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当今全球经济趋势与我国应对挑战的经济战略浅析

胡博  2011-12-23

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当中,国家的发展策略要通过正确分析国际经济整体趋势,知己知彼,进而才能制定出面对我国经济实际,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本文通过分析了国际宏观经济局势,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国家,再到具体分析中国的经济成就,明确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同时引用管理学中的swot矩阵分析,找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分析。 关键词: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危机经济复苏经济战略 一、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分析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在经历了上世纪就是年代的繁荣,高度的经济繁荣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并使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迅速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为继续确保经济的长周期繁荣,美联储强行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初的6.5%下调至2003年6月的1%。但是用更大的经济扭曲来代替原有的市场扭曲只能使经济发展中泡沫越来越大,并无法化解不断积累的社会经济风险。当低利率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使得美联储开始迅速提高利率,这就成为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2008年,次债危机演化成影响全球的超大型金融危机。如今,美国的失业率依然居二十年以来的高位,降低失业率依然是美国最主要的政策目标。而由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降低失业率无可避免的带来通货膨胀,而如何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这是一个难题。加之美国债务持续增加,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主权债风险持续增加,虽然近期美国经济反弹势头明显,但难以持续。而欧洲在最优货币区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坎坷不断,有一种可触摸的表现形式“欧元”,却缺少核心的政治联盟,政治一体化变现薄弱,缺少政治中心。还未从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中恢复过来,又陷入了整个欧洲更为广泛的主权债务危机当中。发达国家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的泛滥,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给新兴市场家造成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增大了资产泡沫与通胀风险,给未来的经济复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其他发达地区如日本,在陷入了发展的长期停滞与衰退,加上此次日本大地震对东京周围的工业圈有着严重的打击,并有长期持续影响的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又对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 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金融危机这个亚洲经济的转折点后,中国地位开始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实力地位显著上升。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在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具有典型特色的金砖“五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由于近几年来增长较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加之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全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9.7%,人口占全球42.4%,这些优势都使得金砖四国的国际地位显著增高,在国际事务中都具有重要影响。《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中指出。近十多年来,金砖国家发展迅速,追赶发达国家的势头相当明显,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规模世界排位提升、对发达国家赶超效果明显。蓝皮书指出,21世纪头十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佼佼者。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增长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在2011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的三亚峰会,将为金砖国家在摆脱世界经济危机、加快世界经济复苏中继续发挥火车头作用,在实现世界和平、合作、发展的崇高目标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新兴市场国家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亚洲需要强大核心与动力支持危机后复兴的强烈愿望,在中国在国际经济日益增长的地位下,作为亚洲区域发展的领导者,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者,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导者,中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以GDP约为一万亿美元只在世界排第七位。21世纪的这十年中,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每年都有所增长,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提前12年实现“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国内方面: ①“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并由此带来了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资给予了强有力的保障。 ②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改善,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加快1.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 ③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城市公共交通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和能源等基础产业、煤炭开采累计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 ④过去五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 这一系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已经涵盖18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亚洲联盟日益紧密,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潜力大。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在“十二五”期间,双方将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此外,在东盟的“十加三”会议的促进下,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全面合作机制逐步展开,另一个经济发展强劲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开始推进“东向政策”,再加上在中国举办的以推动经济交流,协调合作,区域经济整合,促进亚洲国家实现经济目标的博鳌论坛,整个东亚已经呈现“中国为心,八方汇聚”全面合作的潮流。 二、我国应对国际挑战的战略措施选择 1.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加大国际投资 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最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在国际经济上增强其掌控性和主动性,以规避在国际贸易中日益严重的反倾销贸易壁垒。2010年,我国对外投资占全球第五。广大亚非拉国家越来越多的呈现“中国化”拉动的特征给了我们很大的国际合作的空间。利用我国率先走出危机的优势,和全球第一的货币储备,施行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战略,完备国际经济链条,提高国际经济活动的综合效益。利用国际货币储备的优势,选择正确的国际投资战略,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力度。这次国际经济危机为中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其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以亚非拉为主体的国际基础资源开发的战略投资,这些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开发的潜力大,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二是对和中国贸易额大的欧洲、北美洲和亚洲为主体的国际消费市场控制能力的投资。这些区域受这次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最大,影响的时间也可能较长,正是投资的最好时机。 2.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不足):增强企业综合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困难坎坷不少,例如我们总体势力还不强,大部分企业缺乏海外运营的经验及必要的人才储备,不具备国际投资和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企业经营追重视眼前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利益,造成外部不经济。“走出去”的企业不仅要在资源开发投资的综合能力上持续下功夫。还要求整合力量,在国内经济引领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引进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丰富的投资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从而整合内部,增强国际区域合作和信赖。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形成优势互补,学习、整合并改善国内的有利于创新与创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同时给予金融行业的转型与改革提供温床与外部环境。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