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碳经济下看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
王强 2011-08-19
摘要:北极冰川还在不断融化,气候异变让人类认识到温室效应的可怕,也认识到高碳经济的可怕。因此,低碳经济不得不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各大高碳行业都在面临着转型。作为高碳经济代表的石油企业,在低碳经济下如何发展很值得探讨。低碳意味着对石油企业传统业务的颠覆,要求石油企业高碳行业向低碳行业转型,这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是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文章在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并就当前经济形势下,对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石油企业;发展策略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即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形式,尽可能地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以缓解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将环境与经济放在同等位置上的经济模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一)化石能源紧缩
就全球趋势来看,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在逐年看涨。从世界能源结构上来看,化石能源的使用成为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但是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已经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因此,就如何高效利用现有的有限能源,并加速开发新能这一方面,人类已经达成共识。
(二)发达国家的经济过渡与发展我国家的经济转型
“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众多发达国家一跃成为国际经济水平层面的佼佼者。然而享尽自然给予的各种“恩宠”后,这些“先进者”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从工业发展历史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就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转型,即发达国家已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经历了高碳经济阶段,在转型结束后开始降低能源消耗量,并在全世界都提倡低碳经济的时代,成功完成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过渡。而发展我国家高碳经济阶段的起步就比发达国家晚,此时的发展我国家的经济正处于高碳经济的高潮阶段。也正是此时我国的能源储量和环境状况也亮起了警示灯,因此,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向低碳经济转型。
(三)温室效应向人类提出的挑战
全球变暖使得气候异常,暖冬、酷暑等极端的恶劣天气频繁出现。冰川融化使得大量北极熊失去栖身之地,甚至会因为捕不到食物而溺死海中。水平面上升,大陆板块随时都可能被大海吞噬。由于气候异常,大量的物种濒临灭绝,严重地影响了生态平衡。如果这种气候持续下去,食物链断裂,灭绝的厄运迟早会降临到人类的头上。这是自然对人类的“回礼”,面对自然的愤怒,人类不得不为自己所做过的一切付出代价,所以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保护环境,也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保护环境。
作为发展总国家,面对低碳经济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发展?作为我国能源支柱的石油企业又该如何发展,下文将分析低碳经济给我国石油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石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
石油企业是我国化石能源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石油企业应为先驱。
(一)优势
就我国现在的经济形势而言,石油企业要发展低碳能源,仍应将重点放在石油和天然气上。而发展这两种资源,石油企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源于能源开采、运输方面经验的积累;其次,在能源技术方面我国大多数的石油企业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再次,为了鼓励石油企业大力发展海内外的资源开发,国家在财税政策上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最后,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石油企业能源发展的亮点,近几年来在天然气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同时,国内的大型石油企业已筹备着向煤层气和海上天然气进军。
(二)劣势
石油、天然气虽然相对比较环保,但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维持现状,未来的能源结构还是要以可再生的新能源为主。但是石油企业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基本集中于常规能源的产业链上,对于可再生新能源的研发,技术层面上还是稍显落后。我们的节能减排只能通过节水、节地以及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装置等技术性较低的方式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发展绿色经济的渠道去谋求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新能源的竞争中,不具备竞争优势。
(三)机遇
从长远利益来看,低碳经济有利于推动石油企业的发展。首先从我国化石能源的特点分析,煤多、油气少一直都是我国化石能源的特点。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石油产量远远无法与消耗量持平,这使得我国对石油进口产生了过分的依赖。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还是无动于衷,石油公司的保供压力会持续增加。但是在低碳经济模下,原来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就会转向排放量较小的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有了新的消费增长点,石油企业就可以转变生产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均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其共同点就是实现油气企业向能源企业的转型,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新能源的开发。在产业和业务结构上进行调整,根据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企业的转型将带动起经济增长新高潮。
(四)威胁
