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海玉树地震藏族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佚名 2012-04-30
作者:马婷 李果萍 孟四清 王归真
【摘要】目的:关注青海玉树地震藏族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方法:分析2010年4月我们共接收的8名受伤儿童特点。结果:患儿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依赖心理增强及孤独等。心理护理主要给与:建立安全感、积极引导、不要强迫患儿回忆灾难场景、尊重民族习俗、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加强沟通技巧、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减少约束、减少身体损伤及疼痛等。结论:针对不同民族患儿及时的救治和精心全面的护理,有利于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儿童;地震;藏族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容易受到更大的心理创伤。与成人相比,儿童伤害后的心理变化却难以觉察,更需要用心去体会和发现。2010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地震后,我们接收了8名藏族受伤儿童,由于民族习俗和语言的巨大差异,远离家乡和丧失亲人的痛苦,加之医院陌生的环境、有创操作和身体的病痛,使这批患儿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心理特征和患儿所处的年龄层次,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使患儿和家庭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重返家园。
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0年4月24日转入玉树灾区伤员22名,其中8名为儿童,均为藏族。年龄最小为1岁10个月,最大为13岁,男性患儿3名,女性患儿5名。患儿中下肢多处骨折4人,骨盆骨折1人,上肢挤压伤1人,左挠神经损伤1人,缺血缺氧性脑病1人。其中有2人由母亲陪伴,5人由父亲陪伴,1人为家人陪伴,8名患儿均有其他家人在地震中丧生。
2心理特征
2.1恐惧:此批患儿均处于灾后的震惊和发怒期。丧失亲人的痛苦,陌生的医院环境,各种操作带来的疼痛刺激,均可引起患儿的恐惧。表现为害怕,轻微刺激有强烈反应或恐慌,睡眠障碍,畏惧夜晚,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等。
2.2焦虑:担心自己的学业,担心家乡受灾和亲人受伤情况,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担心预后和功能恢复情况,是否留有残疾。不知将来该怎么办,为亲人的死伤感到难过,担心再次受伤。
2.3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从众,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中转移出来。
2.4依赖心理增强:行为控制能力减弱。住院后,由于躯体疾病的影响,导致精神体力不佳,加之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加倍关怀照顾,引起患儿依赖心理增强,行为退缩,情感脆弱。表现为易激动,激惹性增加,稍不随意就发脾气,甚至顶嘴说脏话,较小患儿表现为哭闹或叫喊。
2.5孤独:8名患儿均为藏族,语言交流障碍。2人为母亲陪伴,5人为父亲陪伴,1人为家人陪伴,父亲及家人不如母亲照顾关心细致,且远离家乡和其他亲属及朋友。由于伤病,活动受限,不便与其他患儿沟通交流,使患儿感到孤独。
3心理护理
地震发生后,会给人造成强烈的心理刺激,如视觉、听觉、触觉刺激,儿童比成人更加脆弱,更需要关注儿童的反应,及时保护儿童。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出现在灾后1周~1月内,创伤后延迟性应激反应出现在6个月后,1个人的心理世界重建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心理危机干预,可使人顺利渡过危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对这次玉树藏族儿童外伤的护理总结如下:
3.1建立安全感:心理干预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儿童建立安全感[1]。与父母分离使患儿产生压力,应鼓励父母陪伴患儿,使之具有安全感,尽量安排同一位护士照顾患儿,以免其适应困难而出现焦虑不安[2]。将家人与患儿安排在同一病室居住,同时将年龄相仿的患儿安排在同一病室,便于沟通交流。
