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输送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机理研讨
佚名 2011-11-17
【关键词】开裂,机理,探讨,腐蚀,应力,输送,管线,钢,天然气,
因为第一例管道SCC失效发生在高pH值环境,所以在随后的时间里,许多国家在实验室里对管线钢在高pH值情况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选择性溶解机理已经成为了共识,此理论认为阳极不断溶解导致了应力腐蚀的形核及扩展。但对阳极金属是如何溶解的、应力所起的作用则存在不同观点,如滑移-溶解、膜致解理、沿晶择优溶解、隧道腐蚀、应力吸附断裂、蠕变膜破裂等。Parkins采用动电位极化方法测试,认为阴极极化促进了涂覆层下高pHSCC环境的形成,使得涂覆层破损处的管线表面电位处于活化-钝化转变区。在裂纹尖端,滑移台阶的存在造成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破裂-再钝化-破裂交替进行,进而形成开裂。沿晶应力腐蚀开裂同材料内部存在不同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成分有关,由于管线钢晶界碳化物偏析的存在,使晶界成分与晶粒内部成分差异很大。晶界区的原子能量较高且电位较负,在溶液中相对晶粒内部相当于阳极,能够优先溶解,从而引起强烈的晶间腐蚀。
三、近中性pHSCC
1985年,加拿大首次发生了在管道脱落涂层下的穿晶型SCC,随后其他国家如墨西哥、意大利、前苏联以及沙特阿拉伯等也陆续发生了穿晶型SCC。这些裂纹都比较宽,发生腐蚀的部位基本上在防腐层剥落处,同时存在着Na2CO3-NaHCO3溶液或NaHCO3晶体,液体为pH值6~8中性的碳酸盐溶液。TGSCC多数发生在气温较低的地区,这可能同地下水中CO2浓度较高有关,TGSCC发生时没有明显的电位衰减,通常将这类SCC称为近中性pH SCC或非经典的SCC,用以区别浓碳酸盐-碳酸氢盐溶液中的IGSCC。这两种类型的SCC有一些相似之处,如裂纹均沿着与管道轴向平行的方向发展并引起管线开裂,裂纹多数在管道的下底侧形核,裂纹的侧壁通常覆盖有磁铁矿膜或碳酸铁膜。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管线钢在近中性pHSCC提出了三种机制:阳极溶解机制、氢致开裂机制和阳极溶解与氢脆交互作用机制。
(一)阳极溶解机制。在近中性pHSCC机理研究的中,对于形成的机理没有任何一种观点能达到广泛的共识。Wilmott等在414钢+NS4溶液杯中进行了电化学实验和裂纹扩展实验,得出近中性pHSCC可能是AD机制,但同时氢的作用也不能忽视。Gonzalez-Rodriguez等采用SSRT试验方法,对通过不同热处理状态的X80管线钢在稀NaHCO3溶液中的SCC行为研究表明:在室温下X80管线钢的SCC是阳极溶解和膜破裂机制。
(二)氢致开裂机制。经典的氢致开裂理论认为由于腐蚀的阴极反应析出氢,氢原子扩散到裂缝尖端的金属内部,集中在晶格中三轴向应变的局部区域,使得这一区域变脆,在一定的拉应力作用下产生脆断。HIC机制普遍认为:氢能促进位错的发生和运动,因此在比空拉时更低的外应力作用下,由于氢促进的局部塑性变形就会发展到临界条件,促使金属局部地区的应力集中等于被氢降低了的原子键结合力,或降低了裂缝前缘原子键结合能,或由于吸收氢而降低了表面能,或形成H2造成了内高压,促进了位错运动,生成了氢化物等,从而导致了氢致微裂纹在该处形核。
(三)阳极溶解和氢脆交互作用机制
Parkins提出的阳极溶解和氢脆交互作用机理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可。其阳极溶解与氢脆交互作用的模型为:裂纹起始于钢管表面的蚀坑处,此处局部环境的pH较低,并在蚀坑内产生了氢原子;地下水中CO2促进形成了近中性pH环境;某些电解原子氢渗入钢的基体,使钢的局部力学性能退化,裂纹就可以在阳极溶解和氢脆联合作用下起始和长大。
管线钢的应力腐蚀受到材料、力学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对材料的电化学行为、传质动力学、氢的吸附和扩散聚集等发生作用,进而对裂纹的形核、扩展过程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其开裂机理必须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