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机器人将怎样改变中国制造业?
佚名 2015-05-21
()这两年,全球最热的几个词,除了金融危机,在制造业里面,像机器人、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都是非常大的概念。
这背后是源起,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次上台的时候就提出美国的制造业回归或者叫“再工业化”,实际上早在10年前它们在做“去工业化”,当时的判断是,美国在制造业方面已经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缺少大的支撑,这样美国就完全可以在虚拟经济、科研等领域进行发展。
但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发现出问题了,经过分析发现,德国在制造业这块一直走在最前面,另外一个问题,RD作为前端,后端真正的出口和支撑在于有一个很好的制造平台,假如没有RD就只做了一半,链条是打不通的。
奥巴马和智囊团讨论,能不能搞制造业回归。但十年前美国制造业去工业化的时候,人力成本是瓶颈,现在成本问题更高。那回归靠什么?靠的不是经济学家,而是靠新的制造手段,这就是被美国称之为“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AMP),通过互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尽量少用人,通过新的制造手段,实现制造业回归。通过论证得出一个结论,美国会比中国当时的“劳动密集型”成本还要低30%左右。
在这个背景下,欧盟搞了一个“新工业革命”,那时候还没有提出“工业4.0”,那时候甚至有人提“第四次工业革命”,因为分类的基准不一样。后来大家就不再争论,干脆叫“新工业革命”。但是里面又缺少一个体系,来阐述什么叫新工业革命?
后来,德国人利用它的工业体系,通过以西门子为主的实体,真正的把欧盟的新工业革命落实到现在的工业4.0。
中国则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原有的“中国模式”不可持续,受到环境、人力资源、人力成本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国劳动力成本及生产力成本急剧上升,竞争力很快消失了。中国现在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怎么转?怎么升?中国同样没有一套基本的体系。
经过5年的时间,国家制定了“中国2025制造业发展计划”。现在全球制造业这块,几乎都处在一个大的动荡、变革时期,不是说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遇到了问题,而是说几乎全球都将不可持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在工业层面确实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有两个变革,一是制造模式的变革,即我们由一种追求效率、追求规模的模式,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就相当于“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另外一块与制造和产品有关,叫作产品和装备的智能化。
支撑这两个智能化的是什么?一是“互联网+”,包括数据、通讯、网络及智能传感等等。二是机器人技术。过去,所有的制造,人是最核心的部分,现在新的工业机器人完全可以部分替代或者全部替代人,作为主导地位。这两大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让新工业革命成为可能。
现在判断的转折点在哪里?现在还是10年后就转折?我们如何适时地切进去,不再作为一个旁观者。
一切都是大数据网络环境下实现的。简单来讲,工业4.0最终实现的是“端到端”的集成。未来,直接从用户开始,可以形成一种定制,完成后再回到用户。中间的过程可能是一个企业,也可能是一个产业集群,来提供整体的服务。
现在,传统的机械设备支撑不了“工业4.0”。因为现在的设备没有智能的接口,没有传感器,+不到大的物物相联的系统里面。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又产生了一个新词,叫“第二次机器革命”,主要是拓展人的智慧力量,把过去很多人类要做的事,要做的决策,通过智能机器来实现。这分为两类智能。一类叫生物智能,典型代表是人类。另一类就是机器智能,代表是机器人。有美国科学家判断,到2045年,机器智能可能会超过人类智能。在未来,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是从竞争走向竞合。驱动制造业变革三大要素
驱动制造业变革的动力和要素是什么?我们总结有三点:
第一是技术要素,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信息、数据、智能传感、机器人、智能装备等等。
第二,市场颠覆,近几年开始出现结构性的全球产能过剩。人类社会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为产能不足、财富创造奋斗不息,包括战争,目的就在于获取资源。现在因为技术的进步,使我们的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造成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恰恰因为这一进步,让传统生产方式被颠覆。过去是卖方市场,现在绝对是买方市场。现在,买方市场又出现了定制化、个性化这么一种需求。
第三,技术进步使产品生命周期急剧缩短。现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仅为3-6个月。这一切变化,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根本满足不了。过去一条刚性线或大型生产线的调整周期可能都需要半年到一年,一个项目投三年可能才能达产。现在的设备可能还没等调试,产品已经被淘汰。更关键的是,定制化如何满足?这要求现在必须倒逼我们的制造模式向智能化及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制造业还有没有希望?该往哪儿去?是大家非常头疼的。
今天,可能还有很多中国企业处在1.0时代,要怎么来变革?第二个问题,由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未来低技能的劳动者肯定会失业。如何让这些失业人群再就业?在就业的真空期里如何进行保障?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此外,现在的工业革命更多的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规则,在这样的一个新的规则下,中国的企业很可能被淘汰,很难参与到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在现有工业4.0的体系下,所有的供应链是要实时追踪的,如果不在这一体系内,将无法参与。
未来,中国的企业,很可能在产业分工里,要按照新的游戏规则参与进去。只有在变革下,老的规矩被打破,新的规则还没有被建立,这是我们的介入机会。(来源:正和岛 编选: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