有机酸、黄酮、氨基酸、蛋白质、还原糖、酚类、蒽醌、生物碱、强心苷类成分。

图6 山刺玫根粉末图(略)

4 讨论 由于国内外未见有关山刺玫根的生药学研究报道,因此,我们在做粉末鉴定时首先采取了分部鉴别的方法,以确认各粉末特征的存在部位。最后对全药材进行鉴别。 由于山刺玫根药材坚硬,木化程度非常高,故采用了冰冻切片法对横切面做了临时切片,并采用显微化学反应方法进行染色鉴别,结果显示该方法简单、快速,染色清晰,并可解决滑走切片法中易碎片的问题,对该药材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该药材为双子叶植物根类,一般双子叶植物根类没有髓部,但该植物根有明显的髓部。个别的侧根,木质部分化到中心,不具髓部。 山刺玫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本实验对山刺玫根进行了性状及显微鉴定,并对化学成分做了系统的预试,为建立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了依据。但目前国内外对其根类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山刺玫根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使其丰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 严仲铠,李万林.中国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30. [2] 白丰沛,李玉环,王景华,等. 野玫瑰根煎剂对小鼠免疫功能增强与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3,8(增刊):21. [3] 黄文哲,李玉环,李宗利,等. 野玫瑰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8,21(1):17. [4] 肖崇厚. 中药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595.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