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员
古琳晖/李峻 2008-07-23
【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国际宣传处为大本营,广布国际宣传网,与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密切配合,并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大力开展国际舆论动员。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际舆论动员的策略方针,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的支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一党专政和专制独裁,在开展国际舆论动员中夹杂着党派的狭隘性和私利性,从而削弱了这项工作的效果。
【摘 要 题】抗日战争史研究
【关 键 词】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对外宣传
【正 文】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日两国都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国际舆论动员也必然是围绕着如何争取战争的胜利而运行的。国民政府为保障“争取与国”和“争取外援”之基本国策的执行,通过多种机构、组织,动用了大量人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分别采取不同措施,积极开展国际舆论动员,通过对外宣传,争取盟友的同情和支持,“苦撑待变”,为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以及经济和军事的支援,也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作用。①
一
对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在军事上组织抵抗的同时,也日益认识到国际舆论动员的重要性。此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化的大国,日本的异军突起必将影响到其它列强在中国的权益;作为大国,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意义还是战略意义上,在未来远东的政治版图中都将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中日之间的战争,其影响不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大国的反应。这一特性决定了中国政府在战争中除了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之外,还要力争在中国拥有重大权益的列强对我施以同情并进行援助,而开展国际舆论动员则是争取这种同情与援助的重要途径。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连日用英语向世界各国广播,以此混淆视听,试图将战争的责任嫁祸于中国。针对日本这一颠倒黑白的行径,有关人士向军事委员会建议:“此种国际宣传战,中国不可忽略。”② 国民政府高层对此予以高度重视,7月22日,何应钦指示参谋本部:“与中央宣传部洽商,每晚增加对国际上广播,与日方对抗。”③ 以正视听。随着战争的迅速扩大,国民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国际舆论动员的重要性,于9月8日增设了军事委员会第五部,负责国际宣传与国际舆论动员工作。11月6日第五部被取消,在军事委员会宣传部内增设国际宣传处,接管原第五部的工作。1938年2月,国际宣传处改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由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负责,曾虚白任处长。 国际宣传处由总部和附属机构两大部分组成。国际宣传处初创时期总部设于武汉,辖(英文)编撰科、外事科、对敌科、总务科、对敌宣传研究委员会和新闻摄影室。武汉失守后,国宣处总部移驻重庆,内部组织和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相继添设电务室、书报室,摄影室扩展为摄影科,并负责国际广播电台传音科的工作。(英文)编撰科在国宣处内专门负责对外文字宣传,主要工作为采集新闻、编发通讯、出版刊物和翻译书籍。外事科是国宣处开展对外活动宣传的重要部门,其主要工作是“招待来华的国际团体和国际名流,并向国民党军政要人引见;联络驻华各使领馆人员、外侨及外籍新闻记者、作家;与国外重要的报社、通讯社保持联系;举办新闻会议,协助记者采访,以及承担外文电讯的检查工作”④。对敌科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日军侵华罪行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对在华日军、日本国内人民和散居世界各地的日本侨民进行反战宣传,其成员几乎是清一色的留日学生。摄影科负责派遣人员分赴抗战前线拍摄新闻照片和纪录电影,然后全部空运至香港,再由驻香港办事处分别寄送海外各地。国际广播电台传音科专司国际广播,开设有英、法、德、俄、日语播音,是国宣处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喉舌。附属机构是国宣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总部互为指臂,密不可分。国宣处成立不久,即在上海、香港、伦敦、纽约、日内瓦、柏林、莫斯科等地设立了7个支部。总部西迁重庆后,附属机关添设了中国海外通讯社和成都编辑委员会,原有的7个支部改为香港、上海、伦敦和纽约4个办事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增设驻华盛顿、旧金山、芝加哥、加尔各答、悉尼、蒙特利尔、墨西哥城、巴黎等地办事处。此外,国宣处还在海外组建“别动队”,“这些人直接受命于国宣处总部,在国外进行独立的个人宣传活动,如搜集情报,在大型集会上演讲、游说、募捐”⑤。 整个抗战期间,除国际宣传处专门负责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外,国民政府外交部亦承担部分国际舆论动员的任务。外交部的国际舆论动员工作主要集中于情报司和各驻外使领馆。全面抗战爆发之初,情报司受到经费拨付和人员配置的限制,工作难以迅速拓展,只能由各驻外使领馆兼办。