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需建立天然气战略
李兆清 2008-06-17
21世纪是天然气世纪。这是一个无争的事实。
但是,如果告诉您中国居然还没有统一的天然气战略,您可能惊讶而不相信。然而,中国到处发生的“气荒”让你不得不相信。从去年8月飙起的LPG涨价浪潮,几乎席卷大半中国。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秘书长迟国敬证实,“气荒”已成为当前一个“相当重要的案例”。在中国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两年后的今天,为什么许多地区冬季天然气供需矛盾依然紧张?
去年气荒,今年涨价--在2006年年低,天然气涨价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除了上调价格,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并且每3年调整一次。
“更可怕的就是这种价格调整联动机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肖重斌就此事接受采访时说。 所谓价格调整联动机制,说白了就是随行就市。如果上游价格调整了,居民家用的天然气价格就随之变动,调整的额度按联动公式计算。这3年调整一次的联动机制一旦正式实施,也就意味着3年里民用天然气的价格调整可以不再听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天然气行业要走出“投资靠政府、运行靠补贴、亏损靠涨价”的怪圈,必须深化改革,打破垄断,提高效率,而不能指望提价扭亏,更不能让老百姓买单。
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应尽快改变中国尚没有统一的天然气战略的局面,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中国天然气发展长远战略,促进中国气态能源的跨越式发展突破。
中国居然没有天然气战略
国家信息中心处长助理、经济师凡茂告诉《能源思考》,中国天然气工业一直是石油企业的附属企业,属于幼稚产业,规模小而且零散,且未形成国家级工业体系,更没有形成国家级的统一的天然气战略,这样的局面下,中国的天然气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毫无竞争能力。
对天然气的发展,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战略,并且的确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主张向现代化国家看齐,加大石油天然气消费;另一种认为国内煤炭最丰富,还是以煤炭为主。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中国的能源结构优化是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加大清洁能源的比重是必然趋势,天然气是要加大发展的。
另外,天然气工业的三大巨头--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的垄断也对中国天然气工业的良性发展造成危害。凡茂经济师告诉《能源思考》,天然气的垄断程度要比石油还厉害,石油炼制和零售环节还有一些其他资本的参与,而民间资本参与天然气则是很困难的,从开采到输送,几乎被三巨头所垄断。在去年那场席卷大半中国的“气荒”中,主要供气者三大巨头自然不能置身事外,甚至被指摘为“占而不采”--不去积极开采圈占的天然气资源,却想在现有的狭小市场中倒逼天然气价格上调而牟利。
这仍然距市场化相去甚远。市场化要以多元化为基础,在目前天然气供应基本被三大巨头所垄断的格局下,几乎没有任何条件能够保证市场化不会成为垄断利益的幌子。 “因为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可能会导致以‘与国际接轨’为理由的‘市场化’价格,最终是,垄断集团得利,而消费者埋单。”银河证券研究员李国洪表示。
目前中国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四川、陕甘宁、新疆和南海西部4个地区,仍然属于区域性产品,不能形成全国性供应局面。
“中国不是个贫气国,天然气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天然气等气态能源占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比例实在是太低了!这种状况不改变,将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副院长李景明教授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24.2%,而中国能源结构则以煤为主,天然气所占比例仅为2.7%,仅为世界平均值的十分之一,为亚太地区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中国根本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天然气发展战略。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戴金星院士介绍说,“这与中国能源储量的结构有关,也与我们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手段的落后有关。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一直以为中国是个贫气国。但从目前的探明储量来看,应该说中国的天然气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国务院能源顾问、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认为,应当把天然气作为重要的一次性替代能源来发展。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目前发展很快,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也需要高效清洁的燃料。当前应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对天然气发展的系统规划。中国发展天然气的关键在于增加供应能力。中国天然气产量“有希望”在2020年达到2000亿立方米。
另外,健全的市场体制对于市场的发育至关重要,而目前国内在天然气价格制定、合同履行、天然气分配和市场开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现在国家按天然气的应用制定井口气价,井口价加净化费和管输费,后为用户价。净化费按国家收费标准执行,管输费现无统一标准。尽管国家已多次调整气价,但仍存在价格背离价值的情况,影响企业投资天然气产业。城市天然气用户价格现由各当地政府制定,用户利用天然气还需交纳数值很大的费用,存在较多不合理的情况,影响利用天然气的积极性。天然气从生产到消费经过多个环节,现在没有能有效保护买卖双方利益的标准购销合同和保证合同履行的措施。一方面拖欠气款将影响供气企业的生存:而另一方面,保质、保量的供应是用户的基本要求。
目前,天然气是国家统配商品,这种模式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开放市场是促进天然气利用的有力措施。目前有两大垄断经营的网络影响天然气的利用。一是城市天然气管网,二是国家电网。这两大领域对第三方不平等、不透明,对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不利。长期垄断经营不利于从多渠道吸引投资天然气利用项目,更不利于通过竞争降低成本和促进消费。
资金问题是困扰天然气产业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妥善解决,才能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中国居然没有天然气工业
作为研究天然气的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胡见义不仅是发展天然气工业的积极倡议者,也是长期研究中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实践者。他早就提议20年内建成中国天然气工业体系。针对当前出现对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表示怀疑的一些说法,以及天然气开发利用中碰到的难题,胡见义认为,如果不抓紧推进中国天然气开发利用和利用世界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良机,中国今后发展天然气会延迟更长的时间。
胡见义院士认为,中国目前仍然没有建立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天然气工业体系。同时也没有形成全国型大供气系统。目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的天然气工业,天然气消费量仅占能源消费的2%多一点。政府首先要尽快出台天然气发展战略规划,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跟上,政府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地方企业和人民合理利用天然气。
越来越多的专家一致认为,大力发展以天然气为主的气态能源是中国今后的一项长期战略,而天然气工业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上游勘探的突破推动了中、下游管道建设与天然气消费的发展,反过来没有中游和下游的发展,上游投入的勘探资金就长期得不到回报,会影响上游勘探的持续发展。因此,在中国天然气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下游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应加快管网等基础建设的步伐,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积极落实下游用户,保证天然气上、中、下游同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以改善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因此专家一致呼吁,国家应尽快制定能源发展的整体规划布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加强天然气地质和开发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和推广,形成适合中国煤层气特点的勘探开发模式,加强天然气大型管道的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处理好资源与管道的协调关系。通过加快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利用、适度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争取天然气在未来能源消费中达到10%。