安排年龄较大、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以母亲般的关爱护理患儿。做到人员相对固定,便于患儿适应和沟通。还可让心爱的物品(衣服、玩具)陪伴患儿,使之得到慰藉,减少恐惧和孤独感。 3.2积极引导,不要回避真相:地震中老师、同学及家人的去世对患儿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现实,要让患儿尽量宣泄情绪,明白灾难已过去。
3.3不要强迫患儿回忆灾难场景:除非当事人主动愿意倾诉灾情,否则只要给与支持、关爱和陪伴就可以。
3.4尊重民族习俗:汉藏两族有着差异很大的生活习俗,在护理工作中要尊重民俗习俗,如丧失亲人49天内不能洗头剪发,除身体确有不适或病情需要。在做护理操作前须征求患儿家属同意,饮食方面也要关注不同的饮食习惯。
3.5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婴幼儿尽量满足生理及心理需求,经常抚摸、拥抱、哄、逗和微笑,可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促进康复。对学龄前儿童应主动接近,以轻柔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关心和体贴他们。同时为他们介绍其他患儿,共同参与做游戏、看图画、讲故事,让患儿感到快乐。治疗时多采用积极鼓励的语言,并让年龄较大的患儿做示范,以消除畏惧心理。对学龄期患儿应耐心进行安慰,取得患儿信任,多鼓励表扬,强化患儿自尊自爱心理,提供儿童书籍画册,组织娱乐活动,协助布置病床环境如贴自己的画,吊上折纸或问候卡,创造温馨熟悉的环境,丰富患儿精神生活。
3.6加强沟通技巧:多数患儿可用汉语沟通,少数需志愿者进行翻译。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要对病人保持真挚、关心和同情感,尽量满足其各种要求,慎重地对待每一次护理技术操作,用行动说明我们对其疾病、身心的关注与重视[3]。应做到:①语气应耐心温柔。温柔的语气让患儿产生亲切感,并减少患儿对护士的陌生感。避免简单粗暴。②语言应简单明了,避免使用医学术语。③使用积极性语言,避免消极性语言。④使用鼓励性语言,避免打击性语言。夸奖、赞赏的语言,可使患儿心情愉快,容易配合操作和治疗。⑤使用暗示性语言。把需要患儿达到的目标逐步暗示给患儿。
3.7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患儿的心理行为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护士操作过程中告诉家长教育患儿的正确方法,护士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能引起的不适。告诉家长让患儿面对疾病,克服不适感是对待疾病的正确方法。家长教育方法与护士一致时,可增加患儿对护士的信任。
3.8减少约束,给予自主权:患儿对任何约束的反应都很强烈,护士应尽量取得患儿配合,减少身体约束。必须约束时,向患儿讲明理由,让其了解这是暂时性的措施,危险过后则可恢复活动。日常生活方面,多提供几项饮食内容、方式及活动内容供之选择,减少患儿因接受治疗丧失的自主权[4]。
3.9减少身体损伤及疼痛:除婴儿早期外,所有孩子对身体损伤均感恐惧。在有疼痛的检查、治疗和康复训练前,给予准备,可减少恐惧。让患儿参与治疗也可减少其害怕。因疼痛感是主观的,护士应对患儿的疼痛表达给予尊重并仔细评估[5]。评估时要了解每一年龄层孩子对疼痛的反应,文化种族背景,过去的经验等因素。
4小结
通过及时的救治和精心全面的护理,我院收治的玉树藏族患儿,多数已痊愈康复,返回家乡。患儿住院的目的,是解决存在的健康问题。因此,不仅要考虑治疗,延续生命,提高健康水平,也应满足患儿的心理及情感需要。护士应用整体护理理念,全面护理患儿,减少震后危机反应带来的伤害。震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也是一场看不见的救灾。我们要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培养,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儿童心理学及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做好患儿康复训练指导,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减少残疾。
[1]李同玲,李云龙.地震儿童的心理干预探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2):171-2
[2]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4-39
[3]王若婧,许红璐,国宁,等.运用护理程序对1例汶川特大地震后伤员的心理护理.家庭护士,2008,6(9): 2453-2454
[4]张国成,范 玲.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4
[5]郁立群,屠丽君.儿童疼痛行为评估.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