至1940年,外交部的国际舆论动员工作有了一定进展,编辑出版英文版中国年鉴、英文周刊和英文版现代中国丛书,并“编辑西方宣传专册”,“联络中外著名报社及通讯社,使对我作公正宣传”⑥,“编发《国内要闻一周通讯》”,“资助中央通讯社摄影部及中国新闻摄影社,摄影对外宣传照片”,“就国内重要政情军讯等,撰拟中西文字新闻稿,拍发宣传电,在国内外宣传”。至1942年,情报司开始建立起“独立之情报网”,“以自由西报记者名义于古比雪夫、纽约、堪培拉、奥太瓦派遣专员办理情报工作”⑦。1943年,外交部将情报网的范围扩大至瑞士、伦敦、安哥拉、里斯本及印度五处,并改后五处的特派员为“新闻专员”,一年拨给经费120万元。为进一步加强国际舆论动员工作,自1943年起,外交部尤“重于对美国、近东、南美诸国及对敌之宣传”,并且着手改善《自由西报》的工作,继续“协助纽约中国新闻社及驻外各通讯员开展对美及对其他各地宣传”,进一步“充实世界社,积极对轴心国之宣传”,并“建立驻外使领馆无线电通讯网,灵通宣传电之发布”⑧。 国民政府进行国际舆论动员还大力依托国民党海外部和各驻海外党部。国民党驻海外党部的触角延伸极广,能够达到政府驻外机构所无力达到之处,他们在海外编印党报和侨报,对基层宣传力度极大。如1941~1942年间,中国伊斯兰教领袖之一吴建勋就曾以“中央海外部南洋西亚及北非各国党务特派员”的身份,访问南洋和中东的10余个伊斯兰教国家,“谒其君主,近其民众”,“推进国民外交,联络各民族感情”⑨。吴建勋足迹所达的这些国家中往往中国驻外机构未曾设立或不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机构工作的不足。 抗日战争时期承担国际舆论动员任务的不唯上述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国民政府诸多军政要员及在海外的各界人士也参与了这一事务。此外,在国民政府的积极争取下,一些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也成为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的重要力量。
二
综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依国际形势之变化及战事之进程,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的主要目的在于争取国际间的舆论同情与战争支援。为此,国民政府一方面呼吁国际社会主持正义,制裁侵略,“注重于明是非辨利害,俾中立诸强国断然下排击侵略者之决心”⑩;另一方面大量搜集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进行宣传,以证明中国上下一体的抗战决心及其持久性。由于此时美、英等国声称中立,忌讳宣传,国民政府在国际舆论动员方面主要是幕后操纵,采取不显露组织痕迹的隐蔽形式,以避免宣传的嫌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根据远东国际关系的新变化调整了国际舆论动员的策略方针,将过去间接的、隐蔽的宣传改为公开的、直接的宣传。此时,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的主要目的在于争取享受同盟国的平等待遇,提高国际地位。综合这两个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广布国际宣传网,构筑自己的宣传阵地,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进行国际舆论动员,开展国际宣传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国际舆论宣传的平台,使自己的声音能够进入国际社会。为此,国民政府以文字宣传、广播宣传、艺术宣传等形式,广布国际宣传网,构筑自己的国际宣传阵地。国宣处成立不久即在汉口策动成立了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由该会自1937年12月25日起协助汉口市广播电台以国民外交立场对国际间广播英语演讲与法语新闻;1939年2月,中央短波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并于1940年1月由国宣处管理,定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英、日、法、俄等语言广播新闻类为主的节目;国宣处还与BBC、CBC、NBC、CBS等外国广播电台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相互交流节目。在文字宣传方面,国宣处在国外设立的办事处与所在地的民间团体广泛合作,出版报刊和宣传册。1938年4月,香港办事处创刊《战时中国》,香港沦陷后,该刊自1942年1月起在纽约印刷发行,从未脱期;纽约办事处成立不久即成立了泛太平洋通讯社,并创办英文半月刊《现代中国》;上海办事处利用公共租界的特殊环境,共发行12种对外宣传刊物,其中英语7种、法语2种、俄语1种、日语1种。电影是艺术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先后在美国上映《保卫我们的国土》、《热血忠魂》、《大无畏之重庆》、《中国反攻》等抗日题材的影片,其中,1941年8月,国宣处拍摄的影片《中国反攻》在美国6000家电影院上演,轰动全美。
三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国际舆论动员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方针,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战时国民政府执行“争取与国”与“争取外援”的基本国策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在对美宣传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在美宣传攻势强盛,使美国人对侵华真相知之甚少。由于受“孤立主义”思潮影响,美国政府和民众一度对华援助消极,美国的一些商人为牟取暴利,甚至不断地向日本供应石油、钢铁等物资,对中国的抗战十分不利。针对这一情况,国民政府于1938年初拟订了赴美宣传办法,核心内容是争取美国舆论的同情,促使美国对日实施制裁。经过努力,终于使美国政策有所改变,1938年6月11日美国开始对日实行“道义封锁”,禁运成型飞机和发动机。蒋介石则趁热打铁,于16日电令国民党中宣部“设法在美国宣传中国需要物资援助之意”(15)。针对美国在中日问题上采取“中立主义”的政策,国民政府一方面不断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另一方面又利用一切机会揭露日本称霸亚洲和世界的野心,使美国认识到其在太平洋的切身利益受到日本的威胁,从而放弃“中立”政策,制日援华。