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探讨

佚名  2021-01-22

摘要:探讨共同产生于中华大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促进之处,并指出二者间的现存冲突,重点是让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冲突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了30 多年的计划经济政策。此后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1992 年党的十四大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到一起,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国的市场经济就是有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积淀,不置可否的是: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因素曾与我国的计划经济相适应,反作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应运而生和不断建设,传统文化中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部分渐渐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障碍,传统文化摒弃掉了一部分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容的因素,获得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1.1 平均主义到“先富帮后富”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平民百姓中,“均田”“均富”“均贫”的思想弥漫。孔子的名句“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妇孺皆知,这种平均主义的思维方式代代传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人们对平均分配产生了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平均主义的计划经济政策给经历了封建压迫、外国侵略以及绵延战争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使得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平均主义思想产生的进步作用是因时因地而论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平均主义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在人们的内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平均主义的束缚逐渐体现了出来: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个人的努力与报酬出现脱节,某些人还会因自身物质条件较好于他人而存在心理包袱,等等。在市场经济运行阶段,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帮后富”思想受到人们青睐。“先富帮后富”思想意味着允许物质分配上的差别,人们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率先实现富裕,再带动周围的其他人一起走向共同富裕,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主义思想也不再受社会追捧。

1.2 “重义轻利”到“义利统一”

义一般是指道义,强调尊重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即公利。利在狭义上指物质利益,广义上包括一切功利。义利观早在古代西周时期就已经萌芽,但作为理论形态的义利思想则是在春秋时期才出现的[2 ]。在中国古代各类思想争鸣中,重义轻利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孔子在义利之间主张着“君子义以为上”,孟子主张着“去利,怀仁义”。西汉的董仲舒对孔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提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自西汉时期起,儒家思想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便逐渐发扬光大。历史发展到市场经济运行时期,人们正当的自我利益最大化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的“重义轻利”已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正如邓小平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 ]人们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又照顾到公共利益,“义利统一”就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

1.3 “随遇而安”到积极进取

“随遇而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指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感到满足。庄子有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朱熹在其书《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尽心下》中谈道“言圣人之心,不以贫贱而有慕于外,不以富贵而有动于中,随遇而安,无预于己,所性分定故也。”在古代社会,百姓们安贫乐道,对自己当下“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感到满足。这种状态有利于社会统治的稳定,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这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是分不开的。但是“随遇而安”的思想容易流于懒惰和庸俗。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无论人们是否愿意,都必须开拓进取,参与到各类竞争中,否则将会失去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积极进取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能得到发挥,这便是对传统文化中“随遇而安”思想的积极突破。

2 市场经济在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促进下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取得发展和完善,这得益于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也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作为无形的力量对其加以促进。这正印证了马克思所提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传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 ]

2.1 市场经济建设受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指引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崇尚“和为贵”和“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必定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使之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否则市场经济将难以为继。和谐思想表现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就是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其一,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也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二,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难免出现各市场主体间的摩擦。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人和人之间的“和为贵”思想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消除信任危机并保持融洽关系,更好地进行经济活动。其三,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天的关系是和衷共济的,重视在经济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当前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就是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充分体现。

2.2 市场经济环境受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熏陶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诚信。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墨子言:“言不信者,行不果。”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诚信思想几乎关乎每一个人。其一,诚信思想成为当代公民认同的道德原则。诚信思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人们具备着良好的诚信观念,能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若每个人都能遵守诚信,将大大增强人们参与竞争合作的信心,还能降低市场交易的风险和代价。其二,诚信思想成为市场经济主体活动的行为准则。企业家和企业要努力树立信用,生产的产品要明码标价、货真价实,否则会影响其销售,更严重会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当前中国坚持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法治化道路,正在不断完善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努力从根本上铲除失信行为,这将更加有力地保障市场经济环境的健康有序。

2.3 市场经济发展受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鼓舞

自强不息精神最早记录于《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述而》中有这么一句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告天下》中也有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自强不息的基本内涵是:人的一生会遇到重重困难,所处的环境不会一帆风顺。但是要永远坚持不懈地努力,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强不息精神从古到今代代传承,造就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姿态。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秉承自强不息精神,追求提高自我能力,寻求激烈竞争中的一席之地;企业不断改进自己的设备和技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优势。虽然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够完善,同时还面临着激烈的全球竞争。即使面对经济发展中再大的风险和挑战,也要坚决靠自强不息的精神,顽强拼搏,努力突破重重困难和障碍,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2.4 市场主体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现代管理智慧

