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讨

周镕基 何云 谭忠真  2009-10-09

[摘 要] 地方产业集群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江西省赣州地区依托其丰富的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逐步形成了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在崛起过程中提升了赣州地区的区域竞争力。但不可否认,目前,该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系列的难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赣州地区 政府应充分利用经济、行政、文化等手段,对本地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有色金属产业企业自身则 应延伸产业链,并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同时,结合“红三角”的区域合作优势,不断壮大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从而有效地 促进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

一、当前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现状分析

(一)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概念。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有色金属产业的开采、加工等大工业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将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另外,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属于资源型产业集群,它是相对于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言,有色金属矿产流动性最弱,以有色金属开采、加工的资源型企业在资源禀赋地区具有空间集聚现象。

(二)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优势。赣州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十五”期间,有着“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誉的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钨的储量占全世界的26%,离子型稀土储量占全国的40%,氟盐化工原料也十分丰富①。有色金属产业作为赣州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不仅使得这些优势矿产资源迅速得到开采、加工和利用,其产业成长为支撑赣州经济大厦的脊梁,而且赣州有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中国五矿集团、日本住友、北京安泰科技等一批合作项目纷纷落户赣州市;江西耀升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赣州特精钨钼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壮大。

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大,产业的影响力强。与“九五”末相比,“十五”末有色金属产业工业增加值从3.56亿元增至30.1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7亿元,增长5.64倍;利税总额达到14.1亿元。“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地位和作用正在逐步增强。为促进钨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赣州市钨业协会推行了行业自律和联合报价制度,以引导和规范市场秩序。目前,钨精矿的年平均价格达到了10.6万元/吨,每吨比2005年增加1.8万元。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影响力日益提升,钨产业现已成为全市工业的领军力量②。以前依靠卖原矿,因而在价格和产业发展上受制于人。现在一手抓控制资源,一手抓深度加工,赣州钨业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全国市场。赣州有色金属产业正朝着“世界新钨都”的目标迈进。而这一成效的取得正是得益于独特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推行,其大大提升了该区域的竞争力。

(三)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虽然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样存在着严峻的挑战。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缓慢,步履蹒跚。目前,该产业集群的结构模式仍然是以原料供给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产业链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延伸。虽然近几年某些企业状况有所改观,但总体上有色金属产业没有做大做强做精,整体产业缺乏影响力和带动力,没有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提升有色金属产业的精深加工。绝大部分小型矿业追求短期利益,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等掠夺性开采现象普遍存在。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严重,矿产品结构单一,加工度严重不足,没有与其他相关的产业联系起来,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

2、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水平落后,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无休止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年销售收入比没有形成比例,低水平重复建设隐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我们在赣州地区的崇山峻岭中发现,除了“大跃进”式的无序滥采外,低水平重复建设比比皆是。在目前钨矿产品冶炼加工设备一半以上处于闲置的背景下,钨加工制成品也仍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附加值低,作为储量世界第一的资源优势没有在经济上体现出来。相反,国外企业买进赣州地区的廉价成品、半成品,加工成高精尖产品后返销中国市场,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资源优势的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品却没有价格优势。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对产业集群分为两个层次:低次聚集阶段和高次聚集阶段。而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仅仅还停留在低次聚集阶段,只见单个企业内部规模扩大,而不是同类或不同类企业集中构成的比例增大。并且,赣州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也主要是靠政府推动,并没有上升到由市场自发驱动和政府推动两者兼顾的产业集群模式。

3、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较差,非法采矿点多。国家已经把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行业,因为有色金属资源终究会枯竭。赣州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污染十分严重,致使在很多矿区附近河水常年混浊,河床抬高,矿区环境令人担忧。据统计,赣州市信丰县当时全县有1000多个开采点,导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3.7万亩,淹没耕地400余亩,给7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5万多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赣州地区亟待发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另外,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当地人不顾生产安全,在没有办理任何采矿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对有色金属资源大肆开采,造成当地有色金属产业开采秩序混乱,根本没有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二、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模式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发展赣州地区有色产业集群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包括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通过集聚效应使边际收益递增,生产成本降低。同时,通过集聚效应可以加强营销优势,形成“区位品牌效应”。如法国香水、意大利时装等。而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也类似会在该地区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因为经济外部性主要来自于集群内部的R&D外溢和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性外溢,使集群内企业互补,降低各种活动的成本。地区存在着优势,并不是取决于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该地区明确的产业分工所达到的外部经济效应的程度。相同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个地方,很大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在起作用。由于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就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同时也产生巨大的需求,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价格的供给。

(二)赣州地区发展有色产业集群可降低其企业交易等成本。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一个过程。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当把交易费用这个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放入产业集群中来进行探讨时,地理上集中的含义意味着集群内企业拥有共同的制度、文化、社会环境,而这可以有效降低知识与经验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影响交易成本的一个主要方面;地理上的集中自然意味着消除或大大减少因为空间距离产生的交易费用;集群也是信息的集聚,其本身就具有网络化的特性,这既有利于信息的收集,也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这明显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长期合作,内部信誉体系比较完善,可以有效防止机会主义以及道德风险等。因此,签订、执行契约等所需要的交易费用也大大减少。同样,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发展能降低该地区企业交易费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小数目条件,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提高信息的对称性等,这样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成本。而对于企业之间,可以逐步打破企业间的相互“自我屏障”,减少企业间信息沟通的时间成本及其他费用。在赣州地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很容易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成本,例如运输成本、技术传播、扩散成本,等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赣州市龙南县稀土开采建场为例,各地竞相投入开采,许多县效仿全民上阵,都以“零打细敲”、大面积乱挖滥采为主,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生态环境、劳动力、资源流失等付出巨大成本。 (三)赣州地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可产生集群剩余。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种新的产业运行模式即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小企业来说很容易享受研发溢出效应,产生集群剩余,即企业在加入集群氛围之前的利润与加入后的利润之间所形成的差额,它包括收益剩余和成本剩余。鉴于赣州地区资源禀赋的特点,钨矿与稀土等有色金属产业都并非高科技产业,而是属于资源型产业,因此,适度的产业集群能使他们追求收益剩余。

产业集群对一地区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如根据就业集中度或区位商来衡量企业集群的程度,同样也知道产业集群能提高该地区的就业率,利于技术、制度扩散与创新。总之,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对于该地区来说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途径。

三、完善赣州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对策分析

各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应选择一条适合其地区发展的模式,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集群、浙江绍兴的轻纺产业集群等。赣州地区也不例外。基于该地区特有的有色金属产业资源优势,选择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