石化能源总量在持续减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日后必然会主宰我国能源市场,新能源种类繁多,所以我国能源市场在未来将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即石油企业由传统化石能源创造出来的市场份额必然会被瓜分,很难重复往日的市场主体地位。此外,国家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发展,必然会以税收等政策形式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发展加以限制,总体看来经营前景不是很乐观。此外,由于石油产量低,为了满足社会生产需要我们仍需依赖石油进口。但是这种背景下,西方国家会以低碳为借口加大贸易壁垒,加大了资源进口的成本就意味着加大了石油企业的生产成本,缺少了成本优势,国际竞争力会明显下降。
三、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石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石油企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上,石油企业应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发展低碳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意义非凡。 (一)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
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与日俱增,而短时期内,新能源还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我国石油能源储备量虽然不大,但是天然气能源的储备量却是相当的丰富。这种形势下石油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在保持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加快天然气业务的开发,作为清洁型能源,天然气可以充当化石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过渡能源。所以走绿色发展之路,石油企业首先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
(二)有序发展新能源业务
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决定了新能源的开发将成为石油企业未来经营战略的重点。目前国际上很多大型石油企业都将战略主场转向了生物资源的开发,如道达尔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开创了生物燃料开发的先河。又如壳牌石油,早在1997年就建立了独立的生物能源部,其生物能源业务在世界石油行业范围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2000年以后,该企业又加大了对生物能源方面的投资。再如巴西石油,企业预计2007-2011年在开发生物能源领域投资3亿美元。我国石油企业要在新能源的开发与实践中起到先锋作用。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在开发非常规油气能源领域表现突出,加大了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的开发力度,同时加大可燃冰开发技术的研发,在生物资源领域重点加强非粮乙醇和生物质柴油的开发与生产,不断提我国清洁型油气资源的保有量。
(三)牢固树立节能减排主体意识
石油企业虽然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就生产而言,它也是我国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企业。所以,积极探索低碳能源开发,保质保量地为社会提供清洁型能源是低碳经济下石油经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树立节能减排的主体意识,大力推广余热回收等资源再利用技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
(四)发展二氧化碳处理技术
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低碳不等于二氧化碳的排放为零,因此,推行低碳能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二氧化碳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的二氧化碳处理技术有回收在利用和永久封存两种,已经投入到广泛的应用之中。现在很多石油企业都在石油开采领域加入了二氧化碳强化技术,这种技术对于挤压地下油气资源十分有效。此外在化工领域,将二氧化碳回收并加工成可降解的环保塑料或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甲醇、碳纤维、沥青、建筑材料等等。可以将回收来的二氧化碳充分再利用,在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同时,也提供了新型的物资原料。此外,石油企业还可以凭借现有的地质技术,在已经枯竭的油田寻求有利于永久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构造。无论是回收还是封存,都可以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但是这一切都依赖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各石油企业要积极合作,从源头上实现低碳减排。
四、结论
为了发展经济,我们不惜破坏环境。现在环境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反作用力使得我们不得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就是协调二者关系的结果。低碳经济决定了各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决定了清洁型能源的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体。作为石油企业,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方面我们有绝对的优势,而且低碳经济否定了煤炭的能源主体地位,这就给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相对清洁的能源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但是我国的石油储量还是有限的,天然气能源却极为丰富。这就意味着低碳经济时代,我们要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并以此作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过渡。与此同时,我国石油企业要做到未雨绸缪,加速低碳技术的研发、加速新能源的开发,随时做好转型的准备。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在非常规能源开发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生物能源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面对新能源之间的竞争,传统能源优势已经发挥不出作用,因此,只有加速开发出核心产品,才能增强在未来新能源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保住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周宏春.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J].绿叶,2009(1).
2、吴晓青.关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6(5).
3、潘家华.满足基本需求的碳预算及其国际公平与可持续含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
4、夏光.动员国家力量发展低碳经济[J].绿叶,2009(5).
5、郭代模等.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10).
6、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上海节能,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