在市场经济中商场如战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行业竞争群雄逐鹿,市场主体要想在经济活动中作出正确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大量现代管理智慧。兵家的孙子提倡“知己知彼”,就是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解透彻,才能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取胜地位。“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就是讲市场主体要根据敌情而制定战略战术,在经营活动中灵活多变,做到“先谋而后事”。道家最为核心的就是“无为”思想,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认为“无为”思想是企业管理中的最高境界。管理者要做到不大包大揽,面对有才干的员工,不要干预他的具体事务,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这样反而可以使企业充满发展活力,以较小的管理投入获得较大的管理效益。除此以外,《中庸》中“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的观点,《墨子・亲士》中“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观点,都指出了人才的重要性,依然值得各类企业加以学习。现代企业注重人的因素,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都是对这些观点正确性的证实。

3 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现存冲突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仍在继续,但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还未完全消失,这些消极因素与当前市场经济中的某些新观念相冲突。因此,必须要重视这一冲突现象,这对逐渐认清传统文化中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糟粕部分,继续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1 市场经济中的“服务型政府”观念与传统文化中“官本位”观念存在冲突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倡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摒弃人治思维,树立法治意识;摒弃特权思想,树立服务理念。但现实情况是,政府职能转变仍有不少阻力,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仍在社会中弥漫。中国的封建专制时期长达2000 多年。封建专制期间的社会阶层结构划分有“士农工商”的说法,显著特点是官贵民贱、官尊民卑,即取得官职的人拥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利,这体现了浓厚的“官本位”观念并延续至今。这些“官本位”观念与当前国家倡导的“服务型政府”理念格格不入,阻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进步。

3.2 市场经济中的法治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人治观念存在冲突

“把经济的和政治的、宗教的和道德的、民政的和军事的许多权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最明确无误的文化特点。”[5 ]这种文化特点就是指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的人治观念,即国家的君主或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习惯用个人的意志来解决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法治,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用来反对个人权力过分膨胀而对他人的侵犯。在法治经济中,人们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保障,可以自愿、平等地进行商业活动。而传统文化中的人治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专断性,这是目前制约市场经济法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原则与传统文化中的“重公轻私”观念存在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公”与“私”的观念总是蕴含着褒贬意味。“公”往往意味着高尚和先进,“私”往往意味着狭隘和片面。这种“重公轻私”的观念延续至今,使得国内的民营企业不能享受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原则。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很容易受到国有企业挤压,特别是“当市场受到波动和价格控制的时候,就使得民营企业处于一个不利的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它往往最先受到打击”[6 ]。并且还容易忽视对民营企业的保护,比如民营企业在受到产权侵害时难以找到有效的救济途径。最近一段时间,个别人甚至发表了一些怀疑、否定民营经济的言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等,这些观点违背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原则。

4 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7 ]中国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且没有中断,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能够与时俱进的。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面前似乎显得先天不足,某些观念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观念存在冲突,但仍要尊重历史的积淀,借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契机,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从而建立名符副实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1 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

其一,中国的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而来,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否定。例如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核心的集体主义观念。中国自古就有宗法血亲制度,本人认为这是集体主义观念的渊源。在集体主义观念作用下,中国的各类政策决策迅速且容易被人们接受并执行,降低了不少组织管理成本,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集体主义观念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可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保障市场经济的顺畅稳健建设。其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是处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西方国家价值观念。一些西方国家大力宣传“西方中心论”,认为西方价值观是优越的和“普世”的,他们在文化交流中推行着文化霸权主义,甚至一些国家试图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面对这些文化交流中的阻碍,要坚决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有裨益的积极因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同西方的错误思潮做斗争。正如习近平所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8 ]其三,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商品拜物教客观存在,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市场经济中的缺陷,要坚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而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如勤劳节俭、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等人格操守箴言,这与市场经济追求物质利益并不矛盾,且在防止和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斗争中起重要作用,有助于净化中国市场经济的经济氛围,对于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深远意义。

4.2 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自身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时期,经济建设无疑是国家各项工作的重心并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与此同时,文化增长依旧落后于经济增长,难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展现传统文化自身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4.2.1 坚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转化是要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发展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诠释和解读。需要对中国古代历史上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作通盘考察,在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取各家之精华,挖掘其中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处事方法、生活理念等思想瑰宝。可以利用舆论热点话题和网络热词,将这些思想文化转化为现代语言,并采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将其广泛传播到经济生活之中。4.2.2 增强传统文化影响力“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意识到了文化的力量。但是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产业贸易逆差较大,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也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基因,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提高对外交流水平,让古籍里的文字和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并将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出去。除此以外,应继续完善对外交流机制,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以更加创新的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在赚到掌声和喝彩的同时,更大程度地收获经济效益。4.2.3 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48%。然而目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可以占到国家GDP的15%以上,文化产业成为他们名副其实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中国的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结果之一应是文化产业的繁荣,国家应该加强文化产业建设。第一,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努力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融入文教商品的生产之中。第二,拉大文化消费。可以通过打造历史名人故居、传统文化民俗村、历史文化名城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激发人们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第三,继续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在电影电视节目制作、表演艺术、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中不断加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还可以充分利用名人效应进行传播。

5 结束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