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河南电力“互联网+电力”融合发展模式初探

佚名  2015-08-07

()7月6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与腾讯大豫网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电力”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网联网+电力”的跨界融合发展模式在河南迈出了一大步。

当前,“互联网+”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智慧,改造公司业务流程,完善客户用电服务体验,已经成为电网公司的一项重要的创新内容。目前“互联网+电力”融合发展模式在国网河南电力有哪些探索和尝试?取得哪些效果?笔者进行采访调查。

触“手”可及,更便捷

现在,通过手机逛商城、抢红包、团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究其原因,触“手”可及的便捷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能不能让电费缴纳也如此便捷?答案是显然肯定的,5月初,河南实现了支付宝和95598网上缴电费全覆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用电客户,都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轻松缴纳电费。

“我省事外出务工人员多,异地缴费需求强烈。实现支付宝缴费后,无论客户身在全国哪个省份,都可以一键完成电费缴纳,并且能够通过支付宝绑定用电户号,在远方替父母缴纳电费。”国网河南电力营销部营业处副处长田珂说。

“互联网+电力”融合服务模式受到了我省用电客户的欢迎。据公司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已有33.14万县域客户登录公司95598网站或使用支付宝缴费,累计缴费金额达4605.67万元。

强调客户体验是“互联网+”模式的重要理念。为了让客户接受更好的服务,在实现支付宝缴费全覆盖后,国网河南电力还将目光瞄准了另一款炙手可热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微信。

去年3月,国网河南电力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就正式对外上线运营,向我省客户提供“电量电费查询”“停电信息查询”等12项在线功能服务。截至6月底,国网河南电力微信平台共绑定电力客户42.09万,累计提供服务298.48万次,在国网公司系统名列前茅。

尽管国网河南电力微信平台反映良好,但美中也有不足,由于未能开通电费缴纳功能遭到许多客户的“吐槽”。“这种尬尴即将结束,随着公司与腾讯大豫网加强战略合作,我省将在国网范围内率先实现全省微信缴纳电费功能全覆盖。”田珂说,国网河南电力还计划将所有缴费网点的地理信息纳入微信定位查询范畴,让老百姓缴费更安全放心。

“‘互联网+电力’是一种双赢模式,因为当客户缴费更方便时,电费回收的风险也在降低。”田珂认为,“通过支付宝、微信以及电费积分网上商城等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非常有利于诚信回馈、互动服务等先进服务模式的推广,客户也将获得更多的便利和回馈。”

随心所“享”,更贴近

5月7日,根据员工需求,商丘供电公司110千伏柘城运维站通过微信公众号,向26名班组成员发布了最新的运维一体化知识。目前,这种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课堂“搬到”网上的培训模式已经成为国网河南电力许多单位提升员工业务素质的新潮流。

“传统培训向教师请教的机会很少,而互联网培训随时随地可以互动,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难题,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交流。”商丘检修专业变电二次运检一班员工王坤十分喜欢“互联网+”培训模式。

贴近、互动正是互联网与传统工作模式的不同,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国网河南电力各单位还将其融合到供电服务、品牌传播、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在与腾讯大豫网合作中,我们还就增设电力微信客服进行了规划,未来全省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在线即时互通的1对1专业电力咨询等各类网上服务。”田珂介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国网河南电力积极构建了“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品牌传播平台,以服务为第一要旨,注重快速反应,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类供用电需求和涉电投诉建议。

由于能够及时发布贴近群众需要的用电信息,响应客户诉求,国网河南电力新媒体群组赢得了广大客户和网友的赞扬。“一直以来关注并佩服河南供电的微博,时刻保持职业热情,坚守岗位,对问题不回避、不敷衍,实实在在解决,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新浪微博网友@阿卜杜拉-法拉利-爱买不买提留言说。

去年年底,“国网河南电力”官方微博荣获“2014年度政务微博创新应用奖”,这是国网河南电力官博第二次获得该奖项。

“河南电力青年”“精彩豫电人”“卫真阅读工作室”……如今,随着一个个响应员工需求的微信、微博等平台开通,新媒体已经成为国网河南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新载体。

升级换代,更智能

推动“互联网+电力”融合发展,除了借助移动网络的平台作用,国网河南电力还积极加强电网建设运维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结合,提升电网建设和运维管理效率,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步伐。

“组塔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存在观察死角,操作难度和安全风险大。为此,我们自主开发了一款操控软件,借助移动4G网络和摄像头,可以将塔上施工的画面一目了然地呈现在手机或电脑屏幕上。”7月5日,在江苏昆山淮上特高压工程17标段施工现场,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总工李保玉告诉笔者。

和李保玉一样感受到“互联网+”技术便利还有鹤壁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线路运检班员工肖远。“度夏期间供电负荷大,配电线路巡检任务特别重,要是以前肯定一天到晚都不得闲。但随着物联网应用系统投用,我终于解放了。”肖远说。鹤壁公司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2013年12月投入试运行后,以前整个班组一天也巡视不完的任务,现在肖远坐在办公室里,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巡视完毕。

“所谓物联网,实质是将设备信息化,再将这些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检测、梳理和分析,实现对实时监测和预警。”负责鹤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的梅林常介绍说。他认为,通过信息处理和物联网技术,设备有了“生命基因”,变得更加智能了。

提前预测山火、强对流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用电高峰时期防止重过载配网设备烧毁;精确梳理客户反映的问题;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电力数据支撑……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国网河南电力目前已经构建了一系列预警和分析系统,让工作变得更加主动了。

“主流观点认为,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是促进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而不是颠覆。目前,公司正在沿着这条路积极探索,但路还很长。此外,确保信息安全十分重要。”国网河南电力科技信息部工作人员说。(来源:中电新闻网;文/代小龙)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