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中国西部,而天然气消费市场却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此,下游市场的开拓、培育,以及长输管道的建设滞后于资源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由于资源分布及其特点以及与市场消费区的不匹配,再加上天然气产业投资大、回收慢、周期长、风险大,上、下游发展不协调等不利因素,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将受到制约和影响。
目前,中国天然气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存在政府专门管理机构缺位,有关政策、法规缺位,供应主体企业与利用主体企业合作缺位等问题。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法规是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地向低碳化演变,中国天然气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应从国内天然气市场供需规律入手,根据国内天然气市场的发展进程,预测天然气市场的发展趋势,制定新世纪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战略及措施。
经过20多年的勘探研究,目前探测可知,中国天然气远景资源量可达47.14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14-18万亿立方米,目前中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86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47万亿立方米),其中开发动用仅占有1/3的储量,还有2/3的储量没有动用,可供开发的资源基础雄厚,剩余可采资源量11.5万亿立方米,加快天然气发展具备充分的资源条件。此外,尚有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资源(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当)作为接替和补充。同时,随着勘探深入、技术进步和研究进展,天然气资源量还能增加。
据悉,尽管天然气勘探滞后于石油勘探,但近年世界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2003年天然气探明储量已达到172万亿立方米,随着储量的增长,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也大幅度上升,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待发现资源均超过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可能还将持续增长,2030年前后可能超过石油。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时代是个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中国的天然气勘探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等盆地取得大的突破,发现了克拉2、苏里格和罗家寨等大型气田,启动了“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和忠武线等管道工程,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同时,天然气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利用天然气洁净能源已被社会广泛认同。
比较一致的看法已经逐步形成:天然气工业体系是资源、管道、市场、管理紧密衔接的系统工程。首先是政府要尽快出台天然气发展战略规划,要有导向性政策,不能以突发事件影响大的能源战略结构规划,不能用解决局部问题的方式代替全局统筹考虑。第二,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跟上,注意合理布局,考虑最大经济效益;第三,政府要有相应的政策推进措施,引导地方企业、老百姓合理用气。
未来发展战略趋于成熟
近20多年来,世界天然气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专家预计2020年在世界能源组成中的比重将会增加到30%左右。21世纪天然气将超过其他能源成为主要能源,将是一个天然气世纪。
中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最早的国家。但从全世界看,中国天然气产业整体水平还很低,资源探明程度仅7%左右,储量动用程度约50%,特别是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极低,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中国天然气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科技进步,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地向低碳化演变,天然气作为低碳化的清洁能源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而目前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很不适应。为此,国家从能源结构调整、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国策出发,“十五”将大力发展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这将为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国家信息中心的专家认为,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应成立国家天然气产业管理机构--例如国家天然气委员会,制定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扶持资金和税费优惠政策,确定天然气发展的主导企业,探索以主导企业为主、地方企业协调发展模式,组建专门的研究组织。近年来,中国天然气需求平均年增速高达11-13%,而国研中心的报告认为,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但是2020年我国天然气缺口达800亿立方米以上。但是,天然气的生产增长却远低于需求增长,而目前中国天然气50%的对外依存度必将带来能源安全隐患,最终演变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唐振华表示,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解决未来国内天然气供应的紧缺问题。
对于天然气如此大的供应缺口,唐振华表示,要坚持替代能源有经济性的市场定位原则,即LNG只替代单位等热值价格比自身高的LPG、油制品、电、人工煤气。通过这种市场开拓原则,防止市场的盲目发展,使LNG引进后有较强竞争力,替代后项目有经济效益,项目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副处长王晶认为,随着天然气消费与国内生产的缺口日益扩大。中国不得不着手准备提高报价以获得更大的天然气份额,这也使得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面临极大的上调压力。他说,中国天然气国际谈判很艰难,不少项目还都在进行中,主要就是价格问题,国内承受不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在“十一五”末期,达到1000亿立方米以上。今后20年,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可能会超过15%。雪佛龙天然气公司全球副总裁赛德斯(AudieSetters)预计到2020年将会有2500万吨的LNG进口规模。中石化东海西湖天然气公司销售部总经理李良认为,至2020年,中国的天然气将有800亿立方米(约合5600万吨)缺口需要进口。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地方企业等多家进行,各家独立经营,虽有利于竞争,但在勘探部署、开发安排上从本企业的利益出发,各行其事,进行了一些重复性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而,国家有必要成立一个完整的天然气产业管理体系,主要职责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各家的勘探开发工作,总体规划和部署,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国家应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建立起公平、稳定的永久性综合管理体制。考虑到上游和下游领域的构成不同,所需的监管及其程序也不同,因此,可分设永久性的上游和下游监管委员会。首先,将政策和监管职能从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使国有企业能够集中于盈利性经营活动,精简人员,降低经营成本;其次,创建一个新型的法律体系,以便通过法律为石油天然气的综合监管提供基础。
大力发展天然气。中国政府公开声明的目标是将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从目前的2.5%提高到2010年的6%。增加天然气的市场渗透率将减少煤的消费量,从而缓和用煤对环境、特别是对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