为此,国民政府在对美宣传上不遗余力,多线出击,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经过国民政府新闻宣传和外交的努力,1939年6月,美国首批援华物资卡车510辆、军布300吨运往中国。在援华的同时,美国亦开始采取制日措施,于7月25日宣布对日禁运汽油与废铁,次日废除了《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国民政府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对美宣传,积极推动美国民间的援华制日运动,使美国援华制日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决策,援华物资不断增加。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员对于其争取享受同盟国的平等待遇,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产生了一定作用。1943年1月11日,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订新约,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随后,挪威、巴西、荷兰、比利时、加拿大等国也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中国正式跻身于“四强”(中、美、英、苏)行列,以大国身份出席开罗会议,发表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在宣言中以“我三大盟国”号称,宣告了维护中国权益的条款,如将日本窃取之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国还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依据联合国“大国一致”的原则,可行使否决权。当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恩赐,首先是因为“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不但在抗日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战后世界和平上将起极大的作用,在保障东方和平上则将起决定的作用。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16)。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但是,国民政府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广泛而有针对性的国际舆论动员,迅速将中日冲突诉诸国际社会,争取各国的同情,促使苏、美、英等国政府采取援华制日的政策和措施,最终推动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也是中国赢得大国地位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如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宋美龄访美,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使美国更加了解中国。《大公报》社评指出:“由于蒋夫人的华府之行,使新大陆人士能普遍地由心灵深处理解新中国的作战目的……点明了中国的世界地位。”(17) 国民政府在对美宣传中,明确地显示亲美情节,展示强大的综合国力,承诺战后将极力牵制苏联,维护美国全球及亚太利益,使得美国不顾苏、英反对而支持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以上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对外宣传和国际舆论动员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和专制独裁,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其在对外宣传和国际舆论动员方面所确立的“多作正面宣传、争取主动,以增加我在国际上的信誉”(18) 这一原则,不是立足于维护抗战大局,而是为国民党捞取一党之利服务,使“正面宣传”摈弃了民族大义,夹杂了党派的狭隘性和私利性,对于同情中共、有“左倾”嫌疑的外国记者的采访活动严加阻挠,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大造反共舆论,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同仇敌忾、全民抗战的整体形象,削弱了国际舆论动员的效果,削减了国际力量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在抗战期间亦作了大量国际舆论动员的工作,但本文主要考察当时国民政府作为中央政权在国际舆论动员中所起的作用。 ②③《卢沟桥事件第十二次会报》,《民国档案》1987年第2期。 ④⑤武燕军:《抗战时期的国际宣传处》,《民国档案》1990年第2期,第119、118页。 ⑥⑦⑧⑨陈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外交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275、277、285页。 ⑩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二四(2)宗70卷。 (11)[美]肯尼思·休梅克:《美国人与中国共产党人》,郑志宁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12)[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下册),陈启迪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4页。 (13)(14)(15)《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外宣传纪事》,《档案史料与研究》1990年第1期,第84、85、83页。 (1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3页。 (17)《蒋夫人在华府》,《大公报》1943年2月20日。 (18)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8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