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毒死蜱乳油生产车间消防设计探析

丁慧  2011-11-10

: 摘 要:乳油在我国农药发展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由于其特有的使用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乳油生产存在着一定的火灾危险性,本文以毒死蜱乳油生产车间为例,分析了乳油生产火灾危险性,并对乳油车间的消防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乳油;农药生产;消防设计;建筑防火

乳油是目前我国农药的一个主要剂型,是由不溶于水的原药、有机溶剂苯、二甲苯等和乳化剂配置加工而成的透明状液体,加入水中迅速均匀分散成不透明的乳状液。乳油的特点是:药效高,施用方便,性质较稳定,应用广泛。但是,乳油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火灾危险性,容易发生火灾事故,2011年4月5日上午,位于山东省菏泽开发区境内的某化工企业,由于乳油外泄引发火灾,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下面,以毒死蜱为例,就乳油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和消防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一、生产工艺

毒死蜱,英文通用名称:chlorpyrifos(ANSI,ISO,BSI);其他名称:Dowco179;ENT27311;氯蜱硫磷;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其乳油工艺流程分为配料、沉降、过滤、罐装、装箱等5个程序。

(1)投料:根据设备的装料系数(总投料量)和规定的配方的质量百分数比计算毒死蜱原药的投料量,采用真空直接先投入大部分溶剂——二甲苯,然后再搅拌下,依次投入原药、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剩余溶剂。

(2)调制(混配):在调制釜中投入大部分溶剂并开始搅拌,在常温压下待全部物料加入后,在常温压下继续搅拌1-1.5小时,即得到配好的乳油。

(3)沉降、过滤:调配好的乳油需沉降、过滤处理;将混配得到的乳油静置8-12小时,待调制釜中的乳油完全透明并经质量检测合格后将其转入乳油储罐,将调制釜低部少量沉淀进行过滤处理,所得滤液下次配料回用。

(4)灌装:采用液体灌装机,经准确计量后灌装澄清透明的乳油制剂。

(5)装箱:按规定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箱,并按标准规定数量装箱。

乳油生产流程图示如下:

二、乳油生产火灾危险性分析

毒死蜱乳油生产使用的原材辅料主要有毒死蜱原药、二甲苯、甲醇等,其危险类别情况如表:

根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1.1条,确定毒死蜱乳油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乳油车间内计量罐、清洗液储罐、混配釜、沉降罐、罐装机内都存在易燃液体和易燃蒸汽,如果发生泄漏与空气混合即可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花便会引起爆炸。乳油车间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有:

1、设备、工艺管线破裂或因操作不慎,发生物料泄漏或者冲料,造成甲醇、二甲苯或原药大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点火源将会导致火灾或爆炸等生产事故。

2、甲醇或二甲苯过快,产生静电极具和静电放电,会导致火灾或爆炸等生产事故。

3、搅拌等部位摩擦容易产生高温,能够引燃可燃物。

4、车间内存在低于地面的坑、沟、槽等低洼处,若通风不良,易燃蒸汽在低洼处存积(甲醇与二甲苯蒸汽密度均大于空气密度),容易达到爆炸极限,然后一起火灾爆炸。

5、管理不到位或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工人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者不熟悉设备、工艺流程、造成误操作,引起易燃物质泄漏;使用非防爆电筒照明操作现场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在没有取得动火作业证的情况下,进行动火维修;操作人员违章在火灾危险爆炸区域内明火取暖、吸烟、气焊、气割、使用铁制工具、工作期间穿着化纤等服装和有铁钉的鞋子等,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机器设备开车、停车程序不符合操作规程,导致甲醇或二甲苯未正确处理或者溢出,会造成燃爆事故。

6、车间生产装置山的试镜,液位计等附件若无保护措施,因意外情况破裂后导致溶剂或混合油大殿外溢,遇点火源后也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7、放空管线设置过低(未高出平台3.5米)或者放空管线上位安装阻火器,可能会导致可燃气体浓度集聚遇明火引发爆炸事故。

8、装置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输送甲醇或二甲苯的管道成为火灾蔓延的走廊,在火灾状态下,防火间距不足又可以加重火灾从而形成次发灾害。

9、电气设备接地不良、过载、短路、散热不良、安装使用不当等,引起电气火灾;若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电器设备防爆等级选择不当,或者电器设备部防爆或者防爆电器失去防爆作用,出现电气火花,有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

10、未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或者存在设计、施工、管理上的缺陷,致使设施达不到防雷、防静电要求,起不到防雷、防静电的作用。

三、乳油生产车间消防设计要点

针对乳油生产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完善建筑物消防设计和规范生产过程中消防安全管理是防范乳油生产车间火灾事故的关键。笔者认为,乳油车间的消防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布局,分区布置,将生产区域和办公生活区域分开设置。同时,在考虑生产工艺流程通畅的基础上,按照生产性质和火灾危险性将各建筑物之间保持符合规定的防火间距,是降低火灾、爆炸等事故概率和减轻事故损失的有效措施。毒死蜱乳油生产车间与其他建筑物、道路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4节之规定。

2、合理设置消防车通道。有条件工厂尽量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消防车道与厂房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3、严格划分车间防火分区。毒死蜱乳油生产车间为甲类火灾危险性,一般为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3.1,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为3000㎡。

4、车间安全疏散设计。乳油生产车间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车间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30米,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5、防爆泄压措施。生产车间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生产车间应设置泄压设施,可采用轻质屋盖和易于泄压的门、窗、轻质墙体作为泄压面积,但不应采用普通玻璃;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kg/m2;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生产车间的内外墙、房顶应光滑、平整,避免死角,地面应采用不发火地面,门窗向外开启。

乳油车间泄压面积计算为:

A=10cv2/3

式中A——泄压面积(㎡)

V——厂房容积(㎡);

C——厂房容积为1000m3时泄压比(㎡/m3),可选0.11计算。

6、乳油生产车间可采取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采取机械通风时应安装防爆型轴流风机。7、消防给水设计。毒死蜱乳油车间在规划和建设时,应同步设计室内外消火栓等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室外消防用水量应符合下表规定)等综合计算确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 计算;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在5~40m 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内;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体量不大于10000立方米的毒死蜱乳油车间应设置DN65 的室内消火栓,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5l/s,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30m。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车间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阀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识。

乳油车间灭火器的配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的有关规定。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可按下述程序进行:(1)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2)划分计算单元,计算各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3)计算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4)确定各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5)计算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6)确定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7)确定每具灭火器的设置方式和要求;(8)在工程设计图上用灭火器图例和文字标明灭火器的型号、数量与设置位置。根据毒死蜱乳油车间实际,设计中,其火灾种类根据车间内的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可定为B类,危险等级根据其生产、使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按严重危险级设计。考虑到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局部考虑A类),建议磷选用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通用型灭火器。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按照手提式灭火器9米和推车式灭火器18米确定。

8、电力装置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的有关规定执行。车间内照明灯具及电器设备应采用防爆设备。

四、结束语

根据乳油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的危险特性分析,新建毒死蜱乳油车间的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工程消防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相应的消防措施,建设单位要在工程施工前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在完善消防措施的同时,要加强企业工作人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规范消防安全管理杜绝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5] 《中国消防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